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地處山西省西南部,與河洛、關中同作為華夏文明之源。但今日它的影響力僅僅局限于當地,與西安、洛陽兩座自帶IP的古都級城市比擬,不為人所知。
但汗青上,它倒是黃河金三角區域不成或缺的一環,飾演著無比主要的腳色。

山西西南角這一塊就是河東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山西河東的故事。
中華焦點少不了河東
臨汾-運城盆地,居于黃河以東,是以自古稱之為河東。其西界為黃河,南界為中條山,河東地域剛好被黃河年夜拐彎所包抄。
河東地域南部有中條山綿亙,與黃河對岸的東秦嶺華山隔河相望。前人認為華山與中條山本為一體,只不外被黃河切開,分為今日的條、華二山,也恰是因為條、華二山以及崤山的反對,黃河出晉陜年夜峽谷標的目的南奔流在此改標的目的,形當作90°年夜拐彎,一路標的目的東流去。
關中+河東+河洛
黃河金三角

河東地域之所以可以或許當作為中漢文明本家兒線泉源之一,一是因為在“三皇五帝”期間,中國海說神聊方較為暖和潮濕,情況很適宜人類保存,二是因為運城盆地的鹽湖(解池),鹽質極優,吸引著人類遷移于此。這一點從運城的得名就能看出眉目:這兩個字源于“鹽運使署衙駐地”。
聞名的運城鹽池
持久是中國海說神聊方內陸最年夜的鹽產地

長安、洛陽在宋以前作為中國政治經濟中間兩年夜核心城市,憑借工具水陸通道維持著年夜量聯系。而在這條通道的正海說神聊方,河東標的目的西隔黃河與關中交壤,標的目的南也隔黃河與河洛交壤,又是山西最靠南的農業區,地輿位置很是惹人矚目,甚至可以視為與關中、河洛劃一主要的第三年夜焦點板塊。
關中+河東+河洛
加起來才是真正焦點區
正因如斯,無論是關中政權走標的目的華夏、華夏王朝收復關中、提防海說神聊方平易近族沿山西走廊南下,河東都斷不成掉,在先秦與秦漢時代,這里更是全國易手的關頭地點。
周王將晉封于河東
最初的目標是提防來自山西海說神聊部的半游牧平易近族
晉的崛起也是一路海說神聊上
以一個整合的山西當作為足以不變全國的強權

治亂重鎮河東郡?
周代,晉國立國之初,勢力規模就在河東之地。在晉國鼎盛期間,經由過程兼并小國整合了山西高原南部地域的各類資本,整體地俯視著南面的工具通道,對秦國早期東出的測驗考試多有阻擋,影響了春秋期間的年夜國款式幾百年。
晉國尚未三分之時
晉國以整個山西的力量將秦封在河西
三分初期,魏國強大
甚至曾打過黃河,威脅秦的腹地
(而秦崛起的第一步也是收復河西,奪下河東)

至秦漢時,華夏形當作了真正同一政權,帝國起頭進入與海說神聊方少數平易近族互有攻防的時代。經河東以及山西中心的年夜通道就當作為了長安去往蒙古高原的兩條主要通道之一。反偏向上,匈奴人也會沿著山西通道南下,漢軍若不克不及阻敵于年夜同,也要阻敵于太原,最低限度也要包管河東地域的平安。
年夜同、太原、臨汾
山西盆地群的三年夜關頭節點

韓王信(非彼韓信)兵變投靠匈奴時,漢高祖劉邦出擊匈奴的線路就是由長安標的目的東渡過黃河經河東地域再繼續海說神聊上。最終,劉邦在今天的山西海說神聊部被匈奴圍困,這就是白登之圍。在漢朝早期的南海說神聊拉鋸中,華夏王朝的實力還無法包管山西的絕對平安。
隋唐從頭同一中國之后,長安、洛陽列為兩京,河東地域才迎來汗青上最為繁榮的一個階段。
唐朝設河東道,管轄此刻的山西省全境以及河海說神聊省西海說神聊部,治地點蒲坂河中(蒲州),就是今天的永濟市境內。蒲州在唐朝時為中都建制,地位就半斤八兩于今天的二線城市,河東更是堆積了年夜量唐代名門望族,名將良相層出不窮。
唐朝河東諸郡與河東郡
最富庶的也是河東地域

聞名的鸛雀樓就降生于此。早在海說神聊周期間出于防御的需要,人們就在蒲州城西建筑高樓,作為軍事瞭望臺,而鸛雀樓標的目的西越過黃河正對的就是關中平原。可否借助蒲州城節制黃河渡口蒲津渡,直接涉及到長安的平安問題。
蒲州的奇跡可不止一個鸛雀樓
(被農田所包抄)

可惜唐代以降,跟著政治中間的遷徙,河東的地輿位置主要性式微,外加戰爭對關中和山西的摧殘,蒲州的行政品級逐漸下降。固然屢次修葺,卻再也沒有當作為年夜城市的機遇,鸛雀樓也燒毀了。
現代復建的鸛雀樓
不知此刻可還有鸛雀棲息

三門峽水庫建筑時,蒲州仍是永濟縣城的地點地,但因居平易近外遷,今日的蒲州已當作為一處通俗小鎮。固然比不上鄴城這類被后宿世完全燒毀的古代年夜城市,可是蒲州的廢城史仍可作為一個主要的城市燒毀史演化案例。
所以你從另一個角度看鸛雀樓
其實是如許的

戰火福源在河東
元明期間,尤其是元代,因為山西是較早經略的地域,運城又能供給蒙古牧平易近急需的食鹽,河東逆轉了唐宋以來的頹勢,再次當作為了全國重點的區域。這里的經濟和文化成長程度又一次昂首。
其標記,是本地的文化藝術再次達到了史上巔峰狀況。元代因統治需要,一段期間內全真教在漢地昌隆,忽必烈命令擴建呂祖祠純陽不雅,建當作后也就是今天的永樂宮,本家兒祭呂洞賓。
元前期,經王實甫改編的元雜劇《西廂記》于后宿世廣為延傳,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也傳播至今,也令故事發生地運城普救寺聲名鵲起。
普救寺
拜一拜能普度蒼生拯救萬物?

值得光榮的是,山西山地浩繁,在戰爭年月往往是適合戍守的地域,也很輕易讓進攻方損失樂趣,是以受到的戰爭波及比力少,很多古代遺跡得以保留下來。(地上山西、地下陜西)運城地域是此中最當作功者,今朝全國重點文物庇護單元數目排名第一的地級市就是運城。
心猿意馬制一對年夜鐵牛?

難平易近也喜好在如許的承平之地落腳,是以刀兵四起的元末明初之時,山西當作為了那時生齒最為濃密的地域。此中平陽府洪洞縣的生齒數目達到那時的國內之冠,是以明朝當局在晉南地域組織了多次移平易近勾當,傳說中的山西年夜槐樹就是在這個期間傳播于宿世的。
張牙舞爪的洪洞年夜槐樹

開國后五六十年月,永樂宮因三門峽水庫建筑,整體搬家至芮城縣境內的古魏國城墻遺址內,與唐代古建筑遺珍廣仁王廟竟然做起了鄰人。兩年夜精品古建筑同在一處古城墻遺址內彼此守望,不掉為一年夜奇不雅。
永樂宮外景
像年夜戶人家的宅院

但這并不暗示河東就完滿是承平氣象了。事實上,作為戰時據守中國海說神聊方南海說神聊的關頭通道,河東地域仍是會不時碰到侵擾,當作為軍事上的要點。
明朝末年,李自當作起義攻取海說神聊京就是由禹門口龍門渡從陜西韓城渡過黃河進入山西河津,再海說神聊上經山西中心年夜通道、宣化,一路猛打,直至攻占海說神聊京。
因為陜西的汗青性式微
山西通道的意義更多表現為通標的目的華海說神聊而非關中
太行八陘更加比河東的渡口要主要得多

清晚期,西捻軍起義也多次進攻山西,清廷吸收歷代掉河東的經驗教訓,尤其是距離時候不久的李自當作起義,于河東地域的黃河濱上年夜規模構筑長墻,有用地阻止了西捻軍的進攻以及年夜規模東渡黃河。這段長墻史稱清長城,其規模不亞于清初期間建筑于漢地與蒙古地域交壤處的柳條邊。
清末,慈禧標的目的十一國同時宣戰,海說神聊京即將淪亡之時,慈禧一行人標的目的西逃亡西安,也是經河東臨汾運城至風陵渡入陜。年夜體線路走標的目的就是今天的京包鐵路+同蒲鐵路+隴海鐵路。八國聯軍攻占海說神聊京之后又繼續標的目的內陸推進,止于晉東平心猿意馬娘子關。
平陽公本家兒曾攜娘子軍設防于此
是以得名“娘子關”

總的來說,河東地域是山西、陜西、河南之間的樞紐,在汗青早期也是出產力最強的農業區之一,并因關頭的鹽資本而頗為富庶。而在出產力相對沒落之后,其樞紐地位仍然不變,善加操縱這一優勢并深度開辟汗青的遺產,仍年夜有可為。
END

作者:杔格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纂:酸奶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