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食物不小心失落在地上的時辰,你是選擇哀嘆一聲然后扔失落,仍是撿起來拍拍繼續吃失落呢?我想年夜大都人城市勸你“扔了吧”,地上多臟啊,食物失落在地上就不要再吃了。若是身邊空無一人,你又其實難以抗拒美食,那就撿起來吃失落。但若是身邊都是人,你如果撿起來,似乎就顯得不衛生、不健康又小氣了。
可是,有人會感覺快速地撿起來后依然可以吃,就像哄傳在各年夜本家兒配偶之間的12秒原則、5秒原則,甚至還有所謂的3秒原則,即在食物落地的12秒內,或5秒內,或3秒內快速地撿起來,再將它吃失落,是顛末科學證實的可行方案,但這所謂的幾秒原則真的科學嗎?
起首,我們身邊處處都是微生物,固然地面被人們踩來踩去,貌似很臟的樣子,但微生物可不是趴在地面上張著年夜口等你來喂它。它是無處不在的。可是失落在地上之后,5秒撿起來事實能不克不及拯救你的食物,這還得科學家說了算,科學家對此開展過嚴厲而當真的研究。
早在2003年,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科學家們就在年夜學里開展了嘗試,他們先檢測了黌舍地板上的細菌數目及種類。不外令人詫異得是,他們并沒有發現幾多細菌,甚至連孢子都沒有找到,但嘗試仍是要繼續下去,所以他們就買了些瓷磚,還有些吃貨喜好的軟糖和點心等。他們在瓷磚上接種了年夜腸桿菌,再將食物失落在其上,嘗試成果發此刻5秒鐘之內,瓷磚上的細菌確實轉移到了食物上。
這可是開了頭,接下來的嘗試發現就各有所長了。2007年,研究人員將蘋果塊和糖果失落在黌舍食堂的地板上,別離在5秒、10秒、30秒、60秒后撿起來。成果發現,1分鐘之內,細菌都無法轉移到蘋果上,而在5分鐘之內,你撿起糖果,還沒幾多細菌。這可能與之前的嘗試一樣,原本地板上就沒有什么細菌。
以上這兩個研究都是將食物直接失落在地上。而另一批科學家們做了點改良,他們先在木材、瓷磚、地毯地面上接種了沙門氏菌。4周后,研究人員將臘腸和面包失落在這些地面上后,要得出“能多久沾染細菌,能沾上幾多細菌”的謎底。嘗試成果發現:在瓷磚地面上,臘腸失落地僅在5秒內,99%的細菌就轉移到食物上了;而失落在地毯上的臘腸沾染細菌的數目卻小于0.5%。我們不得不為此驚呼,4周后,這些沙門氏菌還在世,還能快速“染指”令我們喜好的臘腸!
當然,臘腸、面包不足以代表吃貨的宿世界,于是,科學家們擴年夜研究范疇,將涂了果醬面包、意年夜利面、漢堡、餅干、果脯通通扔在地上。他們最終發現,食物中的水含量是沾染細菌的關頭身分,像漢堡、餅干這些含水量低,含鹽、糖量高的食物,細菌不喜好。
所以,食物失落在地上后,吃仍是不吃?“5秒鐘法例”真的有用嗎?起首要看地面有多臟,若是黌舍的地板清潔,那么,宿舍的地板清潔嗎?像廚房、衛生間這種處所,可是微生物的天堂呢。其次,看食物的含水量,你失落根面條的話,仍是舍棄吧!最后,看你的表情,看你的錢包,餓肚子可欠好受,但吃工具前要先洗手,如許撿起來后就不會再被本身的臟手二次污染了,并且也要洗洗再吃哦!不外總的來說,根基上你不克不及相信“5秒法則”了,失落在地上的食物,你需要做的僅僅是撿起來扔進垃圾箱罷了。
主要的工作最后說,病從口入,拿穩了別失落了才是最好的體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