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部調整車輛購買稅:按現實支付的車價條目扣稅,該若何理解?與現行政策比擬有何轉變?
張凝澈,能解答汽車選購/汽車行業/4S店相關問題
開篇提醒:購買稅幾乎沒轉變。
(本文大部門內容將闡述這個“幾乎”)
那些購買稅即將上漲的傳說風聞都是假的,不消相信,因為發布這些信息的人本身都不信,他們只是想讓籌辦買車的你相信。

除了購買稅五折和七五折的那兩年,購買稅一向是按10%征收,今后也是如斯。
購買稅的計較方式有兩種:
1、開票價/1.13×10%=購買稅額(汽車發賣最便利的計較公式)
2、不含稅價×10%=購買稅額(建議利用這種計較體例,最開闊爽朗)
為了讓大師看的大白,我發一張靈活車發票上來:

黃色框:發票價,也是我們常說的購車價/裸車價。
綠色框:本車的增值稅額。
紅色框:本車的不含稅價。
用以上發票作為參考,計較公式如下:
發票價=不含稅價+增值稅額
60900=53893.81+7006.19
增值稅額=不含稅價×13%
7006.19=53893.81×0.13(取值小數點后兩位)
不含稅價=發票價/(1+13%)
53893.81=60900/1.13(取值小數點后兩位)
再次強調:購買稅=發票價/(1+13%)×10%
購買稅=60900/1.13×0.1=5389.38(取值小數點后兩位)
也就是說:購買稅=不含稅價×10%
購買稅=53893.81×0.1=5389.38(取值小數點后兩位)
關于購買稅的收取,前面也說過,一向都是不含稅價的10%,只是國度曾經給過一次五折優惠和七五折優惠,扣頭之前它依然是10%,2019年7月1日后它仍是10%。


相信看到這里,已經撤銷了良多人的焦炙,可是——
焦炙沒了,應該還會有疑慮,我們繼續往下說:
增值稅率調整過兩次,別離是2018年4月4日布告從17%降至16%,2018年5月1日執行;
2019年3月20日布告從16%降至13%,2019年4月1日執行。


所以增值稅的計較方式也要轉變,從不含稅價的17%,到16%,再到此刻的13%。
本次購買稅調整最值得玩味的是這么一句話,然罷了經被良多人忽略了:

鑒于回覆問題的嚴謹性,以下僅指部門省份的購買稅收取模式,因為在經由過程和不著邊際發賣小伙伴交流得知,分歧地域的稅務局收取購買稅的計較體例是紛歧樣的。
在部門地域,購買稅是這樣收的:
基于不含稅價和稅務局系統采集全國發賣平均價收取購買稅,哪個稅費高按哪個收。
舉例:
好比不含稅價是10萬的車,購買稅應該收1萬,可是若是稅務局系統采集的全國發賣平均價,該車的不含稅價高于10萬,達到了11萬,那么就收取1.1萬的購買稅。
乍一看,也沒弊端。
可是很迷的是,在部門地域,別克英朗(別克系列、標致系列等)這種優惠動輒4-5萬的車,交購買稅幾乎是按照優惠之前的價錢計較的,所以購買稅往往會比估計高上良多。
那么,對于英朗這種優惠龐大的車輛,全國平均價再怎么采集,也不成能平均當作指導價(無優惠價),這一點我一向搞不懂。
這里感激知友 @卡卡 的彌補:
“我來詮釋謎底中的疑問:金稅三期系統車購稅板塊內,每一批次的車城市有一個最低計稅價錢,低于此價錢按此價錢繳納車購稅,所以一些優惠幅度較大的車會呈現比預想高良多的環境。”
從政策的字面意思來看,2019年7月1日之后會按照購車人現實支付給發賣者的全數價條目收取購買稅,原本只有這一句話的環境下,可能會聯想到低開票少交稅。
可是按照最新購買稅法第七條劃定,依然是有系統采集價,所以空子鉆不得。

這一條內容的彌補感激知友 @寶物的懶蟲蟲 @diave 提醒。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