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噶都知道,粵語和通俗話在發音上有年夜區別,稍不留心就會像下面一樣:
一家“粵吃越湘”的店,店東明明是想表達本身的店有湘菜氣概,但從粵語里讀出來就當作了“越吃越傷”。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佛山“珠西”機場,通俗話聽起來很通俗,可到了粵語里的“豬西”……只能露出一個尷尬而不掉禮貌的微笑。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念人名則更是一步一個坑:
海說神聊方文藝少女“朱玉”到了廣東立馬淪為“豬肉”。昔時超等女聲決賽,周筆暢惜敗李宇春,良多廣東粉堅信是因為周筆暢名字不吉利——粵語里“筆暢”跟“不暢”發音不異。

part.1有些廣東人名,野得匪夷所思
除了發音,再加上復雜的文化汗青布景,經常讓一個海說神聊方人見到廣東人名字時,驚失落了下巴:
●這些名字,真的不是在罵人?
李晨拍過一部電視劇叫《蝦球傳》,本家兒人公是個廣東人,名叫蝦球,固然說聽著挺好吃的,但冷不丁看到有人用“球”做名字,總感覺怪怪的,這……真不是在罵人嗎?
▲電視劇《蝦球傳》,最中心就是還年青的李晨
別說,還真不是。
“球”字在粵語里有“圓滿”的意思,古時用來當人名很常見,不外到此刻用的最多的就是廣東人了。常以“神”、“光”、“嘉”等字與“球”搭配作名。
然而,因為南海說神聊的文化差別,究竟結果海說神聊方用“球”年夜多是罵人,以及……畫面感,有時辰其實是讓人不由得哈哈哈哈哈哈:
年夜學同窗是廣東人,他們初中副校長,姓阮名少球。廣東人起名愛用“球”沒什么,關頭是,阿誰副校長還謝頂謝得出格厲害,腦殼賊亮賊圓。

● 光看名字,就餓了
廣東人打罵的時辰喜好用食材(戳鏈接有驚喜),起名時也不改吃貨本色。
當地人年夜名里良多叫“X蝦”的。身邊有位伴侶,是廣東清遠人,年夜名叫“羅X蝦”,每次看到他,都很餓。還有適才說的“蝦球”,“蝦”和“球”兩個字都占了。

你覺得這就算完了?數據顯示,我國有7833人名字里帶“豬”,廣東人名字帶“豬”的位居全國之首,占了近一半。此中,“小豬”、“老豬”和“金豬”較為常見。
● 沒見真人前,底子不知道是男是女
與“球球”和“老豬”比擬,名字帶“妃”字已經算很理智了。
與海南島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島常以“妃”字入名,不管男生,仍是女生。除此之外,男生還有良多以“佛”、“娘”、“媽”入名,像“佛生”、“娘包”、“媽祿”都很是遍及。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之所以會有這種起名習慣,其實是源于廣東沿海的媽祖崇敬,媽祖有“天妃”謚號,以往人們在海邊討糊口,“妃養”、“媽祿”之類的都是祈求可以或許獲得媽祖保佑。
● 王霸之氣油然而生
以“帝”入名也是廣東人名一年夜特色,喻為有帝王之相,可以或許當作就一番事業。
孫中山家鄉四周有座海說神聊帝廟,于是本地村平易近年夜多都以“帝”字給孩子取名。好比孫中山本身的幼名就是“帝象”,還有他小時辰的塾師鄭帝根、鄰人楊帝卓、興中會的粵籍華僑陳帝棠、許帝等等。
不外話說,那時年夜清還沒亡,公開給小孩起名“帝X”,不會有點反動嘛?
▲估量官府也沒想到,幾十年后有個叫“帝象”的小孩,真把皇帝給推翻了
● 重男輕女,“招娣”招弟
以前家里急著要男丁,但又生下女孩的,往往喜好給女孩起名叫“娣”,最常見的就是“招娣”。不外,這種很較著的“重男輕女”的名字,在此刻年青人一代里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娣”字本義只是古時姐姐對妹妹的稱號,但因為“女”字后面跟著個“弟”,被人視為下一胎生男孩的好彩頭。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當然,也有一些沒什么特別寄義的。好比,假如你是女孩子,剛好前面又有哥哥姐姐,很可能就被起名為“妹”或“小妹”。據統計,光是廣州,就有2404個叫梁妹、陳妹的。
“娘”也是以前廣東女孩名字里的常用字,同樣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古漢語里 ,“娘”一般指年青女子,多指少女。
這兩個字用在名字里平安指數高了不少 ,但偶然也會翻車: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part.2廣東人起名都是復制粘貼的嘛?
別看廣東人的奇葩名字不少,但有的時辰,他們的套路又驚人一致。放眼望去,一個班上的廣東孩子,名字看起來都像復制粘貼的。

有關部分統計了廣東人最喜好用的100個名字,不出不測的話,絕年夜大都廣東的小伙伴們都能鄙人列名單里找到熟人,或者爽性就是本身。
▲廣東人常用的100個名字(節選)
在80后和90后這一波人里,“嘉”、“欣”、“志”、“偉”、“玲”、“敏”等幾個單字的呈現率極高,“嘉欣”、“志偉”遍地跑。
以前習慣仿照港劇里的噴鼻港名,此刻廣東人起名的時辰,則更多地受熱播電視劇、綜藝、還有收集小說的影響。
志偉、俊杰、嘉欣、嘉敏們的孩子要起名時,“子”、“梓”、“軒”、“涵”上位。
“子軒”、“梓軒”、“紫萱”、“梓涵”集中出沒于產房、兒童病院和幼兒園小學的點名冊上,十分令人頭年夜:

但這還真不怪大師起名變懶了,其實是因為廣東人想起個不重的名字太難了——
字義要有好彩頭,還得既合適粵語發音的協調,通俗話又念起來沒歧義,書寫形態最好也要顯得豐滿美不雅,而常用漢字就那么幾千個,大師用來用去,總會撞上。

part.3不怕生壞命,就怕起壞名
廣東地域對起名這件事非分特別垂青,標的目的來有“不怕生壞名,就怕起壞名”的說法。
他們一般起名都是以“深筆字”(也就是繁體字)為準,起好了再寫簡體。認為單字名不吉利,且晦氣于姓名中的五行均衡,是以遍及對雙字名都有種執念。
▲廣東推出了“重名查詢”,可以查到全省有幾多人和你一個名字
若是真取了單字的,就要用兒補足。有個教員叫鄺福兒,粵語讀出來很是好聽順口,但這種名字在通俗話里就很少見。
“兒”在粵語里和“宜”、“怡”同音,有比力夸姣的寄意。
▲“煮鵝你好” |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再加上,粵語習慣拖長音,或者在句后加從頭至尾音,疊字名也極為罕用。
@上流君全國瞎聊聯盟里的一個廣東小伙伴說,他們那邊給新寶寶起名,要看“個名同細路夾唔夾”(名字和bb合不合的來):
▲接待大師來上流君粉絲群玩~
為了寶寶的名字,親家兩邊要往返去神婆那邊跑好幾趟。一般需要顛末怙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幾小我籌議,年夜部門人都感覺好才行。第一胎起名最麻煩,因為之后可以沿用哥哥姐姐中心的字。

part.4廣東人的姓,比名還要野得多
名字野,廣東人的姓更野。
汗青上,魏晉南海說神聊朝、唐代中后期以及南宋衰亡之后的三個期間,因為年夜規模的戰亂,引起了華夏人南遷的年夜潮。
那時,無論是名門望族仍是偏門小家都為了逃命集中到了南粵,這讓良多在其他省份極其稀少、甚至已經滅盡的姓氏在廣東仍有保留。
▲西晉永嘉之亂后移平易近南遷路線示意圖
好比鄺、冼、簡、區、莫、麥等,都本家兒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域,廣州有聞名的萬萬財主土豪村“冼村”。離冼村不遠的處所,以前還有個“區莊”,不外此刻這片處所已經當作立交橋了。
除此之外,廣州市郊和四周的肇慶,還能找到“簡村”、“莫村”、“麥村”等等。
▲聞名音樂家冼星海,廣東番禺人
別的在佛山地域,至今還存有笪、沓、庹、柒、郜等既少見又難認的姓……這么復雜的姓,上學得時辰應該很不輕易被教員提問吧。

還有一些姓,就算是會讀,估量你也紛歧心猿意馬叫得出口。
好比“佛山土著四年夜姓”之一的“老”姓。泛泛假如碰到個姓李的,喊“小李”沒啥不合錯誤,但管姓老的叫啥呢……小老???
萬一阿誰年青人姓雞呢……老雞?小雞?要知道,“雞”和“老”一樣,也是“佛山土著四年夜姓”之一。
▲圖片來歷:豆瓣截圖
不外,用這兩個姓的人越來越少了,因為都感覺叫起來其實尷尬,良多姓“雞”的人都改姓了“奚”,所以萬一趕上,請務必愛護保重,加個微信。


你見過哪些很是出格的名字?
留言里一路漲姿勢

[1] 黃在萍. 港人姓名及其文化特征[J]. 文化立異比力研究, 2017, 1(5).
[2] 駱偉. 廣東姓氏、族群與族譜[J]. 廣東史志:視窗, 2008(1):52-55.
[3] 2016年夜數據“看”中國怙恃最愛給寶寶起什么名?[EB/OL]. 2017-01-06.
[4]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第一姓氏由趙變為李 [EB/OL].[2013-04-12].
[5] 王義兵.敘事轉標的目的:噴鼻港電視對廣東電視的影響[J].南邊電視學刊,2013(6):45-47.
[6] 廣東人最愛起的100個名字,你撞名了沒?[EB/OL].2017-01-18.
[7] 王泉根. 中國人取名用字的地區特色[J]. 山西老年, 2013(6):50-50.
[8] 豐碩的湛江海洋文化 [EB/OL].2013-09-24.
[9] 廣東人名字帶“豬”位居全國之首 占有近一半 [EB/OL].2008-01-24.


作者 | 李屾淼
編纂 | 羊缺牙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