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公會,精 神 食 糧
若是非論規模巨細,中國最常見的超市名字是?
海說神聊京人大要會回覆「華聯」:把百度地圖縮放到剛好包羅整個海說神聊京五環在內的規模,能搜刮到 5956 個「華聯」,而同樣規模搜刮「超市」的成果有 23068 個,也就是說每四個「超市」里就有一個叫「華聯」。
上海人卻很可能回覆「聯華」:上海有 2484 家「聯華」,而作為日式便當店最為普及的城市,同樣規模只能搜刮到 1431 個「全家」和 136 個「711」。此外,上海最常見的便當店是「快客」,它就附屬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這兩個城市,其他處所的人應該也見過大量名為「華聯」「聯華」「宿世紀聯華」「宿世紀華聯」的超市,此外還有不少看起來與之相關但又不知道事實有什么關系的,如「青田聯華」「濟南華聯」等等。

這些名字高度相似的超市到底怎么來的?它們之間事實是什么關系?誰是正宗,誰又是盜窟?
這一系列名字的起始,是在鼎新開放初期。
那時,城鎮零售業仍為國營商場壟斷,本家兒要有百貨大樓和友情華僑商場兩大系列。此中,友情商場和華僑商場開初只為外國人、華僑和高級干部辦事,可以或許進出就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直到 80 年月后期,各地友情商鋪才起頭標的目的通俗市平易近開放,以售賣進口貨色和高檔商品為特色。但只能利用外匯兌換券采辦,因為進口電器等商品的緊俏,外匯兌換券在暗盤上曾被炒至 1 元外匯兌換券換 5 元人平易近幣。

真正屬于一般群眾的購物中間,那時只有國營百貨大樓,較大城市往往還可分為第一百貨,第二百貨,直至第 N 百貨。

80 年月初期,這類百貨商鋪仍然受著打算經濟下癡肥的三級批發體系體例制約,它們不得標的目的廠商直接采購商品,只能從上級的地域、省級、國度級批發站進貨和中轉,環節多、流轉慢、效率低。

80 年月中期,三級批發體系體例慢慢打消,解開鎖鏈的百貨零售業起頭繁榮。趁此機會,商務部撥條目一億多元,1985 年,在 14 個沿海開放城市創辦現代化商廈,并采納同一的名稱和標識,而他們啟用的名稱就是華聯。

像華潤、華能、華電等「華」字頭企業一樣,華聯商廈的「華」字凸顯了中心部委的影響,標的目的人們宣示它們的「國度隊」身份,而「聯」字大要是為了響該當時中心當局鞭策「橫標的目的經濟結合」的號召。
此后,華聯商廈陸續進駐內地城市,當作為「百貨大樓」「友情商場」之外的第三大國有百貨商廈陣營。

新崛起的華聯商場豪華氣派,動輒擁有萬米以上的營業面積,地點地第一條手扶電梯、第一臺中心空調、甚至第一套主動消防系統。1986 年,福州華聯商廈因為乘坐電梯玩耍的市平易近太多,甚至需要對乘電梯者收費一角以限制人流。
到 1994 年,全國各地的華聯商廈已達 30 多家。不外,這些華聯商廈企業之間互不附屬,只是松散的聯誼關系,共有名稱和標識,同屬于一個名叫「全國華聯商廈集團」的協會組織。

然而,百貨商廈一呈現就后進了,開放貨架、采用整合供給鏈和尺度化流程的現代超市在西方已流行數十年,才是中國最應該引進的零售模式。
1990 年,中國大陸第一家現代連鎖超市——美佳超市在廣東東莞創立。跟從潮水,1991 年,上海當作立了國營聯華超市有限公司。此后,它又標的目的浙江,江蘇、廣西等地擴張,成立了大量直營店和加盟店。
聯華超市旗下名號分為兩種,均為我們所熟悉,一是規模較小的尺度超市,定名為「聯華」;一是大賣場,稱為「宿世紀聯華」。

在今天看來,這意味著「聯華」在盜窟「華聯」,以高度相似的名號借用了后者的品牌效應。
但在昔時,上海華聯商廈沒有提出什么法令貳言。它和聯華超市同是貿易局本家兒管的兄弟國營企業,又不太有商標維權的意識。再加上「華聯」是全國幾十家華聯商廈的共有商標,上海華聯商廈對它沒有獨有權力,就更不會有幾多維權的熱情了。
不外,上海華聯商廈并非沒有回手,它采納的體例,是在兩年后成立了本身的超市營業——上海華聯超市。

跟在上海之后,其他省市的國有華聯公司也起頭成立各自的超市營業。不外,像各地華聯商廈一樣,各地的華聯超市也都是各自為陣,彼此間不存在附屬關系。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聯華和華聯就是它們經營 20 多年的當作果嗎?
并不是。
跟百貨商廈一樣,聯華、華聯超市的逍遙日子沒有持續太久。2004 年,是中國插手宿世貿組織后的第四年,按照商定,中國必需打消外資零售企業在地區、數目、持股比例方面的任何限制,許可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巨子大規模入華。

為抵御外商的競爭壓力,2005 年,商務部與國度開辟銀行確定了 20 家重點培育的大型暢通零售企業,為其供給 500 億元政策性貸條目,用于基建和重組。海說神聊京華聯、上海百聯(上海華聯的母公司)等大型國企都在此列。
但給錢的助力遠遠不敷挽回場面地步,與工業出產企業比擬,暢通零售行業的國有企業改制晚了十多年,仍延續著債務復雜、職工癡肥、辦理紊亂等舊病。一旦開放競爭,便日見吃虧。
而就在華聯、聯華等舊日貴族沒落的同時,平易近營福州永輝超市在重慶開設分店,起頭了外埠擴張之旅。阿里、京東等電商經營的網上賣場更是來勢洶洶。2016 年,Kantar Retail 發布的中國零售商綜合排名,前十里已找不到華聯和聯華的名字。

不外,記憶的價值仍值得繼續開辟。
2004 年,上海華聯超市杭州公司原員工張曉雨發現,市道上有「華聯」「聯華」「宿世紀聯華」的超市品牌,獨獨沒有「宿世紀華聯」。他很快告退,注冊了一家新的江蘇金湖宿世紀華聯公司,并起頭在上海等地開設直營店和加盟店,為加盟者供給標識、指導和供貨等辦事。
此后,采用「宿世紀華聯」「盛宿世華聯」「青田聯華」等近似名稱的企業越來越多。

此次,正宗華聯卻是沒有完全放任盜窟。2005 年,上海華聯超市告狀金湖宿世紀華聯盜用其企業名稱。顛末 3 年的漫長訴訟,獲賠 50 萬元。
然而,各地盜窟華聯的潮水不減反增。因為,中國的《企業名稱掛號辦理劃定》和《貿易特許經營辦理條例》都實施分區域的注冊、存案軌制。盜窟名稱的企業只要在本身的注冊地轄區內沒有與其他企業名稱反復,就很難被制裁。
現在,在「天眼查」企業查詢網站上,有 6485 家名字具有「宿世紀華聯超市」字樣的企業。當你去路過街邊某家叫「宿世紀華聯」的雜貨便當店時,它可能就是此中某家這樣企業的加盟店。
作者:朱不換
大象公會| 常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知道分子的進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會」(idxgh2013),領受更多好玩內容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