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店鋪選址是長期投資,具有長期性和固定性。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其他經營因素可以進行相應調整,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店址"一經確定就難以變動。店鋪地址選擇得好,小店可以長期受益。店鋪地址選擇的不好,則損失客流,生意日漸衰落。
其次,店鋪選址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古人就非常重視"天時"、“地利”、“人和”,對于店鋪來說,“天時”大家都一樣,“人和”可以靠自己改變,“地利”最難占據。實踐證明,盡管在商品質量、服務水平方面基本相同,店鋪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也會產生經濟效益的差距。
最后,店鋪選址是制定經營目標和經營戰略的重要依據。新店老板在制定經營目標和經營戰略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包括對店鋪所進行研究,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經營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按照顧客構成及需求特點,確定促銷策略。
1、最短時間原則
店鋪的位置應位于人流集散最方便的地區,人流聚散時間快速。
2、易達性原則
易達性原則即進入性原則。店鋪設點應分布在交通最便捷的區位,即最容易進入的區位。
3、接近購買力原則
店鋪利潤是建立在消費者購買力基礎上的,而購買力水平取決于消費者的消費水平。
一般地說,店鋪的存在,是以服務一定類型的客戶為前提的,維持一個店鋪存活的最低客流量成為店鋪的“客流門檻”,因而商業企業用地必須考慮該區域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數量,人口是購買力的基本因素,它只有與一定的消費水平相結合才能形成現實的購買力,而人們的消費水平取決于經濟收入和消費傾向。通俗一點,經營進口食品,則目標人群定位為中高端消費人群,店鋪選址可集中在大型商業街或者公司商業區,旅游景點等。
4、適應消費者需求的原則
滿足消費者需求是一切商業行為都必須遵守的原則,要根據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態度、職業、年齡等特征 來決定商品結構、商品價格、促銷活動等。
5、接近中央商業中心的原則
商業活動有擴延效應,一旦一個商業中心形成,在其附近布局的企業就會有利可圖。中央商業中心具有極大的繁華度,是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中心,是城市商業活動的焦點。在這個中心附近取得一席之地,從事商業經營,能取得較大的利潤。
店址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同時選擇適宜的店址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應從以下幾點入手分析:
1、顧客的數量和質量
通過商圈調查,對商圈內的顧客的消費能力和商業動向予以分析。對顧客的消費能力調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⑴有關該地區消費者的生活特性、消費習慣的資料;
⑵人口結構:現有人口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及人口密度、增長速度等基本情況;
⑶家庭戶數及構成:家庭戶數總數的變動情況、家庭人口的增減狀況;
⑷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個人及家庭的收人情況;
⑸消費者的消費狀況: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消費購買力情況及消費意識。
2、商場所在地區客流情況
主要調查分析商場所在地的客流量、客流的狀態、方向、速度、客流的目的以及本店的吸收量。
3、交通狀況
商場選址必須調查交通情況,要考慮距離車站的遠近、道路狀況、車站的性質、交通聯結狀況、搬運狀況及流動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等。
4、競爭狀況
主要了解市場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競爭對手的商場類型、位置、數量、規模、營業 額、營業方針、經營商品及服務對象的階層等等。
5、商場周邊狀況
著重調查商場周圍有無市場、娛樂街,是不是商業集中區或居民區,這些因素影響著商場店址的選擇。
6、商場所處地區的基礎設施情況
包括道路設施狀況,水、電、氣等的供給狀況等。
對以上這些因素,商場在設立之前,必須進行詳盡的調查研究,掌握所有可能對商場產生的有利或不利影響因素,并以發展的觀點分析商場布局的選擇,以正確預見未來。
1、便利店
便利店是以滿足顧客便利性需求為主要目的零售業態。其特點是:
⑴選址在居民住宅區:主干線公路邊以及車站、醫院、娛樂場所、機關、團體、企事業所在地。
⑵營業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營業面積利用率極高。
⑶營業時間:一般在16小時以上,甚至24小時。
⑷商品結構:以速成食品、小包裝商品、文具雜志為主,有即時消費性、少容量、應急性等特點。
⑸目標顧客:居民徒步購物5分鐘可到達,80%顧客為有目的的購物。
便利店在時間上、空間上及品項上都是對其它業態的一種彌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節奏的加快,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食品超市
食品超市是采取自選銷售方式,以銷售食品、生鮮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為主,滿足顧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業態。其特點是:
⑴選址在居民住宅區;交通要道、商業區。
⑵營業面積;在500到1000平方米。
⑶商品結構:以購買頻率高的商品為主。
⑷營業時間;不低于16小時。
⑸以居民為消費對象;10分鐘左右可到達。
非生鮮食品類商品是無法與大型公司進行價格競爭的。作為必需商品的生鮮食品是商圈消費者基本生活的組成部分,生鮮食品成為該類店鋪的主要商品,店家需以提高生鮮食品的鮮度、加工工藝等手段吸引家庭主婦光顧,并且積極參與或組織各類的社區活動,讓消費者感到是去鄰居家購物,而不是去店里購物。
3、倉儲式商場
倉儲式商場是以經營業生活資料為主的,儲銷一體,低價銷售,提供有限服務的銷售業態(其中有的采取會員制只為會員提供服務)。其特點為:
⑴選址在城鄉結合部;使交通便利性強,并有大型停車場。
⑵營業面積;一般為10000平方米以上。
⑶庫架合一;裝飾簡單,節約成本。現購自運的銷售方式,貨架高6米以上,整個賣場的容積是否有70%以上用來儲存商品判斷首要標準。
⑷商品結構:主要以食品(有一部分生鮮食品)、家用品、服裝衣料、文具、家用電器、汽車用品、室內用品為主,重點的商品的廣度要寬(指商品的種類要多)。
⑸目標顧客:以中小零售商、餐飲業、集團購買和有交通工具的消費者為主。此種店鋪大都實行大量銷售和大批訂貨等方式,從而實現廉價銷售。
4、綜合性超市
綜合性超市是以銷售大眾化實用品為主,滿足顧客一次性購足需求的零售業態,其特點是:
⑴選址在住宅區;城鄉結合部或商業密集區。
⑵營業面積;在2500平方米以上。
⑶商品結構:生鮮食品、衣食用品齊全。重點在商品的深度(指同一商品的規格、等級、品種的多少)。
⑷目標顧客:滿足消費者中比率最大的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需求。
⑸設施裝飾較倉儲商店好;綜合性超市市場比倉儲商場更能提供一種良好舒適的購物環境,及多品種商品選擇機會的業態。
每一種零售業態都有自己的特點,有其長處,也有其對環境的特殊要求,而且各種業態之間既有一定的競爭關系,又能互相彌補對方的不足,合理布局就能起到優勢互補和繁榮市場的作用。
只有切實了解各種零售業態的優缺點,廣泛地調研,認真分析各類消費者的消費心態和需求,合理布局,才能充分發揮各種業態的長處,以最小的投資取得最大的效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