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沖入一條漆黑地道,不知長度。
一
意大利格蘭薩索山,終年白雪皚皚,山下1400米處,藏著地球最大的地穴嘗試室。
科學家們堆積于此,日夜守候在三層樓高的探測器邊,捕獲遠方細小的粒子。
2011年秋天,他們頒布發表,捕獲到了從瑞士同業射來的中微子,速度比光還快。
按照狹義相對論,光速不成超越。若是超越,時候就有可能倒流,因果律也隨之崩塌,整個物理學將推倒重寫。
學界是以沸騰,該學術視頻跨越12萬人不雅看,過往,不雅看者只有幾百人。
幾個月后,科學家們起頭報歉,宿世界的鐵律并未松動,只是“GPS領受器和電腦之間的光纜松動了”。
沒有超光速,沒有光陰機,宿世界仍在愛因斯坦的凝望之下。而在這凝望下,科技進化的速度并沒有我們想象中快。
1927年服役,二戰時被日軍擊沉的美國列克星敦號航母,最高航速33節。
90年后,法國現役的核動力戴高樂號,輕了0.1噸,航速只有25節。
1970年,第一臺波音747用8小時從紐約飛往倫敦。48年后,飛翔時候仍是8小時。
載人航天器最快時速,是阿波羅10號的3.9萬千米,締造于1969年。而阿波羅10號環抱的月球,人類已46年未能再訪。
現在列國發射的太空探測器,仍未沖破70年月的程度。火箭依然要依靠化學燃料,一如數百年來沖天的煙花。
從德國原始的V1、V2火箭,到人類登月只用了不到30年。上宿世紀70年月,人們遍及認為有生之年可以火星旅游。
40多年曩昔了,大師能做的工作是宅在家里逛淘寶。
上宿世紀50年月,大學傳授告訴學生,再過50年,人類將實現可控核驟變,太空觀光與潔凈能源不再是夢。
2010年,傳授的話術中,這個刻日依然是50年。
而在更微不雅的范疇,我們熟悉的摩爾心猿意馬律正在掉效。
本家兒導這個時代CPU,工藝已縮小至7納米,而在5納米之下量子效應干擾嚴重,元件不再不變。
客歲,芯片教父黃仁勛說,人類無法再締造更高層級的CPU。
這已是第六次呈現唱衰者了。人類的最高運算能力狂飆數十年后,起頭徐行。
知乎上,有網友寫下:“某些時辰,我思疑是不是三體人真的封鎖了我們的科技”。
《糊口大爆炸》片頭,畫面從草履蟲起頭遲緩加快,到了近代讓人目不暇接,進入電子社會后則快得看不清影像。
或許,這恰是科技障礙的吊詭之處,面前的繁花之下,可能正流淌著寒流。
我們錯在,將信息大爆炸,等同于科技大爆炸。即即是信息大爆炸,爆炸的速度也在放緩。
2013年,《大西洋周刊》稱,這是硅谷恥辱的一年。
沒有一個沖破性產物降生,但比特幣價值增加了10倍,所有人都鼓吹大數據,亞馬遜頒布發表的無人機打算,更像貿易手段。
從那一年起,iPhone變得一代比一代長,機能不竭晉升,但沖破性立異越來越少。
本年9月,蘋果推出新一代iPhone,最大的立異是實現了雙卡雙待。
二
曩昔,人們總能等閑地幻想出將來的模樣,并能如愿觸摸。
1870年,《海底兩萬里》描述了電力潛艇。85年后,美國第一艘核潛艇試航。
1888年,小說《回首》中幻想出信用卡,62年后,第一張信用卡呈現。
1950年,阿西莫夫寫出《我,機械人》,預言智能機械人會在1996年降生。這一次,我們爽約了。
很快,爽約越來越多,我們沒能在2001年起頭太空漫游,看起來也不克不及在數十年內讓哆啦A夢降生。
2011年,美國經濟學家泰勒·科文在《大障礙》間斷言,人們已經摘完“所有低垂的果實”。
這些果實,包羅數百年來廉價的地盤資本和龐大的生齒教育盈利,同樣包羅科技。
從1945年到1971年,抗生素,彩色電視機,電腦,核電站,互聯網,太空觀光,接踵面宿世,那些界說了現代宿世界的工具,要么已經形當作,要么正在萌芽。
從70年月起頭,除了計較機,人類已經進入空氣稀薄的科技高原。
科學的分支正變得無比錯亂。獲得博士學位的難度持續增添,良多人到了40歲,才能完當作根本理論的堆集。
諾貝爾獎獲得者,提出新理論的平均春秋,延遲6年。科學家做出偉大立異的平均春秋,增添了8年。
一本講述數學分支范疇的冊本,需要4位年過七旬的數學家合力完當作。
沒有這本書,他們一旦死去,人類在這一范疇將倒退十幾年。
這本書,共350頁,只是摘要,而完整的證實,需要15000頁。
這個時代正在辭別天才。
2010年,媒體梳理今世全球百大思惟家,直到第12名才呈現經濟學家,科學家則更為靠后。
1939年,名單上還會有愛因斯坦、弗洛伊德、哈耶克、薩特和畢加索。而150年前,這個名單上會有達爾文、穆勒、馬克思。
2013年,《天然》頒發了一篇灰心的文章,《愛因斯坦之后,科學天才滅盡》。
“天才就像命運多舛的渡渡鳥一樣滅盡了”。
作者說,當下的科學如同奧林匹克競賽,科學家只能團隊作戰,為零點幾秒的前進而盡力。
2016年,美國經濟學傳授羅伯特戈登著書斷言:始于20宿世紀70年月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到2005年已根基接近從頭至尾聲。
“曾經我們想要能飛的汽車,今天我們獲得的只是能輸入140個字母的推特”。
信息大爆炸之后,人類的命運打了個結。
一切只是消費本家兒義鞭策的概況富貴。
殘虐的風雨突然收勢,我們正沖入一段幽暗的地道。
難捱之處不在于有多黑,而是不知有多長。
三
這已經不是人類第一次沖入漆黑地道,轉變總會俄然發生。
1900年的4月27日,76歲的物理泰斗在英國皇家研究所的陳述會上,對全歐洲有名的科學家頒布發表,物理學已到絕頂,只是“天邊還有兩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烏云。”
這兩朵小小的烏云,一朵導致了相對論,另一朵激發了量子革命,地道風聲鶴唳。
而今,地道中的我們已在遠望出口。
10月23日晚,馬化騰在知乎發問:
“將來十年哪些根本科學沖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財產?財產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立異,會帶來哪些改變?”
3340個回覆接踵而來,像暗中中鑿出一絲絲光。
作為下一代運算焦點的量子計較機正從圖紙變為實際,10年內有望商用。在它面前,傳統計較機如同古代算盤。
還有人回覆了一項名為斯格明子的儲存手藝。在當作年人指甲蓋巨細的芯片上,它可存儲TB級別數據,把筆記本硬盤縮小到花生米巨細。
在更宏不雅的宿世界中,新一代太空千里鏡將在2021年升空,比哈勃分辯率超出跨越100倍。
它將在距離地球100萬英里遠的地點,遠望宇宙形當作的第一個星系。
知乎排名第一的謎底,來自答本家兒“謝熊貓君”,關于腦機接口。
謎底中稱,伊利諾伊大學的團隊正在研發一種用絲綢做的接口:絲綢可以卷起來,再被相對無創的植入腦中。
此外,還有紋身一樣的電極陣列和經由過程針管被打針進腦內的神經網。
當腦機接口普及,我們今朝所有的社會糊口模式都將被傾覆。
Facebook創始人稱“若是25年內我們不克不及在腦機交流上做出一些前進,我會很掉望的。”馬斯克則認為這一時候可能只有8到10年。
謎底的最后,謝熊貓君寫道:
實際是我們在一條通往慘烈方針的慘烈道路上疾走,沒有人知道我們達到的目標地長什么樣。良多人感覺光是想想就很嚇人了,可是我感覺這反而很刺激。因為我們出生的這個時代,讓我們不需要像通俗人一樣過通俗的糊口,而是可以像活在驚悚片子中一樣。
這是我們有生之年親歷的驚險一幕,我們期待終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