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節制中間本家兒任高福暗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歷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不法發賣的野活潑物。別的,華中科技大學從屬同濟病院1月22日召開的媒體碰頭會上,同濟病院呼吸科本家兒任趙建平、傳染科本家兒任寧琴、急診科ICU本家兒任李樹生對媒體頒布發表:顛末病毒序列比對闡發,猜測新型冠狀病毒病的天然宿本家兒可能是蝙蝠。
似乎每次病毒大爆發的時辰,蝙蝠就會上一次熱搜,為什么蝙蝠總會當作為傳布病毒的“禍首禍首”呢?新型冠狀病毒來歷這個鍋就真的該蝙蝠背嗎?
蝙蝠是個大師族
若是問哺乳動物綱傍邊,種類最多的是哪個目?良多人城市猜到是鼠地點的嚙齒目;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蝙蝠——學名翼手目動物,是僅次于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固然大大都人并沒有和蝙蝠正面接觸過,但它們確實是宿世界上分布最廣、進化最當作功的哺乳動物類群之一。它們有19科185屬962種,除兩極及大洋中過于偏遠的荒島外,地球上的各類陸地生態情況都有它們的影子。
蝙蝠是宿世界上獨一會飛翔的哺乳動物,但鼯鼠、袋鼯、鼯猴等只會滑翔。所有的蝙蝠都有目力,有些蝙蝠甚至眼睛瞪得像銅鈴,可以像貓頭鷹一樣在黑夜中看清工具。蝙蝠還有個體的動物沒有的特點,就是什么都吃——其他目標動物,如食肉目、靈長目、奇蹄目等,至少大部門當作員的食性差不多。可是,即使是蝙蝠統一個科的當作員,其食性卻都分歧。例如小蝙蝠亞目標葉口蝠科,此中就包含了食蟲、食肉、食果、食花蜜甚至吸血的蝙蝠,除了上述的五種食性,少數蝙蝠還會在擦過水面打魚吃,妥妥的保存小妙手。
蝙蝠和病毒的攻防戰
蝙蝠身上能攜帶跨越100種病毒,包羅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亨德拉病毒、狂犬病毒等。那為什么病毒老是偏心蝙蝠呢?這就要從一個優異病毒的自我涵養起頭說起了。
病毒是一種靠入侵細胞為生的非細胞生物,并且病毒很挑食,凡是一種病毒只會入侵一類宿本家兒,而動物、植物、細菌城市染上分歧的病毒;即便同為動物,鳥類病毒很難傳染給其他哺乳動物,禽流感算是個挺拔獨行的例子了。作為一種寄生生物,病毒的最佳保存策略是“傳染性強且致死率低”,這樣才能盡可能多的復制本身,究竟結果宿本家兒死了本身也就斷糧了,只能坐以待斃。而蝙蝠的身體恰好供給了病毒實現本身毒生方針的樂土。
起首蝙蝠是群居動物,一窩至少有一百個,墨西哥無從頭至尾蝠每平米個別數目可達3000多只,一個洞窟可以住下數百萬只蝙蝠。再加上蝙蝠是獨一會飛的哺乳動物,非論吃肉茹素,都有機遇大規模浪蕩,就更有機遇傳染到其他動物的身上了。
圖為冠狀病毒
第二個特點是致死率低(“帶毒不死”),也在蝙蝠身上獲得表現。顛末幾萬萬年的進化,蝙蝠當作了哺乳動物中獨一的空軍,這讓他們的活動功率必需弘遠于其他陸地震物,并且,蝙蝠是會變溫的,某些蝙蝠在歇息時體溫可以連結在10度以下,而在飛翔過程中體溫可以升到40度,半斤八兩于人類的發燒狀況,這種惡劣的體內溫度可以讓大部門病原體掉去活性。別的,蝙蝠擁有哺乳動物中超強的核酸錯配修復系統,可以或許修復自身細胞毀傷,病毒一邊進攻,蝙蝠的肉體一邊重建,所以野外的蝙蝠很少病死;其次,蝙蝠可以或許作為烈性病毒的宿本家兒,跟其自然免疫系統DNA感觸感染器 STING卵白有關,蝙蝠STING基因S358位點突變導致干擾素激活削弱,從而避免過度的DNA-干擾素通路激活帶來的免疫毀傷。有了這些能力,蝙蝠作為一種小動物,卻不像體型近似的老鼠那么短壽(只能活兩三年),壽命可以活到40歲,甚至到35歲還沒有衰老跡象。有科學家認為,若是人類把握了蝙蝠長命的本事,可以把人類壽命耽誤到240歲。可是,蝙蝠的免疫系統并不克不及完全殺死病毒,為了順應細胞重建,蝙蝠的細胞核就要經常給細胞器下指令,讓它發生新的卵白質,是以蝙蝠細胞里經常含有游離的基因片段,這讓良多病毒的DNA進入蝙蝠細胞后顯得見責不怪,供給了一個暗藏的溫床。
所以說,不是蝙蝠自己居心要攜帶大量病毒,而是蝙蝠有能力做到多次“帶毒不死”,而其他動物染上一次病毒就死翹翹了,底子沒機遇當傳染源。蝙蝠在天然界的天敵不多,除了貓頭鷹和某些住在蝙蝠洞里的蛇之外,大部門動物想吃蝙蝠并不輕易,可是千萬沒想到,蝙蝠會被人類端上餐桌。值得注重的是,攜帶病毒較多的蝙蝠凡是飛翔能力較弱,更輕易被人發現,所以將蝙蝠捕獲來作為食物,那些頑強的病毒才有機遇傳染人類。
不成或缺的“蝙蝠俠”
良多人認為既然蝙蝠是有害的動物,會經由過程吸血來傳布病毒,那能不克不及像當初覆滅血吸蟲的宿本家兒釘螺那樣將蝙蝠盡可能趕盡殺絕呢?當然不克不及!
現實上,962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吸血的,并且人血并不是它們的本家兒食,所以蝙蝠咬人并不是病毒爆發的本家兒要原因。蝙蝠更多的是覆滅那些真正吸人血的蚊蟲和農業害蟲,僅僅在美國就節約了37億美金的除蟲預算,是以它們是主要的有益動物。良多蝙蝠還會傳布花粉,東南亞的榴蓮的獨一授粉者就是一種蝙蝠,其他植物如桃子、噴鼻蕉、龍舌蘭都要靠蝙蝠傳粉,還有良多生果需要經由過程吃生果的蝙蝠傳布種子。即即是吸血蝙蝠,它唾液中的抗凝血酶也是珍貴的藥材。
別的,固然蝙蝠輕易傳布病毒,但并不是每只蝙蝠都攜帶多種病毒。以狂犬病毒為例,只有小于0.5%的蝙蝠攜帶它,所以把蝙蝠進行種族滅盡也不科學。是以,庇護蝙蝠,不把它們作為食物,其實就是庇護人類本身。
——————
撰文 | 朱廣思 科普作者,海說神聊京科普作協會員
審稿 |李斌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本家兒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文章由騰訊科普“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
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