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好,我是冀連梅,百度知道“請回覆2019”的年度回覆者。
2011年11月,我起頭經由過程收集標的目的大師科普平安合理用藥的常識,轉眼就是八年。
八年間,我科普的常識涉及到分歧春秋人群的多種分歧疾病和用藥。
此中,我科普最多的仍是兒童平安用藥的常識,因為兒童既是每個家庭的但愿,也是故國的將來。
我指出過不應給兒童濫用輸液和抗生素,也改正過大夫對于力把韋林等抗病毒藥的錯誤熟悉,更是直面質疑過所謂免疫加強劑匹多莫德的濫用,并助力國度藥品監管部分修訂了此藥的仿單,使其禁用于3歲以下兒童。
經由過程不竭的科普,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不再迷信輸液好得快,也不再輕信那些所謂的免疫加強劑了。
不外呢,家長們對于抗生素的熟悉仍然不敷清楚,濫用和誤用依然存在。于是,我決議操縱年度清點的機遇,邀請「問藥師」團隊的梅昕藥師和我一路為家長們梳理出【兒童抗生素利用的十個誤區】,但愿能教會更多家長帶孩子遠離這些誤區。
老蒼生口中的“抗生素”,在醫學上嚴謹的稱號是抗菌藥物。它是多種藥品的總稱。抗生素是用于治療細菌、真菌、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利器,它為人類健康闡揚了極其主要的感化,被稱為20宿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可是,一向以來,因為各級醫療機構內的濫用、以及公共錯誤地把抗生素當當作消炎藥誤用,使得各類難對于的耐藥菌層出不窮。
與此同時,新的抗生素研發速度又遠遠跟不上細菌耐藥的速度。
為了避免今后無抗生素可用的環境呈現,國度先后出臺了多個抗菌藥物臨床辦理文件,規范抗菌藥物在病院中的合理利用,部門大城市的藥店對于抗生素的發賣也增強了辦理,必需憑處方采辦。
盡管合理利用的總體趨向標的目的好,但仍稀有據表白我國抗生素的合理利用率不足50%,仍需要高度正視。
兒童是我們的將來,庇護他們不受危險,不濫用抗生素,領會科學利用抗生素的常識,是每個家長的責任。
每一位怙恃,都有需要先知道這十個常見的抗生素兒童利用誤區,以避免呈現用藥錯誤。
第1個誤區
家長自作本家兒張給孩子利用抗生素
相信良多家長的小藥箱里城市常備有阿莫西林、頭孢這類抗生素,當孩子發燒、咳嗽的時辰,很可能就把抗生素當當作消炎藥來利用了,要緊緊記住:抗生素不是消炎藥,必需經由專業靠譜的大夫評估孩子是細菌傳染,才需要利用抗生素。
一些家長看過諸多的科普文章,于是常經由過程血常規自行判定孩子的傳染,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要知道,判定是不是細菌傳染這件事不簡單,即使對于專業的醫務人員來說,也是一項比力有挑戰的工作。
細菌傳染的判定,必然要連系孩子的病情、癥狀和查抄成果進行綜合闡發,不是一個化驗指標就能確定的。
對于沒有醫學根本的家長,很難自行精確判定。
是以,給兒童利用抗生素之前,必然要標的目的專業靠譜的大夫或藥師咨詢,明白評估是細菌傳染后再用抗生素。
第2個誤區
大夫濫用抗生素
這是今朝最難規避的誤區。因為在國內,造當作抗生素濫用的最本家兒要原因就是不靠譜的大夫出于自保心理或追求經濟收入造當作的。
甚至一些大夫也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或者持有傷風不消抗生素會釀成肺炎、用抗生素來預防肺炎等等錯誤不雅念。
是以,若是大夫給開了抗生素,家長必然要問清晰大夫是按照哪些癥狀或指標來判定孩子是細菌傳染的,若是大夫能給出科學合理的詮釋,才能安心用藥。
若是大夫只給出一個含糊其詞的答復,或者拒絕答復,建議家長們再標的目的靠譜的大夫或藥師咨詢,明白了細菌傳染的診斷后再用藥。
第3個誤區
品種選擇不合理
大夫考慮孩子存在細菌傳染之后,接下來面對的就是選擇抗生素的問題。今朝臨床上利用的抗生素品種多達上百種,再加上劑量、品牌、劑型的區別,那就要在數百種藥物中選擇合適結果明白、平安性高的抗生素。這個難度不低,誤區也多。常見的誤區有下列兩種:
第一種環境:濫用抗生素針劑。
這在下層醫療機構或門診中十分常見。不分病情輕重,孩子高燒就輸液,孩子咳嗽就輸液,這些錯誤不雅念必然要戒除。
抗生素用藥的原則必然是能口服,不輸液,只有當孩子存在重癥傳染的環境時,才需要輸液,而評估嚴重與否,需要連系孩子的意識、精力狀況、呼吸、心跳等各項指標,而不是發燒或咳嗽等單一指標。
第二種環境:擔憂過敏而拒絕
用藥對于兒童細菌傳染,青霉素類、頭孢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是最常用的。
有的家長擔憂孩子沒吃過抗生素,怕過敏而不敢用青霉素或頭孢,要求大夫開其它品種抗生素,這是不科學的,也是匹敵生素利用的熟悉誤區。
只要孩子沒有過敏史,怙恃沒有嚴重的藥物過敏史,是沒有需要盲目擔憂孩子過敏的。
第4個誤區
劑量選擇不合理
大夫開具抗生素之后,家長回家往往會參照仿單來給孩子用藥,可是今朝市道上的抗生素,有一些仿單的劑量已經不克不及知足臨床治療需要了,此刻的治療理念倡導對于細菌傳染,要足量利用抗生素以降低細菌耐藥的風險。
好比對于細菌性中耳炎或細菌性鼻竇炎,凡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劑量要用到仿單劑量的三倍,若是簡單按照仿單,治療結果就要打扣頭了。
有些家長因為熟悉到不克不及濫用抗生素,在利用的時辰想著能罕用就罕用,會按照仿單上的最低劑量來給孩子用藥,這也是不科學的,劑量太小,往往達不到杰出的殺菌結果,反而可能誘導細菌耐藥。
是以,足量利用抗生素很是有需要。
第5個誤區
給藥距離不合理
這個誤區在輸液利用抗生素時尤為較著。
前面講過了,重癥傳染的孩子會輸液治療,但一天輸幾回是需要非分特別正視的。有的藥需要一天兩到三次給藥,但門診輸液一天只輸一次,長短常不科學的。
兒童常用的這幾類抗生素,降了阿奇霉素、頭孢曲松之外,其它藥物都是需要一天2-3次,甚至4次給藥才能達到杰出的抗菌結果,若是做不到一天多次輸注,就達不到杰出的治療結果。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孩子一天輸注幾回,老往病院跑很不便利呀。沒錯!若是孩子的病情選擇在門診治療,那就申明自己病情并不重,也就天然不需要選擇輸液了。
若是孩子病到必需輸液進行治療,那原本就是應該住院進行治療的。
第6個誤區
用藥療程不合理
所謂療程,就是抗生素的用藥時長。抗生素只有利用了足夠長的時候,才能充實的將細菌殺滅,才能達到治愈疾病的目標。
良多時辰家長給孩子用上藥之后,發現孩子燒退了,咳嗽好轉了,就當即停藥了。這是不科學的。
因為這只是把細菌的本家兒力軍隊擊潰了,剩下的殘存軍隊若是不完全覆滅,很可能死灰復燃,死灰復然的。
所以,抗生素的利用療程是要利用至燒退之后的2-3天才停藥。
好比急性咽炎鏈球菌傳染,凡是的療程是7-10天,細菌性鼻竇炎,療程需要10-14天甚至更長,才能達到比力好的治療結果。
不外,家長們也需要注重,凡事矯枉過正,抗生素的利用療程也不是越長越好,用藥時候太長,細菌已經覆滅還不斷藥的話,那就半斤八兩于用抗生素在身體上培育耐藥菌了。
是以,針對分歧疾病選擇合適的療程,也是我們利用抗生素的要點,并不是所有抗生素都7天療程。
第7個誤區
盲目拒絕利用抗生素
有良多家長看過比力多的科普文章之后,熟悉到抗生素不克不及濫用,進而認為抗生素是個欠好的藥物,導致當需要利用抗生素時卻盲目拒絕。
這其實是沒有需要的,前面說過了,抗生素是人類的一個偉大發現,需要的時辰是救命的藥物。
對于兒童常見的下呼吸道傳染,若是大夫評估后認為是細菌傳染,都是需要利用抗生素治療的,只有輕度的細菌性腸炎,可能不消抗生素可以或許自愈,不然都應該遵醫囑,規范合理地利用抗生素來治療。
第8個誤區
害怕抗生素會有嚴重不良反映
這個誤區本家兒要表現在一些出格兢兢業業的媽媽身上,懷孕的媽媽擔憂用抗生素會影響肚子里寶寶的發育,擔憂用了抗生素會導致小寶寶致聾,會損害孩子的肝腎功能,或影響孩子的發展發育等等。
其實這個問題不需要太擔憂,現代的制藥手藝已經比力當作熟,臨床上利用經驗充沛的藥物,激發肝腎功能不良反映的風險已經大幅下降了。
出格是臨床常用的青霉素類、頭孢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于孕媽、哺乳期媽媽和嬰幼兒都是平安性很高的。
第9個誤區
不得當的結合用藥
這個誤區本家兒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家長們會經常有的疑問,就是用抗生素的同時要不要加益生菌來調度腸道?
今朝只有較初級此外證據撐持當抗生素激發了腹瀉時,可以添加益生菌,但大部門的抗生素腹瀉,在停用抗生素后,可以或許自行緩解,不消益生菌。
若是沒有呈現腹瀉,提前加用益生菌的意義也不大。
也不要感覺加了益生菌,就可以或許降低抗生素的毒副感化,或者就能幫忙抗生素盡快從體內排出,這樣想當然的做法是不成取的。
第10個誤區
輕忽食物和藥物的彼此感化
這個誤區里,最需要注重的是:頭孢類藥物,或者甲硝唑類藥物,必然不要和酒精類食物同時利用,因為可能會引起“雙硫侖”反映,是有生命危險的。
可能家長會說,我不會給孩子喝酒呀,可是,日常糊口中,可能會給孩子吃酒釀丸子,吃酒心巧克力,甚至有的家長會錯誤地選用酒精擦拭身體的體例給發燒的孩子降溫,這些都有可能讓孩子接觸到酒精,需要出格注重。
上面說了這么多,大師看完之后,可能會有點無所適從,感受吃個抗生素怎么這么復雜呀,感受哪哪都是坑啊,家長又不是學醫的,怎么可以或許把握的了,那么在這里,我總結幾句話給大師:
孩子生病后,必然要找專業靠譜的兒科大夫評估病情,明白是細菌傳染后,遵醫囑足量足療程規范合理地利用抗生素,對于用藥存有任何疑慮時,利用之前標的目的專業醫務人員咨詢。當然,前提都是要在身邊先當真找到靠譜的醫務人員。
當然,前提都是要在身邊先當真找到靠譜的醫務人員。
作者:冀連梅 梅昕
作者簡介:
冀連梅
《問藥師》創始人
暢銷書:《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先后任職于海說神聊京國際SOS救援中間、美國新澤西沃爾瑪連鎖藥房,海說神聊京敦睦家病院等單元。擅長兒童、孕期、哺乳期用藥指導。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