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愛當官,今天似乎是個無需證實的事實。但我很思疑,山東人愛當官,最早只是海說神聊京人的觀點。請注重這樣的一個事實:只有海說神聊京人和上海人的刻板印象才是刻板印象,因為他們的觀點很輕易釀成全中國人平易近的觀點。
2001 年我到海說神聊京,之前在湖南并無山東人愛當官、河南出騙子的印象——那時海說神聊京飯局正風行講河南人的段子。九十年月的湖南,山東人河南人一般被視為體格復雜、憨厚直率的「海說神聊方侉子」,山東人的愛當官、河南人的善騙,那時被湖南人視為本身的拿手。
不外,聽到海說神聊京人關于山東的傳說,我當即對山東人愛當官的說法深信不疑。它們要比后來網上傳播的山東人愛當官的說法段位要高級得多。
好比,一位經商的伴侶說,他注重到每到過節,海說神聊京市內山東派司的車就多了起來,這是乘著過節跑海說神聊京問寒問暖來的,固然河海說神聊更近,但山東人的辦事更走心。
更走心的是下面這個說法:中國沒有保姆市場,您再有能耐也難找到稱心如意的保姆,于是就有了受過專門選拔培訓的山東保姆,被介紹進京。這個說法完全不成考,比起真實可考的浙江諸暨「首長保姆村」(墨城塢),更輕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后來思疑山東保姆是一種聯想開導。
每年頭春,存眷國度大事的那人平易近群眾,會被人平易近大禮堂的辦事員吸引,她們是各地精挑細選而來。但自從做了時政報道,我就知道,該存眷的是不顯山露珠的京西賓館。有一年京西賓館擴建裝修,各主要省份唯恐出力落于人后,但最讓人另眼相看的是山東,昔時京西賓館的辦事員,幾乎都來自山東。這在公開報道中可以查到。
這是真走心。
今天,網上會商的早就不是山東人是否愛當官,而是山東報酬什么愛當官。并且謎底也都差不太多:山東人愛當官是因為官本位思惟嚴重,而官本位思惟是因為山東是孔孟之鄉。
今天要我看,不單山東報酬什么愛當官的詮釋存疑,甚至山東人最愛當官這個事實也存疑。
當然,至少有一點是沒有錯的:山東是今天中國高級干部最多的省份。
十八屆、十九屆中心委員籍貫分布
不外,山東高級干部多,不克不及證實山東人愛仕進,甚至不克不及證實山東人更善仕進,它其實只是一個成果。愛仕進并不料味著官員更輕易晉升,而是否「長于仕進」,起首需要界說何為「長于」,我思疑人們能就此獲得共識。
網上被拿來證實山東人愛當官的常見說法是,山東人出格愛當公事員,遺憾的是,這些愛當公事員或喜好在體系體例內的證據,全都是個案。
若論對體系體例憑借性的個案故事,我 2008 年在大慶曾獲得過這樣的案例:石油辦理局有了一批內部招工指標,帶動外埠工作的孩子當即告退回來,在家長們看來理所當然,為了不讓孩子錯過招工,有人甚至把讀到大三的孩子揪了回來。
既然說到報考公事員或進入體系體例的熱情,那我們不妨看統計數據。
公事員分國考和省考,前者的名額遠小于后者之和,并且具體到省份的統計數據很是不完整,所以,我們不妨以各省加入省考報名數、登科率作比力。
從官方網站可查到 2012-2015 年各省公事員報考的數據(部門省份不公開報名數),我挑出公事員報名絕對人數排前五的省份,獲得如下粗略的表格。
注:此表中,各省報名人數口徑并不完全一致,官網有報名數和審核經由過程數兩個口徑,報名數略大于經由過程數,但這兩個數據各省積年并不全,故盡量利用統一口徑,仍有誤差,浙江、四川的人數可能超出跨越 10%-15%,而江蘇則少了 10%-15%。
從報名的絕對人數看,山東人考公事員的熱情僅次于四川,但如果考慮到生齒總數,顯然在報名數最靠前的五個省份里,浙江人才是最愛當公事員的,在這幾個報名大省里,山東人當公事員的熱情只比河南人高一點兒。
可是,同樣生齒中,報名公事員的比例更高,并紛歧定意味著人們更愿意當公事員,因為較高的登科比率會吸引更多的人報考。所以,相對而言,各地公事員測驗的競爭比才更能表現人們當公事員的熱情。
下面,是一些代表性省份 2016、2017 年公事員測驗的競爭比。
這個表大致可有如下解讀:
甘肅、貴州、云南這種經濟掉隊,機遇少少的處所,才是考公事員熱情最高的處所;
江蘇、浙江、山東這三個經濟較發財省份,人們考公事員的熱情其實差不多;
廣東、海南人才是中國最缺乏當公事員熱情的處所;
表中黑龍江的競爭比低得異乎平常,需要出格詮釋:黑龍江是年青人在生齒比例嚴重偏低、且大量外流的成果。
顯然,今朝找不到統計數據可以證實山東人更愛當公事員。
至于山東是孔孟之鄉,受儒家思惟影響,官本位意識更強烈,就更無從談起。因為孔孟之鄉與儒家思惟,儒家思惟與官本位,這幾個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都是底子無法證實的。
此刻無法證實山東人比其他處所的人更愛當官,至少沒有證據顯示,比起它的相鄰省份,山東人在擇業上,并未顯示出較著的公事員偏好,更無法證實這種偏好是因為某種地區性的文化不雅念。
好了,此刻呈現了一個真正的問題。
為什么山東有那么多高級干部?
其實,高級干部籍貫分布不均現象,曩昔要遠比今天更顯著。
仍是以中心委員為例,1956 年的八大,97 位中心委員中,湖南籍占到 31%,到了九大、十大、十一大,固然湖南籍比例大幅降低,但依然分布極不平衡,湖南、江西、湖海說神聊比例奇高。若是領會汗青上這種高級干部地區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今天山東高級干部多的謎底就在此中。
早期高級干部多出湖南,是因為井岡山期間赤軍軍官多為湖南人,而下層軍官和士兵則多為江西、湖海說神聊人,赤軍長征到海說神聊方后,步隊擴大,士兵和下層軍官釀成了陜西、山西人,從抗戰后,新穎血液全數來自海說神聊方——1949 年時,分歧層級干部的籍貫分布,其實是中國革命分歧期間在分歧區域勾當的直接反映。
所以,1980 年月初,從赤軍老革命起頭,南邊諸省的紅小鬼,陜西、山西的老八路,逐次進入退休春秋,此時昔時在按照地參軍的那批優異青年當作為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籍貫本家兒要集中在山東、河海說神聊、河南、蘇海說神聊地域。
這片地域,是二野、三野兵員的來歷地。到了 1970 年月末,得當春秋又在得當級此外,大都是這兩支軍隊,因為昔時四大野戰軍中,他們的干軍隊伍受沖擊最小,序列保留最完整。而為其供給兵員最多的處所,第一當屬山東、接下來才是蘇海說神聊、河南、河海說神聊等地。
在拔除終身制,干部需要年青化常識化革命化的年月,那些前提合適更上一層樓要求的人,若是剛好是他們的小老鄉,顯然機遇要更大一些。這種組織行為學中的奠定者效應其實是必然現象。
不要小看汗青資本的主要性。江蘇同樣是個高級干部較多的省份,但經濟更好的蘇南,進獻的高級干部遠不及經濟相對較弱,但汗青資本更豐碩的蘇海說神聊。
若是寄望,還會發現不少巧合,1987 到 2007 年這二十年里,中組部五位部長中,兩位是山東人,還有一位雖非山東籍,卻在山東糊口了二十多年。
當然,1980 年今后山東的經濟成長,也讓山東干部的宦途前進比鄰人們改名正言順。曩昔三十年里,山東的經濟數字遠比河海說神聊、河南、東海說神聊刺眼,整個海說神聊方只有山東拿得出手。
所以,山東人愛不愛以及是否愿意當干部,其實并不那么主要。
文 / 黃章晉
大象公會 | 常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知道分子的進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會」(idxgh2013),領受更多好玩內容。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