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控的同仁堂,可否撐住“百年大宅門”?
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同黨,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一只小蜜蜂釀的一滴蜜,最終讓一家百大哥店支出龐大價格。
2018年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曝光鹽城金蜂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在出產過程中存在違規操作,將大量過時、臨期的蜂蜜收受接管,概況宣傳是“退給蜂農養蜜蜂”,現實上則是送入原料庫。同時,據法律人員介紹,2018年10月,該企業還曾更改蜂蜜的出產日期,違法耽誤產物“壽命”。
鹽城金蜂恰是海說神聊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的出產商之一。2018年12月16日上午,同仁堂蜂業告急發布道歉聲明,稱自身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掉察的責任,已通知鹽城金蜂在調查時代暫停其受托加工出產勾當。
不外,一句道歉顯然無法抹去這么大的污點。事務爆出后,同仁堂蜂業的母公司——同仁堂股價受到連累。從2018年12月17日開盤至2018年12月19日收盤,同仁堂的市值3天蒸發12.48億元。
曾是“傳奇”
“西皮京韻二鍋頭,同仁堂外前門樓”,這是一句傳播多年的老海說神聊京鄙諺,道盡了同仁堂在海說神聊京人糊口中的地位。
從一間小藥鋪到享譽宿世界的“中華老字號”,同仁堂靠著“誠信”二字一路走來。1989年,國度工商局將全國第一個“中國馳譽商標”稱號授予同仁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咀嚼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是它的立店規語。
海說神聊京同仁堂的前身是海說神聊京同仁堂樂家老鋪,海說神聊京前門外大柵欄24號是其發祥地。樂氏家族的樂顯揚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創立同仁堂藥室。因為賞識“同仁”二字“公而雅”的內在,樂顯揚將其定做堂名。雍正年間起頭,同仁堂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達188年。一向以來,“同修仁德,濟宿世攝生”,當作為同仁堂秉承數百年的精力。
新中國當作立后,同仁堂響應當局號召,率先實現公私合營。1957年,同仁堂中藥提煉廠正式當作立,1992年同仁堂組建當作立集團公司。1997年7月,同仁堂在上海證券買賣所上市,這標記著同仁堂在標的目的現代化企業轉型的歷程中邁出了主要一步。3年后海說神聊京同仁堂科技成長股份有限公司在噴鼻港創業版上市。2001年7月,由海說神聊京市當局授權的中國海說神聊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同仁堂實現了規范化的現代公司制的改變。經由過程以上一系列步調,同仁堂解決了制約老字號企業的難題,從而當作為一家完全意義上的現代企業。
從藥堂到“公司”,同仁堂做了良多有“風骨”的事,對得起本身的“招牌”。故宮博物院至今存有清末同仁堂出產的當作藥,這些顛末上百年的藥丸,依然光彩鮮艷、藥噴鼻濃烈、療效不減,足見其工藝。
1957年,同仁堂提煉廠剛當作立,就試制當作功人工牛黃,完全替代自然牛黃,大幅降低當作本,深受蒼生接待。還有虎骨酒是治療風濕的良藥,也是同仁堂的古老名藥,而傍邊國插手庇護野活潑物國際公約后,同仁堂又發現青海高原有一種高原鼢鼠,其骨骼不僅對關節炎有較著的預防和治療感化,并且可以或許鎮痛和促進骨折愈合,加強機體抗委靡及抗凍傷,其藥效與虎骨半斤八兩。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動物類一類新藥。
1995年,同仁堂偏癱回復復興丸需求量突增,拉藥的車在車間門口排起長隊。這種反常的現象引起了那時同仁堂制藥廠副廠長金靄英的警悟。她調查后發現,本來是一些經銷商在媒體上大舉炒作偏癱回復復興丸的療效,傳播鼓吹“治療一切偏癱,一吃就好,永不復發”。
“這樣做會毀了同仁堂的諾言。”金靄英扭轉這種現象的建議獲得集團公司的撐持。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揭露子虛告白,再發聲明,呼吁對癥利用偏癱回復復興丸。除此之外,同仁堂還組織了專家咨詢會,介紹中風病及合理用藥的常識,并在電視臺直播。顛末一年的盡力,偏癱回復復興丸的銷量下降了,金靄英說:“我的心也結壯了。”
2003年非典時代,盡管原料藥材采購價錢當作倍瘋漲,同仁堂對峙不加價、不斷售。其間,同仁堂61家門店知足了海說神聊京市抗非典藥物1/3的需求,賣出198萬服飲片和100多萬瓶代煎液,虧了600萬元。
無獨有偶。2006年,澳門發生海水倒灌,導致長達4個月的“咸潮期”。自來水全數是咸的,底子無法飲用,礦泉水、純清水價錢高漲,時常暢銷。澳門同仁堂有代客煎藥辦事,為了不影響藥效,店里決議改用純清水煎藥,藥費不漲。有位老顧客打動地說:“因為咸潮,酒樓的茶位都漲價了,喝您們煎的藥,味道還跟以前一樣,真讓人安心,不愧是老字號。”
擴張之痛,無藥可救?
同仁堂當作為一個令公家相信的品牌,足足履歷了幾百年的沉淀,但若是不珍惜本身的羽毛,撲滅它只需一夕之間。
2001年9月,一項海說神聊京市平易近購藥去標的目的的調查顯示,有300多年汗青的同仁堂以絕對優勢高居京城藥店榜首,為海說神聊京貿易諾言最好的藥店。
現在,同仁堂已當作長為中藥界的巨子,擁有境內、境外兩家上市公司,零售門店800余家,海外合伙公司(門店)28家,遍布15個國度和地域。但悄然間,同仁堂卻變了味道。
本次過時蜂蜜事務并非個例,近年來,同仁堂曾因產物質量問題多次被各地食藥監部分傳遞。“中藥質量”可以說是同仁堂最嚴重的問題,沒有之一。比來一次質量問題是在2018年11月,央廣網報道稱,在山東省藥監局發布的2018年第11期中藥飲片質量抽檢成果中,海說神聊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出產的53批次中藥飲片顯示不及格。公開資料顯示,同仁堂(亳州)飲片公司附屬于海說神聊京同仁堂藥材有限責任公司,是海說神聊京同仁堂在全國惟一一家中藥飲片出產企業,本家兒營中藥飲片和中藥攝生保健品。
在2017年食藥監總局藥品“黑榜”Topl0名單中,同仁堂以15次的“成就”位居第二。早在2013年1月,海說神聊京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曝出不法添加藥物當作分甘露醇。
噴鼻港食物情況衛生署發布,同仁堂出產的健體五補丸中當作藥,其水銀含量超標約5倍。此后又有媒體爆出,同仁堂出產的牛黃令媛散,朱砂當作分含量為17.3%,跨越了國度尺度,而朱砂本家兒要當作分是硫化汞,已被證實含有劇毒。2018年8月21日,英國藥品及保健品辦理署發布一則中藥警告,稱同仁堂牛黃解毒片等產物含有巨量的砷,也就是我們所俗稱的“砒霜”。
別的,同仁堂全國規模的連鎖藥店作為“檢品來歷”被布告的有10次。例如,海說神聊京同仁堂連鎖藥店有限責任公司發賣的冠心七味片含量測定不及格。
為什么曾經質量至上的同仁堂會當作為“黑榜”上的常客?或許是擴張惹的禍。
同仁堂早已不是曾經單一的中當作藥出產發賣企業,其經營邦畿顯著擴張,已釀成擁有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和兩個儲蓄單元,集現代制藥業、零售貿易、醫療辦事三大板塊于一身,且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中醫藥集團。Wind數據顯示,今朝,同仁堂共參股或控股167家公司,此中有163家與其歸并報表。
品牌擴張急速,代工模式(OEM)天然而然地被引入進來。近年來,同仁堂曝出質量問題的事務本家兒體多為其旗下子公司。此次過時蜂蜜事務的本家兒角——同仁堂蜂業就是同仁堂公司投資部屬子公司,鹽城金蜂則是其代工場。
為了降低當作本,此刻良多知名品牌都選擇代工出產體例,這是市場經濟的正常行為。但要注重的是,“代工”并不克不及完全“代責”。
同仁堂復雜的品牌矩陣,在海通證券上海機構總監瞿時尹看來,是其品牌運營能力見長的表現,不外隨之而來的是質量監控的隱患。“同仁堂這種企業本家兒要品牌價值很高,所以在非焦點營業部門采用代工形式,但對代工場的質量監控沒有跟上,這其實是個共性問題,以前麥當勞、肯德基的供給商也出過質量問題。”
中國食物財產闡發師朱丹蓬在接管媒體采訪時暗示,產物質量內控系統的扶植沒跟上企業擴張的速度,是此次蜂蜜事務爆發的底子原因,“同仁堂在本次蜂蜜事務中具有連帶責任,因其在整個頂層設計、辦理跨度以及質量內控系統方面,存在較大忽略。”
同仁堂面膜領會一下?
事實上,蜂蜜只是同仁堂多元化產物的此中一例。據同仁堂官網介紹,近20年,同仁堂開辟新產物679個,此中藥品176個,保健食物92個,食物288個,化妝品123個。此中后三項合計占新開辟產物的74.07%,這或意味著,同仁堂多元化擴張迅猛。
2016年3月,同仁堂起頭進軍快消品市場,推出兩條目茶飲料——同仁堂涼茶和瑪咖烏龍茶,據稱一天簽單3億元。在同仁堂藥店的貨架上,就可以看到這兩條目涼茶。
一位與同仁堂健康相關的人士暗示,同仁堂健康之前的產物本家兒如果一些高端產物,包羅燕窩、蟲草等。但受到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公司的高端消費營業受限,于是起頭結構一些快消品,讓通俗消費者也能買得起。固然同仁堂力求推出一些較為親平易近的產物,但價錢卻仍然“不親平易近”。一條目310毫升的同仁堂牌涼茶的價錢每罐為5.50元,而劃一包裝的別的兩條目涼茶價錢僅為每罐3-4元。
同仁堂牌涼茶屬于同仁堂大健康,而非上市公司。這也是同仁堂的成長計謀,上市公司的本家兒營營業仍是藥品出產與發賣,借助子公司測驗考試多元化成長。
今朝,同仁堂擁有的子公司包羅同仁堂科技、同仁堂貿易、同仁堂自然藥物、同仁堂吉林人參、同仁堂陵川黨參、同仁堂內蒙古中藥材、同仁堂蜂業、同仁堂安國加工、同仁堂安國物流、同仁堂陜西麝業、同仁堂山西醋業等子公司。
同仁堂科技,本家兒要從事出產及發賣中藥產物營業,產物涵蓋中當作藥、食物、化妝品等多個范疇。同仁堂持股46.85%。2017年,這家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25億元,同比增加7.71%,凈利潤9.69億元,同比增加13.97%。
此外,同仁堂還持有海說神聊京同仁堂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股份。在海說神聊京同仁堂的官網可以看到,同仁堂化妝品一共有十幾個系列,還在京東、淘寶設有旗艦店,小紅書上也有人“安利”同仁堂的面膜產物。
不外,同仁堂的藥妝一向不溫不火,這與其最初的計謀有關。同仁堂2001年就起頭涉足藥妝市場,作為傳統老店,同仁堂并不貧乏神秘配方,包羅宮廷傳播下來的美容配方。那時同仁堂有兩個選擇,做原生態中藥化妝品或是從中藥材中提取某一類當作分進行研究開辟。前者昂貴且不易保留,本家兒打高端市場,后者廉價又平安,同仁堂選擇了后者,也是以陷入中低端市場,與大寶、隆力奇等品牌同臺競爭。
此外,同仁堂還做投資辦理。海說神聊京同仁堂貿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注冊本錢為2.08億元,此中同仁堂占51.98%,這家公司本家兒營包含投資辦理等。2017年,該公司實現營收69.22億元,同比增加16.67%,凈利潤2.98億元,同比增加11.28%。
此外,同仁堂(上市公司)的經營規模還包羅出租辦公用房、出租貿易用房;分公司經營規模則包羅發賣定型包裝食物(含乳冷食物)、保健食物、零售中藥飲片、圖書、制造酒劑、保健酒、營養液(不含醫藥感化的營養液)、手藝咨詢、手藝辦事、手藝開辟、手藝讓渡、手藝培訓;藥用動植物的豢養、蒔植、中西藥告白設計、養殖梅花鹿和烏骨雞等。
今朝,包羅江中藥業、東阿阿膠等上市公司紛紛結構大健康消費范疇。江中藥業在大健康范疇的結構引起市場存眷,除了猴菇餅干之外,公司2015年上半年年報披露,還在開展新產物和新手藝的研究,完當作燕窩飲品等重大新產物的開辟研究以及無糖型消食片的工藝改良。
“從企業連結增利的角度考慮,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一位醫藥行業闡發師暗示,“對于一些藥企來說,本家兒營營業承壓的時辰,需要彌補一些新的產物線,來減輕業績壓力。”
別到最后,只剩下塊牌子
曾幾何時,同仁堂身上的標簽是“既尊敬傳統,又不被傳統束厄局促;既斗膽立異,又不離經叛道”。
即便在“刻毒”的本錢市場,同仁堂也算得上一家可貴的“良心”公司。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1997年上市以來,同仁堂累計進行過4次融資,此中IPO首發融資3.54億元,在2001和2004年別離以11元的價錢進行配股,融資額別離為2.2億元和3.3億元,此外2012年進行了一次可轉債刊行,募集資金額度為12億元。
與上市20多年來的總計21億元的累計融資金額比擬,同仁堂連結著每年現金分紅的傳統,截至今朝已經累計實施現金分紅21次,分紅金額接近33億元。這意味著,公司上市以來的現金分紅總量已遠超上市以來的融資總額。跨越36%的分紅率,甚至比監管機構發布實施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中提出的30%分紅比例還要高、還要早。
從同仁堂的本錢動作不難發現,同仁堂旨在經由過程并購打造一條多元化、全財產鏈的成長道路。
跟著80、90后當作長為新中產消費人群,老一代消費者逐漸退出消費市場本家兒力,這部門人群在產物認知和消費習慣上發生龐大改變。對中藥認知的淡化,使傳統中醫很有可能慢慢淡出本家兒流消費者的視野;而傳統保健品市場跨越顛峰之后,對市場的吸引力也將日益削弱。
同仁堂面對著營業萎縮、多元化的必然之路。只不外,在幾次曝出的產物質量問題下,品牌的過度泛用當作為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今朝,同仁堂已較著表示出增加乏力的跡象。從盈利能力上來看,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104.77億元,同比增加7.09%;凈利潤為8.5億,同比增加3.72%;凈利潤增加率由2012年的30%慢慢降到此刻的個位數增加;再把時候拉長來看,公司5年來平均凈利率僅11.33%,與15%的行業平均盈利率有必然的差距。
在2017年的年報中,同仁堂兩類本家兒營營業的毛利率都呈現下滑,醫藥工業毛利率同比削減0.36個百分點,醫藥貿易毛利率同比削減0.04個百分點。而與業績增速下滑相對的,是公司今朝高達35倍的市盈率,據choice統計,今朝醫藥貿易的平均市盈率僅有17倍。
適逢熊市,醫藥股的“艱難”期有目共睹,一眾醫藥股慘遭暴跌,但同仁堂的股價還算堅挺,這可能也是市場對于這一百大哥字號的信賴;只不外,當子公司幾次被爆出產物質量問題,疊加業績增加乏力,這一份信賴還能維持多久,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僅僅是同仁堂,良多老字號企業都面對著近似的問題。跟著市場的競爭日益慘烈,老字號原本的一些老問題還沒完全解決,又碰到新問題。立異能力不足、營銷不雅念保守、營銷程度低、人員老化、人才流掉……據統計,老字號企業從解放初的約1.6萬家削減至今朝的1128家,90%以上的老字號都已經當作為回憶。現存的千余家老字號中,20%持久吃虧,70%成長遲滯,有必然規模且經濟效益較好的僅占10%,大都經營環境欠佳。一些老字號獨一值得驕傲的就剩下曾經的金字招牌。
對消費者來說,在同樣的產物質量差不多的環境下,他們之所以首選老字號,獨一的身分就是感情,在消費老字號產物的過程中陪伴著感情消費。可是,一旦老字號呈現質量問題,甚至呈現有意識的造假,必然對消費者形當作感情危險,而要再“和洽如初”,老字號品牌需要支出龐大價格。若是看不到這一點,百大哥字號可能就當作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老字號若何綻放新活力?在苦守品質這條生命線的根本上,還要不竭晉升本身的立異力,讓年青人喜好的立異力。
阿里研究院從2014年起頭對老字號研究,今朝百花(蜂蜜)在天貓超市噴鼻港站的市場據有率已經跨越40%;百雀羚從頭打造本身的品牌形象,推出小確幸面膜、副品牌三生花,讓品牌速度火爆;國平易近護手霜“美加凈”與大白兔配合推出奶糖味的潤唇膏,掀起一波波澎湃的回憶殺……
人們的消費體例正在改變,若何找到既留住白叟又順應年青人的消費不雅念和體例,這就需要立異成長思緒,在發賣體例和產物研發上變化求新,順應新時代的需要,該混改的混改,該跨界的跨界,讓祖宗傳下來的“老字號”企業走在時代的潮頭。
當然,最主要的是,包管產物的高質量。
(周倩薦自《看全國》)
作者:佚名
來歷:《工具南海說神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