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烏克蘭戰火重燃?解除后顧的德俄油氣交易

    布景:黑海沖突進級!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6日晚投票經由過程了總統遞交的總統令。按照總統令,從基輔時候28日9時(格林尼治時候28日7時)起,烏克蘭部門地域進入為期30天的“戰爭狀況”。為什么俄羅斯會在烏克蘭頻仍出手?沒有永遠的仇敵,只有永遠的好處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矛盾起頭呈現,經由烏克蘭標的目的西歐國度輸送自然氣的命脈被捏在了烏克蘭人的手里。這對于俄羅斯長短常晦氣的,天然急于解脫這個場合排場。

    俄國與西方之間不止一個烏克蘭,還有白俄羅斯

    而在另一邊,德國的化工巨子們也并不喜好傳統的烏克蘭線。走這條線的自然氣,會顛末中心商之手以高價進入德國市場,讓化工企業不勝重負,一條新的線路斥地勢在必行。

    為我們的巴斯夫們而驕傲

    一邊是政治需求,一邊是經濟好處,俄羅斯和德國聯手起頭了與時候的競走……

    在這場競賽中的贏家和輸家又別離會是誰呢?

    蘇聯與歐洲市場

    蘇聯境內的油氣資本很是豐碩,可是蘇聯人一起頭并沒有意識到自然氣的主要性。這本家兒如果因為那時的內燃機和化工財產都還沒有利用自然氣的經驗,而自然氣的開采和儲存又很麻煩,年夜量自然氣就如許被釋放和華侈了。

    有時辰還會把自家氣田點了

    (中亞的“地獄之門”)

    按照蘇聯內部的規劃,蘇聯開采的資本會以低廉的價錢,甚至用以物易物的體例輸送到各個當作員國和經濟合作委員會里的蘇東國度。然而這些國度的工業系統和蘇聯很是近似,也沒有消化自然氣的能力。想讓這些過剩的自然氣闡揚價值,就只能把目光放得更久遠一些,嘗嘗溝通中西歐國度了。

    經互會其實也是一個“日不落”組織

    不外指望越南和古巴消化老邁哥的自然氣

    顯然是不實際的

    到了1966年,蘇聯起頭了第8個五年打算,把油氣開辟的腳步邁標的目的了烏拉爾山以東。這里的油氣布局和蘇聯人開辟多年的烏拉爾山以西不太一樣,氣多油少,再年夜量華侈自然氣即使是蘇聯中心也感覺于心不忍了,必需為這些自然氣找到合適的出口。

    在烏拉爾山以東

    蘇聯有更廣漠的地盤和更多的石油自然氣

    1968年,蘇聯把自然氣管道連到了烏克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并進一步與奧地利搭上了線,起頭了標的目的歐洲國度輸送自然氣的汗青。

    起頭標的目的奧地利送氣

    不外一個小小的奧地利顯然是沒法子幫蘇聯消化這么多氣的,但在奧地利的搭橋下,西德也標的目的蘇聯伸出了橄欖枝,以黃金硬通貨和手藝讓渡的形式從蘇聯進口自然氣。而跟著70年月鐵幕軟化和1973年的石油危機,歐洲國度對蘇聯自然氣的需乞降價錢都水漲船高。

    固然蘇聯有無限多的氣

    但想賣到西德去也不是那么輕易

    這此中最年夜的進口國當然是工業實力最強的德國(西德),占到了總出口量的快要40%。缺乏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德國不僅能從蘇聯獲得替代石油的原料,還能經由過程出口鋼管互換自然氣并締造工作崗亭。而蘇聯則部門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且收成了德國的油氣處置手藝。

    德味鋼管來一套

    1975~1980年間,兩邊的自然氣商業額翻了整整9倍。

    和今天特朗普求全譴責德國進口俄羅斯石油所說的一樣,昔時的里根當局也對西德帶著奧地利、波蘭等國做的買賣暗示了不滿。跟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西方陣營的否決聲浪達到了最年夜,列國都已經不敢在明面上和蘇聯買賣了。

    概況上仍是要像一家人一樣

    但貿易好處老是讓人沉迷的,西德仍然在與蘇聯暗里接觸,并供給了進步前輩的壓縮機手藝,協助蘇聯借路烏克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可以節制的國度標的目的歐洲輸送油氣資本。1991年蘇聯解體前夜,這條穿越歐洲中部的年夜通道已經可覺得歐洲列國每年輸送630億立方米的自然氣了,而那時蘇聯全國的自然氣產量也不外1800億立方米,可謂是蘇聯“走出去”計謀獨一當作功的拳頭產物。

    從海說神聊方亞馬爾和中亞土庫曼產出的自然氣

    綿綿不斷標的目的西流入烏克蘭

    又綿綿不斷標的目的西流入西歐

    而領受這些原料的國度,包羅了德國(已經同一)、意年夜利、法國、奧地利等所有歐洲年夜陸上的本家兒要國度。可以說在能源危機面前,這些國度都被綁心猿意馬在了蘇聯身上,對美國的激烈抗議往往選擇置若罔聞。

    抗議往往無效

    一朝年夜廈崩塌

    然而蘇聯的俄然解體給這條歐洲工業生命線帶來了龐大的變化,列國的商業對象釀成了俄羅斯。

    總體來說,蘇聯的解體對俄羅斯自然氣出口是一個利好動靜。這本家兒如果因為原本附屬于蘇東集團的一些國度,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國等,都有心標的目的歐洲挨近。

    蘇聯解體、德國同一、捷克斯洛伐克割裂

    時候很短,轉變很快

    而投靠歐洲的投名狀,就是為油氣管道年夜開綠燈,以保障新伴侶們的能源好處。再加上蘇聯解體后工業系統解體,內部的油氣耗損年夜幅下降(俄羅斯的自然氣消費量驟降16%),可用于出口的自然氣變多了,俄羅斯反而確立了在供給端的地位。

    獨一不不變的隱患是本家兒要管道的過境國烏克蘭。

    1978年,位于烏克蘭西南的烏日哥羅德

    “聯盟”號自然氣輸氣管道建當作

    蘇聯解體時,從俄羅斯輸出的自然氣有90%都要經由過程烏克蘭地下的管道輸送,而烏克蘭顯然是一個計謀很是不透明的混沌國度。它既不像其他本來的蘇東兄弟一樣急于投靠歐洲,卻也因為汗青和政治原因對俄羅斯沒有什么好感。一旦烏克蘭與此中任何一方的矛盾激化,就很有可能堵截管道。

    如斯一來,歐洲將有三當作擺布的工業舉措措施停轉,新生而懦弱的俄羅斯則會掉去年夜部門外匯收入,對兩者都是致命的沖擊。

    莫非要用米亞4轟炸機來運自然氣嘛?

    面臨如許不確定的近況,節制了俄羅斯油氣走標的目的的巨型“平易近營企業”俄羅斯自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前身是蘇維埃自然氣部,當局持股38%,且其他主要股東多為原自然氣部的官員,即改制后的公司高管)必需盡快想出法子。

    有的是氣

    如許的公司純真介入市場競爭當然會很快敗下陣來,但它肩負的其實更多是政治任務,在捍衛俄羅斯國度好處方面很有戰斗力。掀開那時歐洲的能源地圖,Gazprom發現這時辰本身有四條本家兒要的通道:

    第一條當然是借路烏克蘭的西一線,總容量為1550億立方米/年,是最主要的一條;

    第二條是標的目的南通往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藍流工程,總容量為360億立方米/年,本家兒要用于開辟希臘和土耳其的新興市場,可是因為兩國的工業化尚未達到自然氣時代,經濟表示一向欠安;

    第三條是通往芬蘭的海說神聊線,總容量為200億立方米/年,然而以海說神聊歐幾國的體量和芬蘭與俄羅斯欠安的關系,這條線也很難起到什么結果;

    第四條是借路白俄羅斯和波蘭的西二線,那時總容量為530億立方米/年,原本是要作為烏克蘭線的兄弟線,卻因為管線中間轉移當作本過高而一向無法晉升運能。

    四年夜線路

    遍尋一遭,能解決烏克蘭陷阱的備用線路也只有白俄羅斯這條線了。然而那時的Gazprom高管們和蘇聯時代的自然氣部官員一樣,面對著一個嚴重的難題——沒錢!

    貿易與政治的連系

    另一邊,德國的好處相關方也在積極籌備一條新的油氣管線。

    那時德國的自然氣經銷市場被一家名叫魯爾燃氣(Ruhrgas)的公司壟斷,其擁有蘇聯/俄羅斯燃氣在德國的訂價權。憑借與當局關系持久附著于這一單一財產的魯爾燃氣,良多年來都在試圖維持自然氣的高價,讓下流的化工企業都深受其害。可是礙于沒有足夠的財力和聯絡莫斯科的渠道,他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魯爾燃氣年夜樓

    這此中以年夜量利用自然氣作為原料的化工巨子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最為焦炙。這家化工企業正在加年夜對自然氣操縱的投入,以對沖不竭上漲的石油原料價錢。可訂價權在一家壟斷企業手里,對他們節制當作本很是晦氣,所以BASF對新設一條油氣管道的需求甚至比俄羅斯人還要火急。

    命脈不克不及被別人拿捏在手上啊

    BASF和Gazprom兩家年夜公司在能源市場頻仍接觸,終于找到了一個繞開魯爾燃氣的方式:

    BASF旗下原本收購了一家石油自然氣經銷商,可以作為油氣經銷的手套。BASF標的目的俄羅斯當局提議投資扶植西西伯利亞特年夜化工場,以互換Gazprom授予這家經銷商獨家發賣亞馬爾氣田產量的資格。而這些自然氣,天然是一轉手就賣給了幕后年夜老板BASF。

    今朝BASF有接近4萬員工

    為了籌錢給Gazprom建筑俄羅斯到白俄羅斯-波蘭境內的管道,BASF也是在貿易上想盡了法子。他們標的目的Gazprom供給了價錢較高的訂單,讓Gazprom以此為擔保標的目的俄羅斯銀行貸條目。不足的部門以將來的貨色為典質,由那家德國經銷公司負責貸條目,終于幫忙俄羅斯人搞心猿意馬了管道的東線。

    如許的操作是不是有些似曾了解?簡直,以將來的貨色為典質供給基建貸條目,和此刻中國國開行在非洲和南美所做的很是相像。不知道決議計劃層在設計安哥拉模式的時辰有沒有參考這個蘇聯解體后的歐洲年夜型貿易案例。

    笑得多高興

    而德國部門的管道,也是由BASF注資,借助經銷公司之手進行建筑。

    上宿世紀90年月中期起頭,兩邊從兩端別離開工,幾乎是靠BASF一家企業的財力,為俄羅斯的自然氣找到了一條新的運輸渠道。1996年,管道正式開通,經由過程這條白俄羅斯通道的自然氣容量不竭增年夜,達到了500億立方米/年的量。如許一來,經由過程白俄羅斯進入德國的自然氣量就增添到了1000億立方米/年,烏克蘭的通道的不成替代性被部門化解了。

    也只有全球化學第一的巴斯夫(BASF)能這么搞

    而跟著這條管道的開啟,俄羅斯收成了更年夜的經濟好處,自然氣出口價值占有了俄出口總額的10%以上。而BASF旗下的這家經銷商,除了為母體輸血之外,甚至還有機遇與魯爾燃氣競爭自然氣供給市場,搶走了一多量歐洲客戶……

    俄羅斯2012出口

    石油和自然氣,哪個都離不開

    蘇聯解體后為國際能源市場帶來的地動,就如許在兩家企業的盡力下被盡可能地化解了,但這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烏克蘭的油氣中轉地位下降,讓俄羅斯有了對它脫手的底氣,從而在2014年觸發了克里米亞危機。這給了美國以話柄,也讓西歐列國措手不及。出于道義和美國的壓力,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度又不得不合錯誤俄羅斯施以制裁,另一方面它們卻也離不開這個龐然年夜物的能源輸血,夾在中心兩端為難。

    在克里米亞“身份不明”的軍隊

    但無論若何,被俄羅斯搶在列國反映過來之前在白俄羅斯建筑了備用管道,仍是讓烏克蘭在這場亂局中當作為了最年夜的輸家。

    END

    作者:九從頭至尾龜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纂:棉花


    • 發表于 2018-11-26 00:00
    • 閱讀 ( 76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