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2017年的一月還有個關鍵詞——“團圓”。元旦、春節,雙節同慶,讓我們對接下來的三十多天充滿期待。在一年一輪回的時候,坐上春運的列車回到每個人最初的地方,從新出發,著實有點歸一再起航的小激動呢。那天氣會給你的春運造成影響嗎?應該注意些什么?
盤點,那是必須的!——2016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每逢跨年,各種盤點紛至沓來,我們先回顧一下去年一年的天氣情況。2016年作為超強厄爾尼諾次年,全球天氣氣候復雜,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國內吃瓜群眾最關注超強厄爾尼諾背景下降水偏多、臺風強度強、暴雨高溫肆虐等天氣;而在國外,莫斯科大雪、非洲高溫干旱、美國百年不遇的熱浪等極端天氣最受關注。

春運大遷徙,哪些天氣會擾亂你的行程?
春運是每年例行的頭等大事之一,幾乎每個人都親身體驗過。一年一次的大遷徙,連接著城市和鄉村,故鄉和異鄉,也連接著我們的親情與夢想。
據交通運輸部預測,2017年春運從1月13日開始至2月21日結束,共計40天。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7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2%。
你選擇什么交通方式回家過年?汽車、火車、飛機還是輪船,無論哪種方式,都或多或少受到天氣的影響。
據《2017年春運預測報告》預測今年春運搶票熱度最高的十大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江蘇、湖北、山東、遼寧、新疆。其中,廣東的熱度領先第二名北京一倍以上,成為最火爆的出發省份,同時也是最難購票的地區。前十大熱門到達省份依次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四川、廣東、重慶、安徽、黑龍江、陜西。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近期,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沒那么冷了。難道冷冬就這樣不聲不響地消失了?別高興得太早,一月才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據氣候專家預測,一月中旬我國氣溫會由前期的偏高轉為偏低,冷是妥妥的。那么一月到底會有多冷?
據氣象資料統計,全年最冷的兩個節氣“大寒”和“小寒”都在這個月,俗話說“大寒小寒冷做一團”就是形容寒冷的程度。

從1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布可以看到,我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最低氣溫在0℃以下,東北中北部和內蒙古中東部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下,有些地方甚至達到-30℃,印證了“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俗語。
對于“大寒”“小寒”兩個節氣哪個更冷的爭議,一直都存在。兩千多年的先人在二十四節氣中將兩個代表寒冷的節氣以大小區分,正是為了表明不同的寒冷程度。《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望文思義,大寒應該冷于小寒。
也有一種說法“小寒勝大寒”,也就是說小寒比大寒更加寒冷。因為“九九歌”認為小寒冷,依照“冷在三九”的說法。小寒一共15天,其中有12天在“三九、四九”中,所以推斷小寒期間氣溫最低。

從“大寒”和“小寒”節氣期間多年平均最低氣溫統計結果來看,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大寒”節氣期間的平均最低氣溫比小寒節氣要低;而在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地區,“大寒”“小寒”的冷不相上下;長江以南地區,“小寒”節氣則要比“大寒”節氣冷。不過這是根據平均狀況而言,“大寒”冷還是“小寒”冷受諸多因素影響,到底哪個更冷則要具體分析。
天干物燥 小心火燭
今年一月,還請大家繃緊防火這跟弦兒。為何?原因有三:
第一、 冬季是城鄉用火用電用氣的高峰期,從而導致火災事故多發;
第二、 農歷春節是焚香點蠟、敬神祭祖、燃放煙花的集中時期;
第三、 冬季天干物燥,當空氣相對濕度低于40-50%時,靜電不易逸散,可能形成高電位,從而產生靜電。近年來由于靜電引起的火災屢見不鮮。因此,把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5%或以上,一般就能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在我國省會城市中,1月平均最小相對濕度小于50%的占到一半以上,其中拉薩相對濕度僅有11%;北京的相對濕度不足30%。所以在冬季,人們常說“火災如魔鬼”,一定要小心防范。仿佛也正應了那句歌詞“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珍愛生命,防止摩擦!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網、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新聞網、光明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