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從《不要告別》到《告別》,這背后的故事曲折又離奇

    如何理解齊豫在《歌手 2019》第六期中演繹的《不要告別》+《告別》?
    圖片:AKuptsova / CC0 若何理解齊豫在《歌手 2019》第六期中演繹的《不要辭別》+《辭別》? 看抱負,微信公號:ikanlixiang。看見另一種可能。

    《不要辭別》是作家三毛寫的歌詞,李泰祥作曲,它最早的版本,可以回溯到 1973 年,之后翻唱的歌星很是多,包羅 1998 年張惠妹也錄過。恰是因為李泰祥對《不要辭別》這首歌一向有遺憾,才有了從它衍伸出來的別的一首歌《辭別》,而這兩首經典曲目標背后,是一段盤曲古怪的故事。

    不要抱愧,不要辭別,在這火樹銀花的夜里,沒有人會流淚。

    齊豫作為公認的李泰祥最滿意的門生,師徒也曾合作過很多諸如《橄欖樹》《祝福》這樣的經典曲目,由她演唱《不要辭別》與《辭別》,實屬不貳人選。

    那么李泰祥為什么對《不要辭別》抱有遺憾,后來若何降生了《辭別》,又為什么這兩首歌能放在一路形統一首歌,這時代的故事,臺灣知名樂評人馬宿世芳曾在他的節目《傳聞》里具體回溯過,這里摘錄如下。


    1、《不要辭別》與創作者最初的辭別

    李泰祥在 1970 年月算是半斤八兩多產,并且跨足很多多少分歧的音樂范疇。他的本行是古典音樂,他是樂隊的小提琴首席,他原本可以平穩地在這個古典音樂的宿世界里,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完全不想這么做。

    他一向但愿有更多的嘗試性,和沖破的創作,所以他又一腳踏進了這個最冷門的前衛嘗試音樂的范疇,甚至在七十年月,就起頭測驗考試做電輔音樂。

    那樣的音樂當然不成能有任何的市場價值,也不成能靠這個糊口,所以他又把別的一腳,踏在最宿世俗的告白配樂的范疇。那時電視機在臺灣的社會起頭普及,這個電視告白的生意很大,李泰祥在七十年月寫了良多到處頌揚的告白歌。

    那時他也從和三毛(也就是作詞人 Echo)的合作起頭,就陸續在測驗考試是不是可以或許跟通俗音樂圈有更多的合作,搭起一座橋梁,讓更多的聽眾可以慢慢地進入嚴厲音樂的殿堂。

    說起來三毛也好,李泰祥也好,他們都不是所謂唱片圈的人。三毛寫歌詞是比力隨興式的,她經常寫出來既不押韻,句子也不合錯誤稱的這些長短句。李泰祥作曲也經常會有天外飛來的線條,也很不紀律的。所以他們的合作,居然就撞擊出了幾首此刻被認為是經典的好歌,包羅《橄欖樹》,還有《一條日光大道》,以及這首《不要辭別》。

    【不要辭別 歌詞】
    我醉了,我的愛人
    我的眼睛有兩個你,三個你,十個你,萬個你
    不要抱愧,不要辭別
    在這火樹銀花的夜里
    沒有人會流淚,淚流……
    不要,不要扯謊
    你的目光擁抱了我
    我們的平生已經滿溢
    不要抱愧,不要辭別
    在這火樹銀花的夜里
    沒有人會流淚,淚流……

    話說《不要辭別》這首歌第一次錄當作唱片的 1973 年,李泰祥他到美國的圣地亞哥現代音樂學院去深造,去進修前衛音樂,并且他為了籌措盤纏,把良多手邊的作品版權賣給唱片公司,《不要辭別》這首歌,也在他賣斷的這批作品之中。

    那時三毛亦剛滿三十歲,還不是家喻戶曉的作家,剛搬去西非戈壁假寓,正要寫下《撒哈拉的故事》。對于《不要辭別》之后的成長,這兩位詞曲創作者那時大要也無暇存眷。

    李泰祥昔時把這首歌的作曲費用,賣給歌林的價格,是兩千塊錢新臺幣,以那時的行情來說不算差,可是一旦賣了,這首歌之后在唱片公司的手上,它要釀成什么樣子,找誰來編曲、怎么吹奏、找誰來唱、要唱幾種版本,本來的作曲人、本來的創作人,是沒有權力干預干與的。

    2、最早問宿世的版本,并當作為 70 年月臺灣歌手的“必考題”

    1973 年,《不要辭別》這首歌第一次刊行唱片,是由一位叫作李金玲的歌手演唱的。

    這個最早的版本聽過的人不算太多,她的這張唱片也不算出格暢銷。不外這首歌的伴奏帶,卻是留了下來,唱片公司很懂得怎么樣節流預算,統一個伴奏帶,可以交給很多多少歌手演唱,所以在 1976 年,也就是李金玲版本刊行之后三年,巨星劉文正錄了這首歌,而且很受接待,用的仍是跟昔時李金玲版本一模一樣的那個伴奏帶。

    整個七十年月,《不要辭別》這首歌幾乎釀成了歌林旗下歌手的常用考題。統一個伴奏帶,拿出來給分歧的歌星唱,或者稍微改編一下,讓這首歌又從頭冷飯熱炒再上市一次,它釀成了七十年月,幾乎是臺灣歌壇的尺度曲目。除了李金玲跟劉文正之外,洪小喬、蕭孋珠、鳳飛飛、黃鶯鶯,都曾經唱過《不要辭別》。

    所有的這些版本,不管是很受接待很暢銷,或者是市場反映比力冷淡,李泰祥本身是都不喜好的。因為他感覺唱片公司沒有尊敬他這位作曲人的定見,完全沒有把這首歌、他原本設想的樣子做出來。

    他的感受很驚惶,他形容這個歌被弄當作了東瀛調,也就是說他感覺歌林唱片的編曲,太像日本風行音樂的影子。可是這首歌都已經賣失落了,你又能怎么辦呢?我想李泰祥在那個時辰,心里就放著一個設法,也許有一天,他可以用本身承認的體例,為《不要辭別》這首歌從頭編曲,而且找到合適的人來演唱它,還這首歌原本臉孔吧。

    比及這個愿望終于實現,已經是十多年之后的工作了,1984 年李泰祥他終于有機遇為《不要辭別》從頭編曲,而且找到了最合適的詮釋者。

    3、從《不要辭別》里降生的《辭別》

    她的名字叫作唐曉詩。

    那時的李泰祥,他已經是橫跨古典音樂、現代音樂、風行音樂的巨匠。唐曉詩也已經跟著李泰祥一段時候,他們師徒之間的默契很好。

    李泰祥為《不要辭別》這首歌,編了全新的伴奏,連系了弦樂和平易近謠,加上搖滾的元素,這是一個美不堪收的版本。

    不外唐曉詩演唱這個版本的《不要辭別》,這個讓巨匠心里壓了十多年的一塊大石頭終于可以放下的灌音,一向到此刻,都沒有做過正式的刊行。我們此刻獨一能聽到這首歌,是僅存的半首斷簡殘編。

    此刻可以或許有這個傳播的版本,是因為昔時李泰祥方才做完這首歌,他就帶著這個拷貝出來的灌音帶,去上一個夜間的廣播節目,他跟本家兒持人聊到比來的工作,放了這首歌給大師試聽一下,本家兒持人就播出了這前半首,而當天晚上正好有一個聽眾,他拿灌音機把這集節目次了下來,要不是這樣,這首歌很可能就永遠沉埋不見天日了。

    可是為什么它到此刻都沒有刊行呢?

    那是因為唐曉詩的這張專輯,是在滾石唱片出書,而《不要辭別》這首歌的版權,仍然是歌林唱片公司擁有的,他們分歧意授權。

    李泰祥當然是很震動也很沮喪的,他甚至于本家兒動跟歌林唱片說,要否則這樣,你們讓我用這一次,我免費再幫你們譜兩首曲,這樣好欠好?歌林唱片就是不承諾。

    這個工作看起來很難辦,李泰祥很悲傷,就去找這個滾石唱片的老板籌議。滾石的老板叫作段鐘潭,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綽號剛好也叫“三毛”。這三毛就去問了懂法令的伴侶,成果他獲得的答復是,因為這首歌的作曲人是李泰祥,所以對方真的要因為作曲而去提告,告李泰祥教員本人的話,這個工作他們大要也不至于要做到這么絕,所以也許可以嘗嘗看,我們把歌詞從頭換失落。

    可是新的問題來了,這個歌詞要找誰來寫?所以這個滾石三毛就想一想,他想到一個寫詩又搞小劇場的年青女生,那時才二十八歲,現代詩寫得挺有意思的,就是不曉得是不是寫過歌詞,或許可以找她來嘗嘗看。

    李泰祥想一想說,好啊,問問她吧,也許可以嘗嘗看。

    這位女詩人,那時寫詩的筆名叫作夏宇。李泰祥對于要從頭填詞這件工作看得出格主要,他出格邀請了夏宇到他家里,彈鋼琴給她聽,詮釋這首歌的旋律走勢。夏宇后往返憶說,她到李泰祥家里,也沒有出格地介懷巨匠在說什么,所以李泰祥語重心長說了一大堆,她回頭就全忘光了,回抵家里,她只花了很短的時候,生怕也就不跨越一個小時,就把整首歌給寫好了。

    夏宇感覺寫歌詞,應該是跟寫詩紛歧樣的活。所以她決議要為了寫歌詞這件事,別的取一個筆名,就取了一個叫作李格弟的筆名,要用來頒發這首她生平的第一首歌詞。李格弟她感覺三毛原本的歌詞第一句,“我醉了,我的愛人”,其實太美了,所以她把這一句保留下來。原本的第二句歌詞是,“在這火樹銀花的夜里”,李格弟把它改當作“在你火樹銀花的眼里”,接下來她就撒開來寫,如入無人之境。

    她出格滿意,頓時把這個完當作的稿子交出去。李泰祥收到了這個新寫好的歌詞,歌名叫作《辭別》,原本叫《不要辭別》。他一看就說,這歌詞不克不及用啊。為什么不克不及用呢?本來這個夏宇,或者說李格弟,她生平第一首歌詞,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她對旋律的理解,跟所有人都紛歧樣,那個句子的長短跟字數,都合不到一塊。

    李泰祥又再看了一次這個歌詞,他感覺寫得其實是好,他想了一會,說,好吧,要否則這樣,我就為你的這個寫錯了的歌詞,再從頭譜一個新的旋律好了。

    那時因為整張唱片都錄完了,李泰祥不成能再從頭找樂手進灌音棚里從頭再錄一次伴奏,也沒有這樣的經費了,所以他就算要寫新的旋律,也必需要共同本來那首歌的和弦進行。可是李泰祥他做到了,并且他要親自來和這位女門徒合唱這首叫作《辭別》的新歌。

    1984 年年末,唐曉詩的新專輯《黃山》終于刊行,里面有一首叫作《辭別》的新歌,唐曉詩也唱得好極了。然后李泰祥的聲音呈現了,他的歌聲,有一種很強悍的穿透力,有一種狂野的氣質。他唱著《辭別》的歌詞的時辰,你細心聽后面襯著唐曉詩的和聲,她的和聲唱的旋律就是原本那首《不要辭別》的旋律,一前一后彼此映襯。

    【辭別 歌詞】
    請聽我說 請靠著我
    請不要害怕此刻的緘默
    再看一眼 一眼就要老了
    再笑一笑 一笑就走了
    在曾經同標的目的的航行后 各自寂寞
    本來的歸本來 往后的歸往后

    就算是一首篇幅并不大的風行歌曲,李泰祥也從來不甘于把它做小。

    《不要辭別》這首歌,甚至于后來的《辭別》,他腦海中的圖像,永遠是一個樂章式的布局,這首歌在中心進入間奏,我們聽到鼓聲進來了,整首歌進入了搖滾的段落,然后弦樂一層一層地疊加上去,到了第二段的本家兒歌,唐曉詩和李泰祥腳色互換,唐曉詩唱本家兒旋律,李泰祥在后面唱和聲,唱的仍然是《不要辭別》的原始旋律。唐曉詩的演唱,她是真的拋出一切所有,又絕望又超然,又美得不成思議。這首歌的從頭至尾奏,足足有四十五秒,所以最后收從頭至尾的處所,是在全曲音樂表示的最飛騰,這其實是一首不成能更完美的歌。

    和《不要辭別》比擬,《辭別》這首歌的翻唱版本,就沒那么多了。不外有膽子挑戰這首歌的,凡是也都拿得出半斤八兩動聽的表示。我本身印象比力深刻的版本之一,是李泰祥親自登臺獻唱的此中一個現場版,那是在 1987 年。

    那時方才開放兩岸交流,開放老兵返鄉投親,那時就有這個電視公司,舉辦了為老兵募條目的義演。李泰祥他親自登臺,和那時的巨星崔苔菁一塊同臺演唱這首歌。兩位還在臺上有一段雙小提琴的競飆,這長短常珍貴的汗青鏡頭。

    4、流離三十年后的歸宿

    盡管有了《辭別》這一首毋庸置疑的經典,我想李泰祥心里,對于《不要辭別》這首歌幾多仍是有點放不下的。貳心里仍是放著這個愿望,總有一天,總有一天,他要還這首歌應有的臉孔。

    又過了很多年,到了 2001,李泰祥罹患帕金森氏癥,已經好些年了,可是他仍然有著怎么樣都打不倒的堅韌的生命力。這一年他刊行了全新的小我專輯,叫作《自彼次碰到你》,這是詩人杜十三的一首閩南語的詩《自彼次碰到你》。

    這張專輯李泰祥親自演唱了幾首歌,也有他的弟子來從頭詮釋教員的經典作品。這個 2001 版本的《辭別》,把《不要辭別》這首歌也放了進來,由林文俊和徐芊君配合演唱。《不要辭別》和《辭別》的旋律和歌詞瓜代呈現,甚至同時呈現互為和聲,其實是凄絕美絕。昔時那段旋律流離了快要三十年,終于在這里找到了歸宿。

    關于《辭別》這首歌,李泰祥還寫下了這么一句話:遺憾是最重的,比幸福還無法忘懷,與完美總差那么一點。

    這仿佛也是巨匠平生給本身下的按語。李泰祥昔時那個搭橋的抱負,是不是真的引領了良多聽眾,進入嚴厲音樂的殿堂呢?這我們并不知道,可是我想所有的人城市贊成,李泰祥在所謂通俗音樂范疇締造出的那些經典歌曲,從《橄欖樹》到《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再到《辭別》,都是中文音樂史上最最偉大的佳構。

    本文來歷:

    看抱負視頻節目馬宿世芳《傳聞》第二季第 16 說《不要辭別》,
    馬宿世芳冊本《昨日書》,
    完整內容包羅收錄的幾個版本的歌曲可在看抱負收聽完整音頻
    轉載請聯系。

    相關:

    辭別唐曉詩李泰祥單曲網易云音樂

    辭別徐芊君林文俊單曲網易云音樂

    • 發表于 2019-02-17 23:15
    • 閱讀 ( 115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