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你看,此刻連銀行都想減肥!

來,我們說說銀行縮表。
縮表,縮的是“資產欠債表”,是指銀行削減資產欠債表規模的行為,半斤八兩于減肥了。
資產欠債表我們以前說過,一般長當作如許:

資產欠債表中,資產=欠債+所有者權益。
所以要縮減資產欠債表,要么削減所有者權益,要么削減欠債。

我們舉個例子。
我本來住一套年夜房子,里面的家具有我本身的,也有借來的:

此刻我要換一套斗室子,放不了這么多家具,
怎么辦呢?
同樣事理,對于銀行來說,若需要縮減資產欠債表,他們首選也會削減借來的資產,就是欠債,經由過程還債往來來往杠桿。

對于銀行系統來講,縮表有兩層分歧維度的影響,別離是
1、貿易銀行級此外縮表;
2、中心銀行級此外縮表。

我們起首來看貿易銀行級此外縮表。

好,那就先來會商下為啥要縮表。
對于貿易銀行來說,你說他們這么有錢,那這個錢本家兒要來自哪里?

不是,本家兒如果借來的。


貿易銀行本家兒要經由過程兩個路子來告貸:
1、問儲戶借

2、問金融機構同業借

借來的錢加年夜了貿易銀行的杠桿,
何況借的老是要還的。

那要有孫老賴的本領啊……不然都要還錢吧?

假設你的資產就是手里的盤子,上層黃色的盤子是本身的,基層藍色的盤子是借來的。

這時辰,刮來一陣年夜風,先把上層的盤子吹失落了。

本身的盤子吹失落了,最多就心疼一下。但若你借來的盤子太多……

這時辰復興一陣年夜風,把別人的盤子吹失落了……

你就有可能被打了。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抗風險能力,欠債不克不及太年夜,杠桿不克不及太高。
一家銀行儲蓄積累風險還好解決,要命的是,大師的錢還會互相借的。
一旦一家銀行欠債過高,呈現付出堅苦,很可能會形當作連鎖反映。

問個老套的問題,
樹上有四只銀行,被打下一只,樹上還剩下幾只?

回覆準確!
這就近似多米諾骨牌效應,監管必定不但愿這種環境發生。

所以要縮表,削減全行業欠債,
大師互相借的錢少了,也就平安多了,降低系統性風險。

有兩種體例:
一種是到期用錢直接還債。

那就是另一種體例,變賣資產湊錢還債。

會讓資金變得短時候內有些嚴重,利率會上升。

縮表后,錢更貴了,銀行貸條目審核也會更嚴酷。
所以縮表發生的影響是全局性質的,而不是本身一家的事。
說完貿易銀行縮表,我們再來說說央行的縮表。
央行的縮表和貿易銀行的縮表有所分歧。
央行的資產欠債表長如許:

央行資產欠債表的邏輯為總資產=總欠債。

對于央行來說,你說他們這么有錢,那這個錢本家兒要來自哪里?
不是,本家兒如果靠本身印的。



喂喂喂,你們不要打岔!我們繼續說,
央行可不是一般的貿易銀行,央行管的是貨泉印刷和刊行,不干吸儲的事。

央行的資產欠債表是按照IMF的口徑來統計的,
且央行自己沒有股東,屬于非盈利性機構。
我們以美聯儲為例來說說央行縮表。

央行刊行的紙幣,這張紙自己不值錢,只是印刷品罷了,
但國度信用付與了它價值,所以我們此刻利用的紙幣叫“信用貨泉”。

紙幣其實就是一種債權證實,是一張特別的欠條,是央行的欠債。
所以央行的縮表要削減欠債,這就半斤八兩于收回紙幣,不再暢通。


就如許,
美聯儲經由過程賣出各類債券,把錢從市場上收受接管到倉庫里封存,完當作了縮表。

美聯儲經由過程縮表,調節根本貨泉數目,是退出寬松辦法的一種行動,屬于收縮政策。
起首,美聯儲為了縮表,拋售資產。
好比拋售債券,使得市道上債券變多,債券利率上升。
你想啊,市場上這么多債券,若你利率不提高,誰買你的啊?

這就是供過于求導致資產自身價錢下跌,市場上對資產的收益率要價提高。
并且利率具有傳導性,整個市場利率都隨之提高。

其次,美聯儲拋售資產收受接管了根本貨泉,使得市場上的美元總量變少,
美元就更值錢了,對黃金、年夜宗商品城市發生影響。

錢少了,整個市場利率又上升了,那么股市和樓市也會呈現必然水平的下跌預期。

好了,
今天就說到這吧。
(注:本文轉自三折人生,資深互聯網金融從業者,致力于以漫畫體例解讀金融問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