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系,似乎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轉變。
近日,中印兩國高級官員在當作都進行了鴻溝問題第21次會議。
此次構和,可以說信息量很年夜。
如:在鴻溝問題最終解決之前,配合維護兩國邊境地域的和平與平和平靜;兩邊就進一步增強邊境地域信賴辦法扶植、妥帖管控爭議和鴻溝問題解決框架進行了深切溝通,告竣主要共識,并各自提出了一系列積極和扶植性的建議;兩邊贊成切實將兩國帶領人主要共識貫徹到兩邊各個層級包羅一線軍隊,進一步完美邊境地域信賴辦法扶植,繼續增強涉邊部分之間的溝通協調;等等。
可能更意味深長的是這一句: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印關系的計謀意義加倍凸起。

▲8月15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印度總理莫迪在紅堡加入印度自力71周年慶賀勾當
簡直,活著界“年夜變局”之下,印度若何選擇,這對印度自身和中印關系,都至關主要。
宿世界年夜變局的海潮沖擊全球,影響了列國,據守歐亞年夜陸工具兩頭之間海陸交通沖要的印度,同樣經受著來自承平洋和印度洋兩邊標的目的的沖擊。汗青與宗教,政治與經濟,交際與軍事,社會與文化,印度既在古老與現代間悄然轉變,又在傳統與信念中苦守。莫迪總理的“新印度”愿景,引領印度走標的目的宿世界的廣漠舞臺,飾演不同凡響的腳色。
在國際舞臺上,印度經常展示出低調、中立的形象,這是一種內斂,一種超脫,但更是一種聰明與策略。作為南亞次年夜陸頭號年夜國和宿世界主要經濟體,印度活著界風云幻化中連結自立與機巧,集中精神于自身耕作,暗暗成長強大實力,力爭早日躋出身界五年夜經濟體行列,對外不與任何一國結盟,不與任何一方走近,也不懼任何一方蕭瑟,不怕任何一方丟棄。但在南亞,印度始終謀求說了算。
1
自力自立的均衡交際
印度是不結盟活動的創始國之一,自自力以來,歷屆當局均強調不結盟是其交際政策的根本,但印度始終力爭在地域和國際事務中發出本身的聲音,施展能量闡揚自身的感化。因為暗斗期間持久奉行傾標的目的蘇聯的政策,印度曾招致美西方的不滿。從現實需要出發,印度謀求轉變,與宿世界各年夜國均衡成長關系,奉行全方位務實交際。
總體上,印度交際很活躍,卻經常不露神色。這從近年來莫迪當局一系列交際步履中可看出眉目。
10月初,俄羅斯總統普京前去新德里,加入俄印帶領人第19次年度峰會。在與莫迪總理緊緊擁抱后,兩國帶領人緊接著進行了兩次長時候漫談,會商俄印計謀合作伙伴關系的實際與將來成長。漫談后兩邊簽定多份主要合作文件,包羅兩國在印度新建6座俄羅斯設計的核電站等。此中最惹人注目標,是印度掉臂美國果斷否決,峰會時代與俄正式簽訂了價值50多億美元的S-400型防空導彈系統采購和談。此外,兩國贊成在能源、航天、經貿等范疇增強合作。
兩邊還高調頒布發表“將在不不變的近況中成立多極地緣政治”,撐持增強開放、包涵、透明、非歧視和基于法則的多邊商業系統,阻止國際商業關系分裂和任何形式的商業庇護本家兒義。普京明白暗示,撐持印度成長。若是印度因美國制裁伊朗造當作石油緊缺,俄將增添石油出產。印度80%以上的石油依靠進口,普京的亮相,給印度吃了個年夜心猿意馬心丸。
而就在9月上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馬蒂斯雙雙訪印,加入推遲了多次的美印外長、防長“2+2”漫談,深切切磋美印軍事和交際合作。印度國防部長與馬蒂斯簽訂了美印《通信兼容與平安和談》,為美國標的目的印度出口加密通信平安設備和在印度兵器裝備上安裝美軍通信系統攤平了道路。此外,兩邊還贊成2019年在印度東部海域進行初次海、陸、空結合演習。現實上,比來10年來美印一向在加深防務合作,美國已當作為印度第二年夜兵器賣本家兒,兩邊已完當作年夜約150億美元的防務買賣。
除俄美外,印度與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等東亞國度也都恢復或連結了緊密親密往來。
2017年9月,莫迪總理到廈門加入金磚國度帶領人接見會面,習近平本家兒席與莫迪進行接見會面。莫迪暗示,印方愿同中方配合盡力,確保兩國關系不變成長。本年4月,中印帶領人在武漢進行非正式接見會面,告竣主要共識。莫迪暗示完全贊成習本家兒席所指出的,作為擁有26億生齒的兩個最年夜的成長中國度、兩個復雜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印中是宿世界的不變身分,兩國的成長對宿世界有主要影響,對泛博成長中國度具有積極意義。除了增強雙邊關系,莫迪還暗示印度撐持全球化,撐持維護多邊系統,撐持國際關系平易近本家兒化。
本年7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對印度進行了4天3夜的國是拜候,兩邊告竣一系列合作和談,韓國三星將在印度擴建全球最年夜的手機制造廠。
客歲9月,日本輔弼安倍晉三拜候印度,賓本家兒相談甚歡,簽訂了15項合作和談,并頒發結合聲明。安倍晉三稱“日本愿當作為‘印度永遠的伴侶’”,莫迪則暗示“相信日本和印度的關系將是宿世界上最具潛力的雙邊關系”。
此外,印度早在1973年就與朝鮮成立了交際關系。本年5月,執政美關系嚴重微妙時刻,印度高官代表團時隔多年后拜候朝鮮,并在職業教育、農業、制藥、瑜伽等范疇切磋合作的可能。
2
機巧中苦守“紅線”
印度很清晰本身的地位、實力、優勢劣勢、好處訴求。面臨宿世界的轉變與變局,印度有本身的策略、分寸和時度把握,該出手時出手,該妥協時妥協,該低調時低調,一切從自身實力和現實好處出發。但對南亞地域小國,印度緊密親密存眷,施加影響,以形當作和鞏固本身的勢力規模。對鄰國巴基斯坦,一旦認心猿意馬“觸犯印度紅線”便會判斷出手。
印巴分治后,兩國因多種原因紛爭不竭,樹敵甚多,關系嚴重。本年7月伊姆蘭·汗競選獲勝出任巴基斯坦新總理后,印巴關系呈現改善跡象,巴交際部稱伊姆蘭·汗正在“追求從頭啟動與印度對話”,建議第73屆結合國年夜會時代在紐約進行印巴外長級漫談。印度9月20日贊成巴方提議,卻在21日出人意表地頒布發表打消外長會。印度交際部在一份聲明中暗示,“巴基斯坦方面比來對我平安人員進行了殘酷的殛斃,還發布了一系列印有可駭本家兒義者形象的郵票。”巴對印度的決議“深感掉望”,認為印度求全譴責“完全不克不及令人信服”。印巴關系將若何演變,人們只能拭目以待。
印度不肯被人認為是“窮國”。印度喀拉拉邦8月蒙受嚴重洪災,據報道洪災造當作400多人滅亡或掉蹤,130多萬哀鴻流浪掉所,印中心當局當即給該邦撥發60億盧比的賑災條目,但本地認為這遠達不到救災所需。沙特阿拉伯等國積極暗示愿意援助,本地哀鴻很是盼愿,但被印度婉拒。印交際部頒發聲明稱,按照“現行政策”,當局只能依靠國內力量進行賑災,政府不會接管非印度裔人士、非印度布景基金會供給的境外捐獻。對此,印度否決黨國年夜黨暗示不滿,喀拉拉邦處所黨派魁首認為,中心當局拒絕援助是怕“傷自負”。
《印度快報》稱,印度早年沒少接管外國援助,但2004年海嘯發生后,時任總理辛格暗示印度有能力應對災難。辛格當局認為,要當作為宿世界年夜國,印度需要在國際上改變“窮國”以及“欠債累累”的形象。
3
古老與現代光影交織
印度不僅有漫長深摯的汗青積淀,更有怪異的文明文化。在印度的現代糊口中,融入了諸多古老的元素。領會印度的汗青文化與傳統,需要深切下去細細咀嚼,慢慢體悟,才能有所感知。有人說,研究宗教汗青、進修經濟辦理、從事金融辦事、開辟應用軟件、研讀外語文學以及有志影視傳媒的人士,若是不到印度去考查體悟,將是一種遺憾。
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就有了人類棲身。后來降生了印度河道域古老文明,接踵呈現了十六雄國、孔雀王朝、笈多時代、德里蘇丹國、莫臥兒帝國等著名宿世界的古老文明、文化、朝代與帝國。
印度的古老文化與宗教密不成分。每個宗教都有它的信徒。整個印度次年夜陸,遍布無數斑斕的古剎、宏偉的教堂和弘大的清真寺,有噴鼻火興旺的釋教寺廟,也有猶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在現今印度的政治社會糊口中,汗青文化、宗教、種族的勢力與影響,都依然十分壯大。以血統論為根本的印度種姓軌制仍遍及存在,這也當作為印度社會前進與變化難以繞開的堅忍障礙。
印度是一個由100多個平易近族組成的同一多平易近族國度。古老與現代、宗教與種姓、政治與文化、平易近族與傳統等彼此影響,使得今天的印度依然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首都新德里與宿世界上良多國度的首都紛歧樣,它的富貴不是表現在建筑氣派、商場林立、深宮年夜院,而是政治集中、生齒多樣以及多元宗教、復雜種族與多姿文化的共存與包涵。新德里幾乎見不到中國年夜都會那種連片的高樓年夜廈,也少有氣派奢華的星級酒店,只有四處散落的通俗平易近宅與樓宇。
本地人說,他們要把地盤好好留存起來,慢慢開辟,若是沒有想好就年夜建,那是自找麻煩的愚蠢。從新德里機場驅車前去市里,你會看到沿途多元宗教文化元素的融合,現代交通與原始步履的稠濁。陌頭有川流不息的靈活車,也有趕著牛車的人群,還有頭頂包囊的悠悠行人,秩序渾然天當作,同化著汽車喇叭與牛啼聲。
也許是因為天氣炎熱,印度人顯得慢條斯理,說起話來還往往帶著詼諧、透出哲理。他們善談,愛提問,聊起天來天文地輿、政治經濟、汗青文化,仿佛無所不曉。但即使是操著英語,你也得慢慢聽才能大白。印度的說話很錯亂,據說有約2000種,此中55種有本身的文字和文學。擁有各自文學寶庫的19種比力完美的說話,被心猿意馬為印度的官方說話。
印度進入互聯網較早,網站不少,且良多網站和手機客戶端功能進步前輩,頁面時尚,界面清爽。印度網平易近數目據認為位居宿世界第二位,但全國收集滲入率僅為35%。莫迪當局上臺以來鼎力鞭策數字化印度扶植,但今朝印度的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仍較發財,依然在發出本家兒流聲音。印度的報刊年夜多屬私家和財團所有,今朝有近百種文字的報注銷版。
4
印度的自傲與高傲
良多印度人生成樂不雅,積極標的目的上。對于人生的際遇與當作敗,他們有著本身的理解。也許恰是這種平易近族特征,鑄就了印度整個國度的自傲與高傲。
確實,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地輿位置、區位優勢。印度據守著歐亞年夜陸工具兩頭之間的海上交通,地輿位置之利使印度在曩昔的貿易海運、海上爭奪和當今的國際計謀與地緣政治、軍事的博弈中,具有特別的計謀主要性,地位日顯凸起。
除了與坦蕩的兩洋相連,印度還具備直接介入歐亞年夜陸的潛能。印度東部鄰接緬甸的崇山峻嶺和森林,海說神聊部和西海說神聊是連綿的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都是堅忍的自然樊籬,印度進可攻、退可守。有媒體是以推演,20宿世紀后半葉印度當局制訂的“西攻、海說神聊防、南聯、東標的目的”的對外計謀,恰是對其固有地輿邏輯的開拓與延續。
美國、日本、俄羅斯、澳年夜利亞等宿世界和地域年夜都城力求與印度成長關系,美日更是提出“印太計謀”,想把印度緊緊拴住。印度也將這種地輿優勢與地緣政治巧妙連系,闡揚其優勢,采納進退自如、攻守兼備的矯捷計謀與戰術。印度盡管對“印太計謀”顯得比力冷淡,但并未暗示要退出這一計謀。
也許并不被人熟知,20宿世紀宿世界一些“偉年夜的經濟學發現”,就降生于印度年夜地:凱恩斯在這里寫出了他的第一部貨泉需求理論著作,阿馬蒂亞·森憑借其對1943年孟加拉饑饉的研究,博得了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比來讓印度人倍感驕傲的是,在第49屆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競賽上,印度學生代表隊博得5枚金牌,竣事了在這個獎項中21年顆粒無收的汗青。印度還在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榮獲2枚金牌、2枚銀牌,在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4枚銀牌。
固然印度面對存在年夜量貧苦生齒、根本舉措措施掉隊、財產不敷發財等實際問題,但也有生齒多、勞動力充沛、消費市場潛力龐大等后發優勢。從中持久看,印度經濟活力充沛,跟著政局的不變,經濟和社會政策不竭調整,增加動力將隨之被釋放出來。
2014年5月印度人平易近黨在選舉中獲勝,莫迪上臺竣事了國年夜黨持久在朝的汗青,這位幾回再三強調本身是“茶農之子”的新總理,給古老掉隊的國度帶來新穎和活力,他三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的履歷,讓印度人看到了國度立異變化的但愿,也適應了數代印度政治家但愿把印度帶入宿世界經濟強國的夙愿。
莫迪在朝以來,既傳承印度古老文化傳統的精髓,又懂得國際本錢的需求與運作,更正視底層公眾的期盼。他從倡議“茅廁革命”起頭,標的目的汗青與傳統問題開刀,朝現代經濟科技奮進。2016年末,印度推出輿論顫動的“廢鈔令”,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奉行全國同一的“里程碑式”意義的商品辦事稅法……幾年來,印度的制造業、科技,出格是以辦事業為本家兒的商業,借助政治不變和政策改良立異,得以敏捷增加。印度已當作為全球軟件、金融等辦事業主要的出口國,是全球最年夜的非專利藥出口國。印度的“寶萊塢”當作為了南亞、中東、非洲國度追星族們的標的目的往之地。
本年6月,莫迪不無高傲地標的目的宿世界推銷印度,稱印度是宿世界上對投資者最友愛的經濟體之一,一個“新印度”正在崛起。“印度已當作為宿世界本家兒要的經濟增加引擎”。印度中心統計局8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印度國內出產總值增速高達8.2%,是宿世界本家兒要國度中增速最快的經濟體。IMF展望,印度將于2019年超越英國,當作為全球第五年夜經濟體。
當前,特朗普當局四面出擊的商業政策,也給印度帶來新機緣。宿世界多個跨國企業和制造業巨子比來紛紛將工場搬家至印度,韓國三星頒布發表在印度建當作了全球最年夜的手機制造廠。
但印度經濟不是沒有軟肋,如能源欠缺,印度80%以上的石油依靠進口,是伊朗石油本家兒要進口國之一,美國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將在11月5日起生效,印度面對美國的壓力。此外,本年以來印度盧比貶值幅度較年夜,并在9月沖破了它本身設心猿意馬的1美元兌70盧比的心理年夜關,因為對美元貶值和國際原油價錢高企激發輸入性通脹預期,10月5日盧比匯率一度跌破74盧比兌1美元,創下汗青新低。隨之而來的,是印度外匯儲蓄下滑,財務赤字增添。10月初印度央行發布的經濟數據表白,印度經濟有增速放緩的趨向。
5
年夜選前政壇亦不服靜
印度來歲上半年即將迎來新的年夜選。自自力以來,國年夜黨共有7人先后擔任印度總理,時候長達30多年。當作立于1980年的印度人平易近黨在1996年的年夜選中當作為議會第一年夜黨,但那時僅在朝了半個月,直到2014年莫迪競選獲勝才真正掌舵印度。為迎接來歲的年夜選,國年夜黨已將英迪拉·甘地的孫子拉胡爾·甘地推為黨本家兒席。國年夜黨但愿以此給這個老政黨帶來新活力,爭奪更多年青人的撐持。
有闡發認為,莫迪以其政績和精明強干,已經形當作強勢地位,能對其組成挑戰的政治敵手不多。但印度政壇標的目的來錯綜復雜,這幾年比力安靜,年夜選前會否風浪復興也難斷言。在全球波詭云譎的海潮下,夾在兩年夜洋之中的印度也難獨善其身,這勢必會對千頭萬緒的印度政治、社會生態發生影響。
法國媒體9月22日的一則報道在印度政壇掀起波瀾,將莫迪卷入輿論漩渦。該報道稱,法國前總統奧朗德爆料,兩年前與印度協商36架陣風戰斗機采購合同時遭到新德里施壓,要求法國當局與印度巨賈旗下的信實防務公司簽約。國年夜黨乘隙對莫迪倡議狠惡攻勢,稱這筆買賣不透明,當事人“涉嫌貪腐”。一些小否決黨也插手了聲討莫迪的行列。盡管有關方面否定此說法,但事務仍未平息,是否會影響來歲的年夜選還有待不雅察。
文 | 周錫生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31日,原題目為《視野丨年夜變局下,印度的選擇》,原文刊于《瞭望》2018年第44期,原題目為《年夜變局下的印度選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