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泓,古生物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
?

鼠龍,聽名字就知道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古生物學家曾經一度認為鼠龍是體型最小的恐龍。跟著研究的深切,我們知道鼠龍長大之后比獅子還要長,可是其化石中卻埋沒著巨型恐龍如斯龐大的奧秘。
汗青回首
20 宿世紀 70 年月,阿根廷古生物學家何塞·波拿巴(Jose Bonaparte)率領研究團隊在阿根廷的圣克魯斯省拉古納—科羅拉多發現了 8 個年少恐龍化石,在恐龍化石四周還有兩枚完整的蛋和一些蛋殼碎片。這些化石來自上三疊統的科羅拉多組(Colorada Formation)地層,距今約 2 億 1500 萬年前,它們是早期的恐龍之一。因為良多原因,直到 1990 年,古生物學家才按照這些化石成立了鼠龍屬(Mussaurus),模式種為巴塔哥尼亞鼠龍(Mussaurus patagonicus)。

圖注:鼠龍的發現者何塞·波拿巴,他是阿根廷最聞名的古生物學家,圖片來自收集
按照化石的骨盆和四肢布局,古生物學家判定鼠龍屬于原蜥腳下目恐龍,是原始的蜥腳類恐龍。未當作年的鼠龍化石長度在 20 至 37 厘米之間,是那時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恐龍化石。一些人誤覺得鼠龍化石來自當作年個別,于是認為鼠龍是體型最小的恐龍。跟著研究的繼續,古生物學家已經確定當作年的鼠龍身長可達 3 米,是一種體型中等的恐龍。盡管鼠龍并不是體型最小的恐龍,可是其化石卻為早期蜥腳類當作長模式的研究供給了貴重的資料。

圖注:最早發現的未當作年鼠龍化石,在手掌中的化石顯得很是小,圖片來自收集

圖注:小鼠龍的回復復興圖,圖片來自收集
發現研究
2007 年,古生物學家在曾經發現鼠龍的科羅拉多組地層又發現了更多的化石,此中包羅至少 14 個未當作年的鼠龍化石。不外與之前的發現比擬,新發現的鼠龍化石體型大約是剛孵化出來的小恐龍的四倍,可是它們仍然處于骨骼發育的早期階段。

圖注:鼠龍的體型并不小,比獅子和狗都要長,圖片來自收集
來自阿根廷的伊格納西奧·亞歷杭德羅·切爾達(Ignacio Alejandro Cerda)、蒂亞戈·普拉(Diego Pola)和來自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安瑟亞·金薩米(Anusuya Chinsamy)結合對新發現的化石進行研究,他們選用了三個鼠龍標本(MPM-PV 1813/10,1813/12 和 1813/8),并與南非發現的大椎龍(Massospondylus carinatus)化石進行對比。

圖注:大椎龍,它們是早期的蜥腳類恐龍,圖片來自收集
2013 年 1 月,切爾達等人在當月出書的《汗青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雜志上頒發了一篇名為《鼠龍的骨組織學及對早期發展階段的啟迪(恐龍,蜥腳形亞目)》(Osteohistological insight into theearly stages of growth in Mussaurus patagonicus (Dinosauria,Sauropodomorpha))的論文,發布了他們的研究當作果。

圖注:研究中的采樣,這些都是顯微鏡下鼠龍化石的骨骼切片,圖片來自論文
意義

圖注:鼠龍分布于今天阿根廷的南部,建造:江泓
關于根本蜥腳類恐龍的骨骼增加率研究一度半斤八兩有限,材料本家兒要基于板龍(Plateosaurus engelhardti)和大椎龍當作年個別的化石。此中最主要的研究當作果就是當作年恐龍在體型上的高可變性,但遺憾的是并沒有涉及蜥腳類早期發展發育學的研究。
本次研究的本家兒要目標是描述鼠龍的未當作年個別組織學,評估根本蜥腳類的早期發展發育,此外還比力了其骨骼組織學和增加率。在研究中古生物學家利用了骨微不雅布局手藝,該手藝今朝已經起頭運用到恐龍的研究傍邊,為研究恐龍個別發育模式、增加率、性當作熟春秋、當作年體積等供給線索和資料。
研究顯示鼠龍的個別發育早期增加速度快,比基干原蜥腳類的大椎龍還要快。從骨骼組織學自己看,鼠龍比板龍和大椎龍更接近蜥腳類恐龍,是以具有更主要的參考價值。鼠龍持續而高速的骨骼發展模式對于領會蜥腳類恐龍體型的巨型化演變和巨型增加模式的發源都有主要的意義。

圖注:阿根廷龍代表了巨型的蜥腳類恐龍,它們是地球上呈現過的最大的陸活潑物,圖片來自收集

圖注:小小的鼠龍化石中儲藏著驚人的奧秘,可以幫忙我們領會蜥腳類恐龍的龐大化,圖片來自收集
參考資料:
1.Otero, A.; Pol, D. (2013). "Postcranial anatom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Mussaurus patagonicus (Dinosauria, Sauropodomorph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3 (5): 1138. doi:10.1080/02724634.2013.769444.
2.Montague, Jeremy R. (2006). "Estimates of body size and geological time of origin for 612 dinosaur genera (Saurischia, Ornithischia)", Florida Scientist. 69(4): 243-257.
圖片 / 收集(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