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是USB接口的一種毗連介面,不分正反兩面均可插入,巨細約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樣撐持USB尺度的充電、數據傳輸、顯示輸出等功能。Type-C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擬定,在2014年獲得蘋果、谷歌、英特爾、微軟等廠商撐持后起頭普及。
說到這里,我們必需先提一提USB接口。USB接口今朝共有三種介面,別離為Type-A(Standard-A)、Type-B(Micro-B)以及Type-C。
尺度的Type-A是電腦、電子配件中最普遍的介面尺度,鼠標、U盤、數據線上大的一方都是此接口,體積也最大;Type-B尺度則本家兒要應用3.5寸移動硬盤、打印機、顯示器等設備,體積比Type-A要小。而為了移動電子設備的便攜性,還降生了Mini USB和進級版的Micro USB尺度,前一種被普遍應用在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測量儀器上,后一種Micro USB則是我們今朝手機最常見的接口。
Type-C的優勢:
第一個優勢,就是最為人所知的無偏向性,通俗說就是可以正反插。
第二個優勢是Type-C很是陋劣,約8.3x2.5mm的巨細放在移動設備上并不突兀,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之上更是節流空間了三分之二的空間。
第三個優勢在于其完整撐持USB 3.1的全數功能,好比供給高達100W的供電、最高10Gbps的傳輸速度、傳輸影音旌旗燈號等。出格的是,Type-C的功率傳輸是雙標的目的的,這意味著它擁有兩種發送功率體例,即用戶不僅可以用筆記本為移動設備充電,也可以操縱其它設備或移動電源為筆記本充電。
Type-C的平安隱患:
顛末上面的描述,Type-C根基可以用“完美的接口”來形容了,但其實它有一個很大的隱患,就是此刻老生常談的平安問題,尤其是在面臨BadUSB縫隙時。
BadUSB縫隙在2014年的Black Hat大會上由德國兩名研究人員發布,其可避開數據讀取區,將惡意代碼存放在USB設備節制器的固件存儲區,讓用戶在沒發現它之前就將惡意代碼傳染給電子設備。最恐怖的是,即便我們發現本身的設備上被傳染了BadUSB,但依靠通俗殺毒軟件或格局化操作都無法斷根該代碼,并且平安專家暗示想要修復BadUSB縫隙的可能性很小。
因為Type-C的開放性和矯捷性,使其更輕易遭到大規模的進犯,發現者之一的Karsten Nohl就曾對Type-C表達過深深的憂慮,“即便以最新的尺度來看,我們此刻對BadUSB縫隙是毫無法子的”,因為非論蘋果仍是谷歌,只要利用USB接口,就必需遵循USB尺度,這就埋下了必然隱患。
在生態層面修復任何一個縫隙,是一項半斤八兩艱難的使命,沒有哪一家廠商敢妄言傾覆USB設備的工作道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