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生活》人教版
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上的概念,但又不僅限于經濟。說到底,小康社會就是人們“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識榮辱“。也就是”吃飯不成問題、兼有發展潛力、能懂文明禮貌、更有榮辱之感“。在當下,就是要建設和諧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體建設小康社會:1979年,鄧小平同志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1987年10月 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三步走”戰略。這是我們最初規劃的小康社會,是較低標準的小康,目標已經達成。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目標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較高標準的小康。目標也已經達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是更高標準的小康。目標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建成五位一體的小康。目標正在進行中。
全面小康的核心任務: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在新時期的核心是“全面”。著重補齊全面小康的短板,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一項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
第一場硬仗:扶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扶貧,是小康社會的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要求。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
第二場硬仗:生態文明建設。它決定著全面小康是否可持續。沒有好的生態環境作保障,小康就無從談起。我們的任務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第三場硬仗:食品安全。這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習總書記強調“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黨在中國執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
這是小康社會的總體知識概覽。篇幅有限,詳細的知識要點將會給大家逐一呈現,有不足之處往批評指正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