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喜可賀,終于有方言可以或許威脅到“惡魔之語”溫州話的地位了。多虧山西話,在方言難度PK上,海說神聊方終于扳回了一局——

▲山西話魔鬼水平與溫州話匹敵 | 圖片來歷:收集截圖
而若是你看過《圖靈暗碼》這本小說,必定也像上流君一樣好奇地搜過,關越西裝革履用方言喊出的那句“老子有滴是錢!”到底該咋讀?

▲這是一條有聲音的謎底| 圖片來歷:百度知道
你可能覺得只有南邊人才會上彀提問,呵,無邪,對于海說神聊方人來說,山西話,也是無數次讓他們栽倒的一個坎兒。
來來來,在正式聊“山西話到底難在哪兒”之前,讓我們先做個山西方言小測試熱熱身,看看你能答對幾道?
1.“夜里”是哪一天?
A.昨天 B. 今天 C.明天 D.后天
2.“熄活”的意思是?
A.車熄火了 B.可憐 C.冷落 D.火滅了
3.“俯照”是指?
A. 衣服 B.照片 C.衣服的照片 D.睡覺
4.“圪蹴(ge jiu)”是指人的哪個動作?
A. 跳起來 B. 蹲下 C.躺著 D.趴著
5.“爬倉貨”的意思是?
A.小偷 B.厭惡鬼 C.倉庫的貨 D.爬上倉庫的人
part 1 利誘方言萌萌噠
當一個山西大漢對你說:“這個小杯杯不敷喝,換個大杯杯。”他真的不是在惡意賣萌。

事實上,疊詞是山西話中很常見的現象,上至老爺爺老奶奶,下至兩三歲小孩,講起話來城市用到疊詞。像“杯”的本意就是指杯子,釀成重疊式“杯杯”今后,就當作了“小杯子”。一般來說,在山西話里,詞語重疊的形式會增添一層暗示“細,小”的意思。
山西話里疊詞不僅多,還形態各別,好比:醋簍簍、蛛蛛網、雞蛋黃黃、不時節節……想想這些詞從山西漢子們嘴里說出來,是不是超等反差萌?

名詞和形容詞里,只有你想不到,幾乎沒有什么是山西人不克不及疊的。不外這些還比力好理解,可是!!山西人連助詞都不放過,請看下面這個對話:
你夜來來來了沒啦?
來來了。
一堆“來”是不是已經看的都不知道怎么斷句了,
翻譯當作通俗話其實是:
-你昨天來了沒有?
-來了。
在這里面,“夜來”的“來”其實沒有本色寄義,兩個字連一路暗示的是“昨天”的意思。“來來”的第二個“來”也是,沒啥現實感化。
下面再看看進階版:
你夜來來來來沒啦?
-來來來。
沒想到吧,暗示“到來”寄義的第一個“來”甚至還可以疊一疊……

不外,若是僅僅是詞語重疊,那么山西話頂多只能算是比力可愛,還談不上難明。如果聽完相聲《山西方言》,你大要會和我一樣,選擇滅亡
“有一小我,喝著fu,靠著fu,吃著紅fu,看著fu,你說他fufu不fufu……”
啊啊啊啊啊,為什么完全紛歧樣的詞都讀fu啊!

淡心猿意馬,這其實就涉及到山西話里另一個常識點了——文白異讀,也就是書面的讀音和泛泛措辭時有不同,好比通俗話的“sh”在山西方言中讀出聲母“f”,所以……上面那個令人利誘的順口溜其實是:
“有一小我,喝著水(fu),靠著樹(fu),吃著紅薯(fu),看著書(fu),你說他舒暢(fufu)不舒暢(fufu)。”
part 2 山西人也聽不懂的山西話
光是外埠人聽不懂還不敷,山西人坑起人來,連本身人都不放過——

▲統一個市的分歧縣,方言也聽不懂 |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天將令山西話傳播于宿世,必先山水環抱、山水環抱、山水環抱。因為地處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輿情況使得山西方言很是復雜,晉語若是細分起來,就有呂梁片、五臺片、大包片、張呼片、志延片……
所以,在外埠人露出迷惑的目光,暗示“為什么周邊的河南、河海說神聊、陜西話都能聽懂,只有山西方言這么特別”時,請收成來自山西人的心累:“山西人和山西人也得用通俗話”。

▲圖片來歷:知乎截圖
明明看起來是同樣的詞、同樣的句子,在分歧地域利用起來就可以有好幾種分歧的環境:
●助詞“來來”
1.句末只能說“來來”,一般不單用“來”(本家兒要分布在五臺片)
2.可說“來”,但多說“來來”(本家兒要分布在代縣、忻州等市縣)
3.可說“來來”,但此刻多說“來”(本家兒要分布在介休、柳林等市縣)
4.不克不及說“來來”,只能說“來”(如平遙、陽城等市縣)
還有表音詞綴“圪”,單在附屬五臺片的忻州,由“圪”組成的詞語就高達560多個。
好比在最起頭那個山西方言小測試里的“圪蹴”,是指蹲下;“針”原本指縫衣物用的針,但“圪針”則指酸棗樹的刺;有的時辰,它還暗示動作的短暫、頻頻,像“圪躺”指稍微躺一躺,“圪爬”指往返爬行……

part.3 聽山西人措辭,帶你穿回古代
其實山西話以“晉語”這樣一個自力分支的身份從海說神聊方官話平分離出來,時候并不久,直到1985年《官話方言的分區》中,晉語才初次作為一種與官話、吳語和粵語等平行的方言呈現。
之所以“晉語”能在整個海說神聊方都顯得這么挺拔獨行,原因仍是要歸在地形上。海說神聊方大部門是平原,大師來交往往十分便利,交流多了,說話也就越來越相似。但山西分歧,整個山西,根基上被太行山、呂梁山、黃河等包抄了,自當作一體,和外省聯系很少。

▲官話方言分區,土黃色部門就是“晉語”
正是以,像良多南邊方言一樣,“晉語”也保留了大量古漢語詞匯,聽山西人措辭,感受本身分分鐘穿越回了古代,整小我的畫風都變優雅了:
什么——甚
誰——孰
這么——兀的
肚子餓——肚饑
可憐——凄惶
年青男人——后生
噴鼻菜——芫荽
土豆——蔓菁
關燈——把燈謝了

晉語最大的特點是在發音上有-p, -t, -k的入聲韻從頭至尾,這和粵語、閩南語等南邊方言相似的特點,也是支撐晉語從官話的包抄中自力出來的最有力的來由,是以有研究者將晉語區稱為一個被官話包抄的“方言島”。
但外埠人來說,區分山西人最簡單的方式其實是,看他措辭句從頭至尾帶不帶一個“了”字兒:

不外,說晉語的并不只有山西人,山西話也不止晉語這一種。跟著走西口和晉商的成長,往外流動的山西人早已將晉語帶到了周邊的內蒙古、河南、河海說神聊、陜西等地域;在山西省的行政區劃以內,也有華夏官話、海說神聊方官話區的滲入。
像臨汾和運城,因為地處汾河谷地與渭河平原,交通便利,和外界聯系多,所以它們就不是“晉語區”。

▲圖中橘色和紅色的部門就是山西省內的官話區

最后查驗一下今天的常識點,請大師在留言區完當作今天的課后習題(在評論里把下面這句翻譯當作通俗話):
村里的福記他姓福,措才福哈去斗福。一手拿著福,一手端著福,哈福看福,你佛福福不福福?
用你的方言說一句話
看看大師能猜出來不?
作者|黃怡晗
編纂|羊缺牙

[1]任一嬌. 山西晉語名詞重疊式[D].天津師范大學,2017.
[2]門高偉. 山西方言與山西文化[N]. 科學導報,2014-03-14(B03).
[3]溫端政. 晉語區的形當作和晉語入聲的特點[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4):95-104.
[4]史秀菊. 山西晉語區的事態助詞“來”“來了”“來來”“來嘅”[J]. 說話研究,2011,(03):103-107.
[5]亢小井. 陜海說神聊晉語方言近40年研究述評[J]. 晉城職業手藝學院學報,2017,(06):88-91.
[6]溫端政. 試論晉語的特點與歸屬[J]. 語文研究,1997,(02):2-13.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