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超級細菌”是怎么回事?真的無藥可治?

    據媒體報道,愛爾蘭一家病院里,呈現了名為“產碳青霉烯酶腸桿菌”的超等細菌,今朝,已有多名患者被傳染,有8名病人的死因與其有關。[1]

    “產碳青霉烯酶腸桿菌”,看起來很復雜,其實就是“可以或許發生碳青霉烯酶的腸桿科細菌”。腸桿科細菌里有不少“老熟人”,好比年夜腸桿菌;至于碳青霉烯酶,我說個名字,你必定有印象——NDM-1。前幾年,常有媒體報道NDM-1耐藥菌的文章。NDM-1酶,便屬于碳青霉烯酶的一種。[2]

    相關報道(圖片來歷:新華網)

    碳青霉烯酶,就是可以或許水解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酶。

    碳青霉烯類抗生素,論名氣,不如青霉素年夜,不外,二者是一家人,長得也很像,都有一個環狀布局,叫做β-內酰胺環。是以,臨床上,它們都被歸到β-內酰胺類抗生素里。

    青霉素(左)和碳青霉烯(右)的布局(圖片來歷:pubchem)

    細菌與人體細胞有諸多分歧,好比,擁有細胞壁。細菌的細胞壁由肽聚糖構成,負有多種任務,庇護細菌、轉運營養物質等。要想把通俗糖類合當作為肽聚糖,需要用到青霉素連系卵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聽名字就知道,跟青霉素有不少淵源。

    現實上,青霉素、碳青霉烯,都可以經由過程β-內酰胺環與青霉素連系卵白進行毗連。正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它們占有了之后,通俗糖類就掉去告終合機遇。細菌沒有法子合當作細胞壁,便會膨脹、分裂、滅亡。[3]

    青霉素的感化機理(圖片來歷:wikipedia)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關頭環節。第一,碳青霉烯必需進入細菌內部,第二,細菌內的碳青霉烯必需達到需要的濃度,第三,碳青霉烯必需跟青霉素連系卵白會面。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好比,細菌經由過程本家兒動轉運,把碳青霉烯排出體外,好比,細菌合當作碳青霉烯酶類,水解碳青霉烯,碳青霉烯的殺菌結果便會受到影響。[4]反過來說,若是一種細菌具有上述一種機制,它便可以有用抵當抗生素;若是具有不止一種,便可以稱作超等細菌(superbug)。

    那么,超等細菌是怎么來的呢?

    可以用一個嘗試進行申明。這個嘗試很簡單,在家里就能做。起首,找一塊玻璃,在上面涂一層酸奶,作為培育基。外出回來今后,不要洗手,在玻璃的一端,按個手印。接著,弄幾個小瓶子,匹敵生素進行稀釋,稀釋10倍、20倍,以此類推。最后,用玻璃棒,把抗生素溶液,劃到玻璃上,離細菌越近的,濃度越低。[5]

    成果會呈現什么?

    嘗試成果(圖片來歷:harvard)

    會呈現海浪狀的細菌斑。

    以年夜腸桿菌為例。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只有一個類細胞布局的年夜腸桿菌,比之人體,更輕易呈現基因突變。換句話說,固然手上的年夜腸桿菌都叫年夜腸桿菌,可是,它們基因存在細微不同。在碰到第一道抗生素防地之前,這種不同沒什么本色意義,所有年夜腸桿菌都能很好滋生。碰到第一道抗生素防地之后,工作就變了:年夜部門細菌被抗生素殺死,極小一部門細菌,因為基因突變,剛好含有可以耐受抗生素的基因,于是,只有它的兒女可以存活,大舉滋生,標的目的著下一道防地進軍。

    嘗試解析(圖片來歷于收集)

    研究表白,年夜腸桿菌只要有5個特心猿意馬突變,對青霉素的耐藥性,就能增添10萬倍。[6]

    在生物體內,細菌還有別的一個進化體例。碳青霉烯酶,是由基因編碼、發生的。細菌的遺傳物質,年夜致分布在兩個位置,一個是細胞核,一個是質粒。細胞核像不動產,等閑不克不及動,質粒卻像現金,可以在細菌之間流轉。這意味著,一個耐藥細菌,若是機遇合適,可以敏捷勾引其他細菌插手耐藥陣營。

    碳青霉烯酶的種類和對應基因的位置[2]

    最后一個問題,是怎么辦。

    因為碳青霉烯是所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抗菌譜最廣、殺菌結果最強的一種,所以,若是一種細菌對碳青霉烯不敏感,根基等于頒布發表所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無效。與此同時,其他的耐藥菌,也在不竭增添。統計表白,1999年到2008年,短短10年間,腸桿科細菌仇家孢曲松的耐藥率,從17%上升到了86%。[7]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只能坐以待斃。碰到產碳青霉烯酶腸桿菌,可以嘗嘗多粘菌素,多粘菌素的殺菌機理,與青霉素分歧,它經由過程改變細菌細胞壁的通透性殺死細菌,被視作最后一道防地。

    研發新的抗生素、追蹤耐藥基因、削減畜牧業的抗生素濫用,這些都需要國度力量。正視院內傳染、合規利用抗生素,這些需要臨床大夫具體考量。小我而言,最主要的是,削減與抗生素的拉鋸,不要給抗生素進化的時候。一方面,勤洗手、生熟菜板分隔,注重小我衛生,盡量削減細菌傳染;另一方面,不本家兒動利用抗生素,若是確實需要用到抗生素,必然要謹遵醫囑,全程、足量,敏捷撲殺細菌。

    小我行動(圖片來歷:宿世界衛生組織)

    參考文獻

    [1]愛爾蘭一病院發現超等病菌 8名患者死因與其有關[EB/OL]. [2018-10-22]. https://c.m.163.com/news/a/DUDM73DD0001875O.html?spss=newsapp.

    [2]施毅. 正視“超等細菌”的檢測、預防和治療——NHS《耐碳青霉烯類產酶菌指南》的解讀和思慮[J]. 解放軍醫學雜志, 2011, 36(6): 558–562.

    [3]楊寶峰. 藥理學[M]. 人平易近衛生出書社, 2008.

    [4]李凡. 醫學微生物學[M]. 人平易近衛生, 1976.

    [5] SAYS D L S. New technology lets researchers visualize the evolu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J]. Science in the News, 2016.

    [6]以太·亞奈. 基因社會[M]. 尹曉虹, 譯, 黃秋菊, 譯. 江蘇鳳凰文藝出書社, 2017.

    [7]趙敏. 細菌耐藥近況及治療——從超等細菌談起[J]. 解放軍醫學雜志, 2011, 36(2): 104–108.

    作者:趙言昌


    • 發表于 2018-10-24 00:00
    • 閱讀 ( 89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