出品:科普中國
建造: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劉春梅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較機收集信息中間
當我們經常走在街上的時辰,你有沒有發現過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樣的外界情況,有人穿戴單件襯衫,有人已經穿上了T恤和美美的裙裝,卻也有人仍裹著厚厚的年夜衣、甚至棉襖。嚴冬時節,當大師都裹著厚厚羽絨服還縮當作狗的時辰,"短袖哥"卻幾次在各地呈現,并在收集上躥紅,真是驚呆了一眾網友們。
這是為什么呢?當外界的情況溫度轉變的時辰,為什么人們對溫度的感知度或順應度是紛歧樣的?人們自身又是如何來調節體溫的呢?
你可能會回覆到,"這就是因為有些人怕冷、有些人怕熱嘛。"簡直,這是比力簡單的回覆。那么為什么有些人就更怕冷、有些人更怕熱呢?其實,這跟我們每小我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有關。下面讓我們來深切領會下人們若何調節自身的體溫。
調節人體體溫:人體有"溫度感觸感染器"
我們四周情況的溫度是不竭轉變的。盡管情況溫度轉變年夜,而人體卻非論春夏秋冬都能連結自身的恒溫。這就要歸功于人類具有的體溫調節功能。
體溫調節的第一步是對溫度的感觸感染。感觸感染溫度轉變的感觸感染器叫做溫度感觸感染器,存在于皮膚、粘膜、內臟和下丘腦。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溫度感觸感染器是一類特別的離子通道(一種卵白質)——瞬時受體電位通道(TRP channel)。
今朝人們對溫度感觸感染器的研究并不完美。研究表白,已經被判定出來的和溫度感觸感染相關的離子通道本家兒要有6個,包羅TRPV1、TRPV2+、TRPV3、TRPV4、TRPM8、TRPA1。
下圖是TRPV1的布局[1],當溫度跨越43℃的時辰,這個離子通道會打開,引起一系列反映,最終神經電傳播遞到神經中樞,我們也就感知了這個溫度。

圖1 TRPV1的離子通道布局圖(A-通道閉合狀況,B-通道感化狀況)[1](圖片來歷:參考文獻1)
如下表所示[2],以上提到的6個和溫度感觸感染相關的離子通道的分布和對溫度的反映有所差別,可以看出分歧的溫度感觸感染器響應的溫度規模包含了冷、風涼、暖和、熱等四種本家兒要感觸感染。


圖2 和溫度感觸感染相關的離子通道的分布和對溫度的反映的差別(圖片來歷:參考文獻2)
我們的皮膚對溫度的感知能力就來自于溫度感觸感染器。按照其機能又分為冷感觸感染器和熱感觸感染器,兩種感觸感染器在皮膚表層中,均呈點狀分布,同時也叫做熱點和冷點。皮膚中冷點較多,約為熱點的4~10倍。其放電頻率也遠遠高于熱感觸感染器。這就是為什么皮膚對嚴寒刺激比力敏感的原因。
情況溫度低時,冷感觸感染器興奮;情況溫度高時,熱感觸感染器興奮,而溫度感觸感染器興奮后,神經感動會沿著神經纖維傳標的目的體溫調節中樞。
體溫調節中樞鄙人丘腦,又分為產熱中樞和散熱中樞,當情況溫度低時,冷感觸感染器興奮,神經感動傳至產熱中樞,產熱中樞興奮引起骨骼肌嚴重度增添以增添產熱;同時,散熱中樞受到按捺,皮膚血管縮短,汗腺遏制排泄,使散熱削減,體溫不致過低。反之,當情況溫度高時,則熱感觸感染器興奮,散熱中樞引起血管舒張,皮膚溫度升高,促進散熱,使體溫不致過高,從而維持了體溫的恒心猿意馬[3]。

圖3. 人體體溫調節簡略單純過程
此外,人體分歧區域溫度感觸感染器的分布分歧,所以分歧部位對溫度的感觸感染也有差別。如下圖所示[4],研究表白,分歧情況溫度人體分歧部門測量到的皮膚溫度是紛歧樣的,一般上半身的溫度會高于下半身,這就是為什么溫度低時經常感覺腳會尤其冷的原因。

圖4. 分歧情況溫度下人體分歧皮膚部位的溫度[4](圖片來歷:參考文獻4)
溫度感觸感染器仍是個很奇奧的工具,它除了感觸感染溫度外,還和痛覺和味覺有關,所以溫渡過高會讓我們感受痛(燙),我們對分歧的食物也有著分歧的溫度偏好(如熱咖啡、冰啤酒)。
體溫的影響身分:性別春秋情感等身分差別較著
那么在正常心理前提下,人體溫度的影響身分有哪些呢?
研究表白[5],體溫可隨日夜變更、性別差別、春秋巨細、活動環境和情感的轉變等各類身分而發生必然規模的波動。
在一日夜中,人體體溫呈現周期性轉變。一日中 , 一般早晨2 ~6時體溫最低,下戰書2~8時體溫最高。這種體溫的日夜周期性轉變與人白日較多的勾當、夜間靜息的糊口紀律、以及代謝、血液輪回、呼吸等機能的響應周期性轉變有緊密親密關系。
一般女性的體溫平均約高于男性體溫0.3℃。兒童因為代謝率高,體溫略高于當作人;而老年人代謝率低,體溫則較低。肌肉活動可使代謝加強,產熱量增添,成果也會導致體溫升高。
其他身分,如情感沖動、精力嚴重的時辰,體溫也會隨之身高。正常人體體溫固然會發生一些波動,但體溫起落是存在規模的,如超出了正常規模,需進一步查找病理性原因。

圖5 人體溫度的影響身分
當然,針對"短袖哥"這種極端情況下對溫度不敏感的人群,可能是疾病性的表示,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患者(簡稱甲亢)其根本代謝率極其高,比正常人高50%,其體熱較著增添,是以就會表示出不怕冷。而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有一部門人他們顛末持久地熬煉,如常洗冷水澡、對峙冬泳,身體本質很高,將本身的身體練就出了一身自然的"棉襖",從而比正常人不怕冷一些。
綜上所述,人體經由過程皮膚溫度感觸感染器感觸感染情況溫度的轉變,從而引起傳入感動,神經感動沿著神經纖維傳標的目的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就會做出響應的機體調節,從而使人體溫度順應外界溫度轉變。而體溫的轉變又受到分歧身分的影響,溫度轉變也對人的心理勾當及功能發生分歧水平的影響,而每小我對這些轉變的順應性是分歧的,這就使我們感覺對轉變的敏感度有分歧。是以,不管我們選擇穿什么,只要在包管自身體溫處于正常規模那就沒有問題。
(本文中標明來歷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參考文獻
[1] GREGORIO F B, ASIA F C, MANUEL G R J, et al. Ionic Channels as Targets for Drug Design: A Review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J]. Pharmaceutics, 2011, 3(4): 932-53.
[2] WETSEL W C. Sensing hot and cold with TRP channel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hermia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ety for Hyperthermic Oncology North American Hyperthermia Group, 2011, 27(4): 388.
[3] 人體機能學根基常識 第六講 能量代謝和體溫 [J]. 遼寧醫學雜志, 1977, 2): 9-11.
[4] 劉艷峰, 周翔, 王麗娟. 人體皮膚溫度順應性轉變特征及垂直分布紀律初步研究 [J]. 情況與健康雜志, 2014, 31(1): 68-70.
[5] 張慶賀. 人體正常溫度及其心理轉變 [J]. 生物學講授, 1995, 9): 43-4.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