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機前,我們起首要將手機關機。
然后利用卡針,將SIM卡槽取下,卡槽內部插手了黑色的膠圈,本家兒要用于防水。
vivo X27采用玻璃機身設計,因為周圍沒有固心猿意馬螺絲,這條目機型按照以往的經驗,后蓋多為采用卡扣+膠粘固心猿意馬,是以起首用熱風槍平均加熱后背邊緣,拷5分鐘軟膠再籌辦開殼。
接下來用吸盤吸拉,然后再利用撬片劃開一道裂縫,如圖所示。
然后用割膠刀片分手背殼,如圖所示。
分手后蓋后,可以看到內部一圈白色的膠加“田”字型的緩沖層,可以說防水又防摔。
圖為vivo X27內部布局特寫,盡管是傳統的三段式布局,但從攝像頭位置和副板上的藍色黑點就能感觸感染到這不手機做工紛歧般。
取下后蓋后,就可以看到vivo X27的“真身”了,此次的vivo X27仍是采用其最拿手的“三段式”設計。尤其是本家兒板上的庇護蓋,螺絲很是多。
掏出下圖中所示的13顆螺絲,即可掏出支架。
掏出支架后,就可以看到vivo X27的本家兒板、后置三攝以及讓人很是好奇的起落布局。不難看到此次的vivo X27在內部倉庫很是整潔,無論是起落的結構電機,起落模組的設計、仍是攝像頭的倉庫都將空間操縱率最大化。在這一步還需要拆卸4顆螺絲,此中兩顆藍色標識表記標幟的用十字螺絲刀卸下,用紅色標識表記標幟的(子母螺絲)用一字螺絲刀卸下。
想拆下本家兒板,先用從排線下手。因為vivo X27的設計有點復雜,排線有點多,所以必然要按著步調來。先撬起電池排線,然后撬起兩條BTB排線。
接著還要取下前置攝像頭排線、廣角攝像頭排線以及本家兒攝像頭排線。
將景深攝像頭排線和閃光燈排線也撬起。
當然還不要健忘3.5mm的耳機排線。沒錯,vivo X27還撐持3.5mm耳機。
最后,將本家兒板上的黑、白、藍三根同軸線撬起。
此中白色的這根,需要兩頭都撬起后然后掏出。
然后就可以分手出本家兒板了。可以看到此次vivo X27的本家兒板其實不算大。密密麻麻的都是接口,業內的傳統金屬屏障層也少不了。而且為了散熱,vivo還為其放置了導熱硅脂。
vivo X27的電池分手很是簡單,先把透明C層拉起、壓到別的一側。
然后按住C層,一只手用力拉起提手往上提,即可拉出電池。拆卸電池其實是有風險的,盡量去官方售后拆卸,即使本身脫手也切記不要動用鋒利東西撬電池。
電池容量為4000mAh(典型電容量),為此vivo X27的續航也不消擔憂。
對于一般手機來說,拆下前后攝像頭的過程都比力簡單!可是vivo X27則紛歧樣,尤其是起落式前置攝像頭,布局甚是復雜。
先拆vivo X27后置三攝,可以看到做工細節上很是不錯,本家兒攝和超廣角攝像頭為一個模塊,都利用金屬框進行固心猿意馬。
虛化攝像頭和閃光燈為零丁設計,拆下也比力輕松。
此中vivo X27的超高清本家兒攝“個頭”最大,采用索尼IMX586傳感器,擁有4800萬像素,光圈也達到了F/1.79;其次是超廣角攝像頭,為1300萬像素,光圈為F/2.2,擁有120°取景視野;然后是500萬的景深攝像頭。
下面要拆的就是vivo X27最“迷人”的部門,起落式前置攝像頭。由此可以看到vivo X27的前置起落模塊有多大。vivo官方稱其為“云層多焦攝影模組”。可以說這設計是最合理也最巧妙的的倉庫結構,使得X27的機身厚度與這些電子元件達到均衡。先卸下圖中所示的兩顆螺絲。
頂起固心猿意馬支架。
然后將支架往箭頭偏向鞭策一點,讓它不再頂住前置攝像頭即可。不要用力過猛,這里有懦弱的排線。
然后利用一字螺絲刀,將圖一這顆子母螺絲卸下。用十字螺絲刀,將圖二這顆螺絲卸下。
接著就可以拆下步進電機模組。
可以看到此次的步進電機的螺旋布局更長,估計供給商仍是日本的Nidec。
然后利用撬棒,沿著箭頭偏向,將前置攝像頭頂出固心猿意馬框,將整個前置起落模塊分手出來。
此次的vivo X27前置攝像頭為1600萬像素,光圈也達到了F/2.09。而且可以看到vivo X27的起落模塊在形態上和客歲的vivo NEX前置攝像頭上紛歧樣。不是以往的“直上直下”鞭策設計,而是經由過程步進電機連系彈簧布局配合完當作,也就是說X27的起落前置攝像頭布局更長,而且因為馬力更大、布局更科學,速度也提高到了0.68秒。根基上利用沒什么影響。
vivo X27的從頭至尾插也有塑料擋板,將圖中所示的8顆螺絲卸下。
然后即可撬起音腔BOX支架。
與以往分歧,此次的vivo X27將屏幕排線放置在從頭至尾插這部門的本家兒板上,然后再經由過程BTB排線與上方本家兒板毗連。將圖中所示的3條BTB排線、屏幕指紋排線、顯示屏排線撬起。
從頭至尾插后背還有一條藍色的同軸線,也得撬起取下。還要撬起別的一個從頭至尾插小板。
掏出觸屏FPC防水硅膠。
vivo X27搭載了一塊6.39英寸的三星的AMOLED屏幕,和中框一路緊緊的貼合著。利用電吹風給顯示屏周圍加熱,加熱時候為5-8分鐘。
要注重的是,顯示屏很難拆,加熱要好久,且很是輕易拆裂損壞,吹的時辰不克不及一向在統一位置吹,不建議本身拆卸。若有需要,建議去官方售后找專業人士拆卸(利用專業的加熱平臺拆卸)。
然后可以測驗考試吸起屏幕,遲緩拉起并與中框分手。
拆除了顯示屏之后,用撬棒從側邊,頂出屏幕指紋副板。
然后撬起屏幕指紋模塊即可。
這個指紋識別模塊在速度上要比iQOO所打造的第六代屏幕指紋還要極速。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經由過程AMOLED的自覺光屬性照亮手指指紋紋理,然后高清攝像頭捕獲,在芯片以及SoC所打造的ISP用超高速算法下完當作比對,從而實現極致的指紋解鎖。
最后,拆卸完當作,整個拆卸過程難度較大,建議請找專業人士進行操作。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