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國家機構推薦,醫學試驗打臉:電子煙到底能不能幫助戒煙?

    2019年7月22日,國度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何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衛健委打算經由過程立法對電子煙進行監管。7月26日,宿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2019全球煙草風行陳述》,明白指出:WHO不保舉利用電子煙作為戒煙輔助手段。

    電子煙自降生起就陪伴著從未止息的爭論。可以想見的是,在龐大的好處驅動之下,這些爭論不會因為WHO的陳述而等閑平息。作為通俗個別,我們需要領會這些爭論的核心和立場,以對本身的選擇負責。

    撰文 | 菜菜

    讀過我寫的無煙日專稿的伴侶們應該知道,我是一名堅信“抽煙有害健康”的科研工作者,本身也不抽煙,更不消提領會電子煙。直到有一天,在收集上看到某教員說是要戒煙、籌算先用電子煙取代傳統卷煙,再慢慢戒失落,這才不由得好奇上彀搜了搜,立即就發現環繞著電子煙存在良多爭議,有人說它好,有人說它欠好,有的處所撐持,有的處所禁止……

    是以,我就想要理一理數據,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結果戒煙是挺不輕易的一件事,若是電子煙真的是一種有用無害的戒煙神器,那我也可以義正詞嚴地高聲安利,是不是?

    可是沒想到,環境還真是意想不到的復雜呢,一旦起頭刨數據,就情不自禁地花了不少時候去查資料、讀了好幾十篇論文……不讀文獻不知道,敢情電子煙這個工具,固然它自己是不會發生明火啦,環繞著電子煙的各類爭論,倒是一向像火焰一樣熊熊燃燒著,沒熄滅過、沒冷卻過。

    那我就毛遂自薦地當個課代表,清算一下這上千頁論文和資料的內容,在現有證據的根本上,來幫忙大師領會一下電子煙,回覆一下這些問題吧:

    Q1:電子煙是什么?

    Q2:電子煙是好身份嗎?

    Q3:電子煙可否幫忙戒煙?

    Q1電子煙是什么?

    關于電子煙,維基百科是這么說的:

    電子霧化器(英語:VAPE 或 Electronic cigarette),俗稱“電子煙”,是一種以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供電驅動霧化器,透過加熱油艙中的電子液體(俗稱煙油、電子液體、E-liquid或E-juice;煙油含有丙二醇、植物甘油、食用噴鼻精或尼古丁),電子煙無需燃燒,只會發生“蒸氣”,亦無焦油及一氧化碳[1],使部門醫學界人士認為其是有潛力的尼古丁替代品,理論上也可以削減部門傳統紙煙對身體的影響、火警發生的可能,并讓以電子煙替代紙煙的抽煙人士遠離紙煙中致癌物。有關電子煙與卷煙對人體的風險之比力仍有爭議。

    百度百科則介紹說,電子煙的成長已經顛末了三代:

    左:第一代電子煙;右:第三代電子煙(圖片來歷:百度百科、wikipedia)

    一代電子煙的設計從外型上完滿是仿照通俗真煙的外形,煙彈是黃色,煙體是白色。這種一代電子煙風行了幾年,因為其外型近似于真煙,在第一感受上就被顧客所接管。但霧化器輕易燒壞,且時候久了會慢慢磨損不出煙。二代電子煙要比一代電子煙稍長,最本家兒要的特點是霧化器顛末了改良;第三代電子煙是采用一次性霧化器煙彈,質量有很大的晉升,而且外不雅和原材料做了改換。

    別看電子煙此刻已經成長到第三代了,它的現實春秋其實還不到二十歲:我們此刻說的電子煙,是在十幾年前,由一名叫做韓力的沈陽人發現的。

    對,電子煙是個地道的中國發現。

    韓力是在本身多年煙史的父親因肺癌歸天今后,痛心猿意馬思痛,才想到了要發現一樣傳統煙草替代品來削減卷煙的風險、并幫忙煙平易近們戒煙,是以發現了電子煙。不外,鄙人圖所示的這篇訪談里可以看到,為促進戒煙而發現電子煙的人,本身并沒能徹底戒失落傳統卷煙……

    圖片來歷: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5/jun/09/hon-lik-e-cigarette-inventor-quit-smoking-dual-user

    2003年,韓力申請了電子煙的專利,他那時工作的公司開辟了“如煙”電子煙,2004年起頭在國內發賣。2006年,電子煙進入歐洲和美國,從2008年起成長敏捷,國際市場上近九當作的電子煙都是中國出產。2013年,韓力的專利被英國的帝國煙草公司收購。

    電子煙從降生的那天起,就和人們想要戒煙的愿望慎密相關。

    究竟結果,抽煙有害健康,在2019年的今天,已經是證據充實、板上釘釘的結論了。好比說,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以下簡稱NEJM)客歲的一篇論文,對跨越三百萬人進行了平均20年的持久隨訪,發現抽煙者的全因滅亡風險遠遠高于不吸卷煙的人,而戒煙者的風險又比不戒煙的人要低良多,戒煙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大低于抽煙者。可見得能不抽煙最好,若是已經在抽煙了,實時戒煙也仍是能實時減損的[1]。

    可是,戒煙難,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因為煙草里的本家兒要當作癮物質尼古丁,當作癮性半斤八兩強。有多強呢?在人們會商某種物質當作癮性的時辰,經常會引用到2007年的一篇《柳葉刀》論文[2]。這篇論文系統地闡發了二十種當作癮物質的當作癮性(下圖),此中,煙草的當作癮性排名第三,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遠遠高于大麻、搖頭丸——可想而知,戒煙難。

    注:本圖按照原文表格數據重制

    說到戒煙當作功率,科學文獻和新聞報道里都用了“暗澹”(dismal)這個詞來形容。事實有多暗澹?美國疾病節制與預防中間(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以下簡稱CDC)網站上有這么一幅圖(下圖):美國有70%的煙平易近都想過要戒煙,跨越50%的人在曩昔一年里測驗考試過戒煙,只有不到10%的人能做到短期戒煙當作功。

    圖片來歷: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5/wr/mm6552a1.htm

    2008年的一項研究也獲得了同樣的成果:有60~80%的煙平易近盡力測驗考試戒煙,40~50%的人能當作功地戒煙一天,能當作功戒煙半年的人還不到10%[3]。

    從數字上看,這些戒煙當作功率,還不如肺癌的五年存活率高呢(美國的肺癌五年存活率12.2~18.1%)。

    怎一個暗澹了得……

    若是有什么神器能幫忙人們提高這不到10%的暗澹的戒煙當作功率,那當然是喜大普奔!

    所以,在電子煙從中國傳入歐美之后,發賣策略中很主要的一項,就是鼎力宣傳電子煙作為傳統卷煙的替代品可以或許幫忙戒煙。電子煙也就敏捷地墻內開花墻外噴鼻,蓬勃成長,到2014年,僅美國就有四百六十多個電子煙品牌,而電子煙煙液的風味也跨越了七千種(七千種!光是從一數到七千就得花好長時候呢……以前我還一向覺得煙都是一個味的,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

    Q2電子煙是好身份嗎?

    那,我們能給電子煙發金水嗎?(注:金水:狼人殺中先覺驗證的大好人,意味著解除嫌疑)

    維基百科在電子煙詞條中說:“英國衛生署曾于2015年提出陳述指出電子煙比傳統紙煙少了95%危險且每年幫忙兩萬名抽煙人士戒煙[2],然而此陳述所引用之95%數據來歷遭部門學者指出證據力虧弱并有好處沖突問題[3]。部門國度尚無明白針對電子煙的管轄法令,對產物品質、尼古丁含量、發賣管道及缺乏利用者的監控。” 可以看出,關于電子煙,仍是挺有爭議的,而在這眾口紛紜中,英國官方顯然對電子煙采納了非分特別積極的撐持立場。

    在英國,大約有5.7%的當作年人日常利用電子煙,人數在285萬擺布[4]。2018年2月6日,英國公共衛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PHE)發布了一份關于電子煙的調查陳述Evidence review of e-cigarettes and heated tobacco products 2018(也就是維基百科里面提到的那份陳述)。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684963/Evidence_review_of_e-cigarettes_and_heated_tobacco_products_2018.pdf全文可下載

    這份陳述的本家兒要執筆者來自英國的各研究機構,包羅倫敦國王學院(KCL)、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瑪麗王后大學(QMUL)、英國癌癥研究院 (CRUK)、英國煙草和酒精研究中間等單元,陳述全長243頁,全文光目次就有三頁紙。

    不少同窗對243頁文檔的長度心生害怕,為了讓他們也能獲得進修這份調查陳述的機遇,貼心的英國公共衛生部特意籌辦了一份16頁的摘要。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cigarettes-and-heated-tobacco-products-evidence-review/evidence-review-of-e-cigarettes-and-heated-tobacco-products-2018-executive-summary)

    而路透社的報道就更簡單了然,用一句話歸納綜合中間思惟,那就是:英國公共衛生部認為電子煙比通俗卷煙少了95%的風險性,鼓動勉勵抽煙者改抽電子煙。

    來歷: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ecigarettes/uk-experts-urge-smokers-to-switch-to-e-cigs-for-big-health-gains-idUSKBN1FQ001

    我簡單地翻了一下這份243頁的陳述,固然沒能一會兒就找到這個“少了95%風險性”的具體出處,仍是找到了一些簡單易懂的數據:

    ——大部門利用電子煙的人都是抽煙者或者戒煙者,只有少少一部門人沒有抽煙史(陳述第80頁,Fig7);

    ——跨越70%的電子煙利用者在利用電子煙的同時也抽著通俗卷煙(陳述第85頁,Fig12)。

    ——問卷調查研究表白,大大都人感覺電子煙的害處不比通俗卷煙大(陳述第177頁,Fig37)。注重:該數據來自問卷調查、而非臨床研究/試驗。

    ——大都人感覺電子煙的當作癮性不比通俗卷煙更大(陳述第180頁,Fig39)。注重:該數據來自問卷調查、而非臨床研究/試驗。

    ——大都人感覺電子煙的副感化小于尼古丁口噴鼻糖、尼古丁貼片之類的NRT尼古丁替代療法(陳述第153頁,Fig31)。注重:該數據來自問卷調查、而非臨床研究/試驗。

    ——倫敦在2015-2017三年里發生了3527起與抽煙有關的火情/火災,而與電子煙有關的只有13起(陳述第143頁,Table 19)。可是,要注重哦,電子煙的鋰電池可能會引起爆炸呢(固然這個風險是很小的,比三星Note7爆炸的風險峻小得多……),好比NEJM就方才報道了一路電子煙爆炸[5],圖片仍是很嚇人的,這里就不放了。

    這份陳述一出,英國官方算是擺明車馬地撐持了電子煙。那么美國呢?

    美國的電子煙用戶占比和英國差不多[4]。美國國度科學工程和醫學研究院(NASEM)在2018年1月出了一本774頁的書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E-Cigarettes。

    來歷: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07171/pdf/Bookshelf_NBK507171.pdf原文可下載

    英國公共衛生部的那份陳述里的關頭數據,本家兒如果來自問卷調查,而在美國NASEM的這本774頁的書/綜述里,除了問卷調查之外,還放了不少研究數據,并且數據很清楚。

    一圖勝萬言,截兩張圖表來給大師看看:

    ——公家對于尼古丁經常存在曲解,大部門人不知道抽煙風險健康的本家兒要黑手不是尼古丁,而是燃燒后發生的有毒有害當作分,好比甲醛、乙醛、丙烯醛、甲苯、N-亞硝基煙堿、亞硝胺酮什么的,而電子煙發生的這些有毒當作分大大低于通俗卷煙(綜述第597頁,下圖,點開看大圖)。

    ——關于二手煙的研究發現,電子煙釋放在室內空氣中的尼古丁和PM2.5都比通俗卷煙要少良多(綜述第622頁,下圖,點開看大圖)。

    注重哦,無論是英國的243頁陳述仍是美國的774頁綜述,都認為電子煙并不是無害,只是害處比通俗卷煙要輕,鼓動勉勵電子煙,是兩害相較取其輕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兩份幾乎是同時出書的國度隊文件,都給了電子煙比通俗卷煙更高的好身份,認為電子煙有助于抽煙者戒失落通俗卷煙。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在國度隊給電子煙發金水、看似一團和氣的時辰,醫學界甩出了本身的研究成果。

    Q3電子煙可否幫忙戒煙?

    電子煙是因為人們想要戒煙的愿望而降生的,戒煙也是電子煙的本家兒要賣點之一。

    最早看到英國公共衛生部保舉用電子煙戒煙的時辰,感覺這可真是個神器啊,可是翻了翻那243頁的陳述,怎么感受數據撐持有點弱啊???

    在讀文獻的時辰,很難不注重到各類“證據不足”“缺乏證據”“研究設計缺陷”“資本有限”“現有證據質量不高”“low-quality”的字眼。也就是說,有人但愿電子煙有助戒煙,有人說電子煙有助戒煙,有人說電子煙于事無補,大師互不相讓,卻全都沒啥實錘。

    醫學界對于電子煙作為戒煙相關治療手段的觀點也布滿了不合,大部門大夫因為話題的爭議性和證據的不充實,都不太愿意談論電子煙對健康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下,大夫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來幫忙判定是否應該保舉利用電子煙[6]。

    好吧,誰叫電子煙它是個新鬧事物呢?槍彈仍是得飛一會兒。

    比及2018年6月,NEJM上呈現了一篇文章,來自費城的大夫與科學家團隊的A Pragmatic Trial of E-Cigarettes, Incentives, and Drugs for Smoking Cessation(《電子卷煙、獎勵和藥物戒煙的適用性試驗》)[7]。

    中文版:https://nejmqianyan.cn/article/YXQYsa1715757?sg=AbW1NGsHw3NxPd6F

    這篇論文是一項適用性臨床試驗(pragmatic trial),研究了電子煙、經濟獎勵以及藥物在戒煙中所起的感化。

    什么是適用性臨床試驗?良多臨床試驗都屬于結果性臨床試驗(efficacy trial),為了能更好地闡發、表現出藥物或者療法的結果,對加入試驗的人都顛末了細心遴選,盡量縮小個別差別,刪除變量。然而,一樣米養百樣人,在實際宿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龐大的。適用性臨床試驗的目標就是盡可能表現藥物/療法在復雜的實際中可能取得的真實結果,它針對的是更普遍的人群[8]。

    在這項戒煙研究中,被研究對象是來自54家公司的6006位煙平易近。這些人被隨機分當作五個組,別離采納的戒煙方式如下:

    1. 常規治療,即供給有關戒煙益處的資訊并發送鼓動勉勵性的短信(……這方式……真能有效?

    2. 常規治療加免費的戒煙輔助(戒煙輔助指各類尼古丁替代療法或者藥物;若是掉敗了,則供給電子煙)

    3. 常規治療加免費的電子煙(無須測驗考試尼古丁替代療法及藥物)

    4. 常規治療加600美元獎勵,戒煙當作功后才領取獎勵

    5. 常規治療加600美元獎勵,獎勵提前支付,戒煙不當作功就退錢

    在組2中利用的尼古丁替代療法,包羅了尼古丁貼片、口噴鼻糖和含片;而藥物則是bupropion和varenicline這兩種處方藥(前者長短專利藥安非他酮,商品名Wellbutrin/Elontril/Zyban;后者是輝瑞公司的暢沛Chantix)。

    該試驗中利用的電子煙均由電子煙品牌NJOY免費供給電子煙(但該品牌未介入或干與試驗),每套電子煙包羅了電池條、充電器、每周不跨越20個含1%~1.5%尼古丁的煙彈,由參試者自由選擇煙彈的口胃。

    至于組4和組5里的經濟獎勵,倒不是這個試驗搞出來的別開生面的做法。在美國,因為抽煙是導致可預防疾病與滅亡的頭號原因,良多大公司都為當作功戒煙的員工供給經濟獎勵,算是可供上班族選擇的常規戒煙法——不外,此前也沒有足夠的數據來證實這種經濟獎勵法是否有用。

    這一次的整個戒煙試驗,為時六個月,經由過程對參試者供給的血樣或尿樣進行生化查驗來判別戒煙結果。

    你們猜,在這么一個real-world試驗里,有幾多人當作功地連結了六個月的戒煙狀況呢?

    盡管斗膽地猜。

    謎底是:總共80人,占6006名受試者的1.3%。

    ……

    ……這1.3%的戒煙當作功率,是不是低得有點離譜了啊?我們之前引用過CDC的數據,明明有不到10%的當作功率啊?同樣是美國人,為什么這項研究的成果如斯暗澹呢?不會是放炮了吧?

    細心看一下,這項研究對參試者的選擇,是采納了opt-out consent的體例,也就是說,在54家公司的抽煙人員中挑了一些人,經由過程電郵和他們聯系,若是對方沒有明白提出否決,即視為贊成介入研究。

    也就是說,并不是每個加入試驗的人都有強烈的本家兒不雅戒煙愿望。而其他的很多戒煙研究(包羅CDC的統計)的研究對象都是有本家兒不雅戒煙愿望的人。這應該就是1.3%超低戒煙當作功率的原因吧:不是本身真心想戒煙的人就戒不了煙,給錢都沒用……

    那么,想戒煙的人呢?

    在這項研究里,仍是有人真心想戒煙的:有1191名參試者,按照他們在試驗期的表示,被視為積極戒煙者。而整個試驗中當作功戒煙的人大都出自這群立場積極的參試者,充實申明本家兒不雅意志對于戒煙是何等關頭啊!

    我們來看看五種戒煙方式各自取得的結果吧。

    圖注:從左到右五組條形圖,代表從1到5五種分歧的戒煙方式。

    圖中,深藍色是整體6006人的數據闡發,而淺藍色則是1191名積極戒煙者的數據——深藍和淺藍之間的區別,就是起到決議性感化的本家兒不雅意愿。

    一眼就能看出,組1那個“給你資料+發你短信”的常規方式根基上是沒用的:在800人里,只有一個很想戒煙的人取得了當作功。(為什么我一點也不感覺奇異?)

    組2的免費尼古丁替代/藥物/電子煙,成果比組1稍微好一點,但沒達到統計顯著。

    組3的免費電子煙,比前兩組要再稍微好些,可是很抱愧,也沒能達到統計顯著……

    在這個試驗中,真正起到幫忙戒煙感化的,是組4和組5的經濟激勵法,尤其是在積極組,有9.5%和12.7%的人當作功戒煙六個月,此中又有一半當作功地把戒煙當作果連結到了十二個月。

    更有趣的是,從當作本上看,經濟激勵法下,當作功戒煙的人均當作本,居然要低于尼古丁替代/藥物和電子煙組(下表)。

    全數介入者的平均當作本(中心一欄)和每例當作功戒煙的當作本(右側欄)。從上至下是五種戒煙方式。

    驚不驚喜?意不料外?

    于是,這項研究成果表白,尼古丁貼片也好,藥物也好,電子煙也好,(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幫忙戒煙的結果可能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反而是經濟鼓動勉勵的結果,可能還不錯。

    無獨有偶,JAMA Intern Med(《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在2017年12月,也頒發過一項試驗,研究經濟鼓動勉勵在戒煙中的感化[9]。,該試驗的參試者多是波士頓地域的低收入、少數族裔、日平均抽煙十五支的老煙槍,352人分當作兩組,此中一組獲得常規的免費戒煙手冊和資本清單,另一組在此常規根本上還額外獲得了小我指導和戒煙六個月/十二個月的經濟鼓動勉勵(戒煙六個月獎勵250美刀,戒煙十二個月再多獎勵500美刀)。在這個試驗中,到第十二個月,常規組的戒煙當作功率為2%(4/175),而經濟鼓動勉勵組的的戒煙當作功率則是12%(21/177)。

    ——可見無論是對公司人員仍是低收入階級,經濟鼓動勉勵的方式較著比力有用。

    ——JAMA Intern Med的這個試驗里的參試者滿是有本家兒不雅戒煙愿望的人,然而戒煙當作功率偏低,即使是經濟鼓動勉勵組,仍是有良多參試者半途退出了。貧賤夫妻百事哀,在貧民更艱難更掙扎更焦炙的糊口里,卷煙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安慰和情感出口,也就更難戒吧。感喟。

    在2019年3月,NEJM又頒發了一項來自英國的戒煙研究,招募了886名戒煙者來進行多中間、適用性的隨機臨床試驗,比力電子煙和尼古丁替代療法作為戒煙輔助手段的結果[10]。

    (中文版見https://nejmqianyan.cn/article/YXQYoa1808779?sg=AbW1NGsHw3NxPd6F )

    在該研究中,電子煙組的戒煙者獲得免費供給的一套電子煙入門裝,彌補煙液(更合適小我愛好的電子煙則要額外采辦),而另一組戒煙者則獲得三個月分量的尼古丁替代療法(貼布、口噴鼻糖、噴霧等,依小我愛好選擇)。

    一年今后,測量戒煙者呼吸中一氧化碳的濃度,發現電子煙組有18%實現了戒煙,而尼古丁替代組則只有9.9%實現了戒煙(下表)。

    分歧時候點的戒煙率和第52周時(第一欄)的抽煙削減環境。

    是以論文作者認為電子煙可以或許比尼古丁替代療法更好地幫忙戒煙。

    這個結論,與前述那項6006人戒煙試驗的數據,是吻合的:電子煙的輔助結果比尼古丁替代療法要好一些(盡管6006人戒煙試驗因為參試者的本家兒不雅戒煙愿望較弱,戒煙當作功率低了好幾個百分點)。

    對此,NEJM同時頒發了一篇評論文章[11],指出必需連系經FDA核準的其它戒煙輔助產物的數據來對待這項試驗成果:經FDA核準的尼古丁替代療法或戒煙藥物安非他酮的一年戒煙當作功率有20%,戒煙藥物瓦倫尼克的結果則稍優于安非他酮——而在來自英國的這項研究里,電子煙達到的戒煙當作功率也屬于統一個規模,從統計上看,并非出格優異。

    評論員同時還提到,固然當前人們都認為電子煙比傳統卷煙更平安,可是不克不及健忘,關于電子煙持久利用的平安數據,今朝仍是空白。而這項英國戒煙研究還有一個主要發現:起頭戒煙一年后,電子煙組80%的人仍然在持續利用電子煙,而尼古丁替代組只有9%的人還在利用尼古丁替代療法,申明利用電子煙作為戒煙輔助的人更傾標的目的于持久利用電子煙——考慮到電子煙煙霧中含有的毒素,盡管比傳統卷煙的煙霧平安,也仍是在細胞或動物模子中發生了潛在的不良生物學影響,持久利用電子煙的平安性仍是比力令人擔憂的。

    是以,評論員認為,與FDA核準的治療方式比擬,電子煙是否應該被保舉作為一線治療來幫忙戒煙,仍然存在爭議,并且因為缺乏持久平安性數據,今朝也不克不及確定電子煙該當持續利用多久。是以,只建議在FDA核準的治療方式掉敗時,才考慮利用電子煙,并且在利用時要謹嚴辦理利用劑量和持續利用時候。

    別的,2019年7月,JAMA Intern Med頒發了一項法國電子煙戒煙研究,則指出了利用電子煙戒煙的一個不該輕忽的問題:復吸率[12]。該研究對2025名已經鋪開傳統卷煙的戒煙人進行了兩年的追蹤,發現那些利用電子煙取代傳統卷煙、從而達到戒煙目標的人,在兩年內從頭拿起傳統卷煙、重歸煙平易近步隊的概率,比沒有效電子煙來幫忙戒煙的人更高,是后者的1.7倍(下圖)。

    圖中藍色曲線是利用電子煙戒煙后的復吸率,橙色曲線是未利用電子煙戒煙的復吸率

    該研究發現,盡管電子煙能在短期內幫忙戒煙,可是戒煙后的復吸率更高,從持久看,未必能算是優異有用的戒煙方式。

    綜合以上考量,宿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7月26日發布的《2019全球煙草風行陳述》的第47頁,明白指出:WHO不保舉利用電子煙作為戒煙輔助手段。

    WHO陳述來歷:https://www.who.int/tobacco/global_report/en/全文可下載

    時至今日,WHO的陳述算是關于電子煙戒煙功能的最新結論了。可是,關于電子煙的各種爭論毫不會就此止息。究竟結果,即使不去管戒煙功能,電子煙作為新鬧事物埋沒著龐大的好處,它到底有沒有害處,有幾多,能不克不及推廣……都是各方纏斗的核心。下一篇,我們漫談談這些出色的互懟戲。

    作者(自我)介紹

    菜菜,科學女青年,哈佛醫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 Hu, Y. et al. Smoking Cessation, Weight Change, Type 2 Diabetes, and Mortalit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 623-632, doi:10.1056/NEJMoa1803626 (2018).

    2. Nutt, D., King, L. A., Saulsbury, W. & Blakemore, C.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scale to assess the harm of drugs of potential misuse. Lancet (London, England) 369, 1047-1053, doi:10.1016/s0140-6736(07)60464-4 (2007).

    3.Messer, K., Trinidad, D. R., Al-Delaimy, W. K. & Pierce, J. P. Smoking cessation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omparison of young adult and older smo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8, 317-322, doi:10.2105/ajph.2007.112060 (2008).

    4. Newton, J. N., Dockrell, M. & Marczylo, T. Making sense of the latest evidence on electronic cigarettes. Lancet (London, England) 391, 639-642, doi:10.1016/s0140-6736(18)30202-2 (2018).

    5.Katz, M. G. & Russell, K. W. Injury from E-Cigarette Explos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0, 2460, doi:10.1056/NEJMicm1813

    • 發表于 2019-11-28 02:00
    • 閱讀 ( 66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