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宿世界最家喻戶曉的汗青人物之一,哥倫布跨洋遠航發現美洲大陸的故事持久為人們傳頌,西方很多黌舍、城鎮、廣場和河道都以他定名,部門美洲國度將哥倫布日定為法定節沐日。
然而,那場締造汗青的探險只占有了哥倫布生命的最后十幾年。
在他至少半個多宿世紀的人生路程中,哥倫布飾演的腳色更像是一位不吝價格的草根創業者,瓜代在勇敢的冒險和無恥的忽悠之間。
創業史前史
哥倫布出生于商業發財的熱那亞共和國,父親是紡織工人,家里同時經營著一間奶酪鋪子。因為身世微賤,連出生日期和受洗記實也未保留下來。
家道一般的哥倫布,14歲時便隨船隊餬口,最遠達到過愛爾蘭西海說神聊部海域,學得了需要的帆海手藝。
早在這一階段,哥倫布的記實便有蹊蹺之處,好比他曾在一封手札中提到,本身于1477年2月抵達過那時所謂的宿世界絕頂島嶼「圖勒」,并繼續航行300海里。按照他的記實,該島位于海說神聊緯73度,而非地輿學家所說的海說神聊緯63度。
圖勒凡是被后人認為是指冰島,而冰島Ingjaldshólskirkja教堂的油畫上,還描畫了哥倫布與本地人一路研究帆海地圖的排場。還有不少冰島人認為,哥倫布是在本地的Ingjaldshvóll農場渡過了1477年的整個冬天。
不幸的是,哥倫布早年的冰島之行,在后人看來布滿了疑點。
起首,冰島南部的緯度確實是地輿學家說的海說神聊緯63度,并且在1477年前半個多宿世紀,Ingjaldshvóll農場就連同整個居平易近點被遺棄了。哥倫布到過冰島的說法,在這兩點上都得不到事實撐持。
加倍惹人思疑的是,冰島本地持久傳播著10-11宿世紀維京帆海家埃里克松跨洋遠航的故事,此中提到他在大洋對岸成立了「文蘭」(Vinland,加拿大紐芬蘭地域)。假如哥倫布真到過冰島,他幾乎必然會聽過這段本地家喻戶曉的海說神聊美洲遠航故事,是以也就會領會到,大洋對岸不是亞洲,而是一大片廣漠無垠的童貞地。
· 約在公元1000年擺布,萊夫·埃里克松發現海說神聊美
也就是說,無論哥倫布是否如他本身所說達到過「圖勒」,其誠信操行都很是值得思疑。
此外,作為少年入行的帆海家,哥倫布的帆海及地輿常識也令人難以捧場。
哥倫布并非沒有常識,家里盡管并不余裕,仍是供養他在帕維亞大學進修了根本的文學、幾何學、天文學和帆海學常識——這對于改日后的創業/行騙生活生計至關主要。
在哥倫布逐漸當作熟的15宿世紀下半葉,葡萄牙人遠征非洲西海岸已有半個宿世紀,歐洲探險家們留下了大量帆海圖志和探險冊本,尤其是暢銷一時的《馬可波羅紀行》,為少年哥倫布奠基了博識豐碩且怪力亂神的常識根本。
蕪雜的閱讀面和常識面,直接導致了哥倫布瘋狂的遠航打算,也令他的設想從一起頭就訛奪百出。
好比,他熟讀的大學者托勒密,就大大低估了地球的巨細,認為印度與歐洲的經度上只相隔135度(現實是180度)。哥倫布對此信覺得真。
同樣受哥倫布青睞的馬可波羅,又過高估算了中國與日本的距離,認為兩國相隔1500英里,并且日本更接近于赤道,并且他還大大高估了歐洲到中國的距離。哥倫布對此又信覺得真;
· 哥倫布在《馬可波羅紀行》上所作筆記
至于徒步穿越整個亞洲的挪威探險家曼德維爾,則認為本身是標的目的東出發再原路返回的,若是超西面走,旅程會短的多——他也極端低估了地球的巨細。哥倫布再次信覺得真。
站在心儀巨人們的肩膀上,哥倫布得出了極其樂不雅的結論:地球這么小,標的目的東去亞洲又那么遙遠,可見標的目的西航行要近得多。
哥倫布估算,日本應該就在3000英里開外的大西洋對岸——貳心中更樂不雅的估量,是2300英里到日本,3900英里到聞名的杭州城。
·哥倫布所參考的《托斯卡內利宿世界地圖》
即使在人類地輿常識極不完整的15宿世紀,這樣的設法城市顯得過于狂野——葡萄牙到英格蘭之間的航程就已經高達上千英里,若是再加一倍多就能抵達亞洲,那葡萄牙人想方設法繞過非洲去搞商業,豈不是舍近求遠的傻子?
大要是本身也感覺驚宿世駭俗,哥倫布最初并未公開這一設想,只在私家信件中告訴過葡萄牙官員。
顛末幾個月的研究,哥倫布才終于對這個改變宿世界和人類汗青的項目布滿決定信念,起頭拿著打算書處處爭奪投資——后宿世人們說的哥倫布為這趟路程籌辦了12年,甚至為此欠債累累,指的就是這場漫長的扎錢之路。
艱難的天使輪
哥倫布創業的第一步,是標的目的泛博巨賈啟齒要錢,爭奪私募資金。然而,他的瘋狂打算騙不外精明的商界——那時大都人都估量,即便亞洲與歐洲隔海相望,航程也起碼需要7000英里,聽到哥倫布的打算只會當做笑話。
·哥倫布攜子游說于歐洲富人之間
私募掉敗后,哥倫布又打起了列國國王的本家兒意,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王室均先后淪為其下手方針。
起首逃過一劫的是葡萄牙國王約翰二宿世,他的資金那時已經投入到了蒸蒸日上的非洲航路中,并無余力介入其他投契勾當,是以面臨哥倫布的提案,國王只是指出了幾項關頭性的數據錯誤,便決然予以拒絕。
下一位是西班牙國王費爾南多二宿世,哥倫布對他激昂大方陳詞:我知道您足夠有錢,但人這平生不克不及只為物質而在世,此刻只需3000英里、兩個月航程直達亞洲,改變宿世界的機緣就在您手上。
成果,國王固然深受打動,但仍是跟隨葡萄牙國王的腳步,暗示要先看看再說。
隨后幾年里,歐洲各地的公爵、男爵子爵、伯爵們也紛紛給哥倫布以沖擊,此中最感樂趣的西班牙梅迪納公爵一度想給哥倫布四艘船只,但最后仍是認為這種大項目得由國王牽頭,本身不克不及掠美,哥倫布獨一的但愿就此破滅。
直到1492年,跟著歐洲場面地步的突變,哥倫布的事業才俄然迎來了起色——曾經兩次拒絕他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在征服了伊比利亞最后一片穆斯林統治區之后,終于騰挪出了閑錢,可以投項目了。
· 哥倫布參見西班牙女王
女王家的余糧并不豐厚,她典質了幾乎所有珠寶才湊出哥倫布所需經費的一半,另一半還要靠私家贊助。她還以股權激勵哥倫布,允諾10%的商業利潤作為傭金。
為領會決這個不靠譜項目在人力資本上的堅苦,王室還直接發號出令,幫忙哥倫布雇得足量海員。
有了王室領投的號召,其他投資人也紛紛入伙,艦隊的三艘風帆中,除了旗艦圣瑪利亞號之外,另兩艘船只——平塔號和圣克拉拉號——都來自平松家族。
作為投資方供給的專業人才,平松兄弟還親自介入了此次航行,憑借其豐碩的經營辦理經驗,有力地協助了哥倫布節制那一百多位魚龍稠濁的船員——他們中有游手好閑的年青人,有詭計洗白身份的罪犯,甚至還有資深海盜。
· 西班牙地頭蛇——哥倫布船隊的兩位船主馬丁·阿隆索·平松(約1441-約1493),維森特·亞涅斯·平松(約1462-1514年后)
俄然遭到當作功澆灌的哥倫布,一時竟興奮到在帆海日記中自稱「水兵大將」。
不外,從各種角度來看,這只千辛萬苦始出發的創業步隊,并未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
1492年8月3日,恰是船員們最不喜好的禮拜五,無懼迷信的哥倫布率船隊于這一天早上八點出發,不意啟程三天平松家劃子上的船舵就斷了。幾天后,艦隊達到加納利群島修整,這里是分開歐洲的最后一站。成果出港兩百英里后,指南針竟又俄然掉靈。
面臨越來越明白的不祥之兆,海員們的情感敏捷降低到了解體的邊緣。
少年混社會的哥倫布,立即猜測船舵損壞是海員們的居心粉碎。為了匹敵堅苦場合排場,他闡揚多年談投資練就的談鋒和臉皮,每晚為大師描述印度的大富氣象,仿佛遍地金銀珠寶正期待著他們。
指南針掉靈后,哥倫布還公開傳播鼓吹,其實海說神聊極星并不在正海說神聊方——缺乏科學常識的船員們,只能半信半疑地繼續出發。
跟著艦隊越行越遠,船隊又逐漸為更實際的發急所覆蓋,赤道四周風力漸弱,行船舉步維艱,而船載的糧食卻只夠管一個多月,船員們面對著真實的滅亡威脅。
為了安撫軍心,哥倫布起頭以陰陽賬本的手法建造帆海日志,此中一本當真測算記實帆海里程,另一本則居心縮短已航行距離,用來棍騙泛博海員。
這位「水兵大將」曾在私家日志中寫道:「今天船行速度很快,航行了55里格(一里格約合四英里),但我只寫了48里格。」航行到2300英里時,他還手持帆海日記,言之鑿鑿地對船員們說,才開了1600英里,請大師繼續盡力。
不外,因為哥倫布帆海手藝不外關,測算航程的方式極不靠譜,那本造假版的帆海日記反而更接近于現實環境。
并且,他最初的設想至少有一半是準確的:三千英里外確實有陸地,只是并非富庶的日本罷了。
·「三千英里」的梗,耳食之言流轉了三百年。最后當作了美國人平易近口中「三千英里外的暴君」(英國君本家兒)
越畫越不像的中國大餅
分開加納利群島一個半月后,大西洋依然一望無際,沒有任何呈現陸地的跡象。與此同時,糧草儲蓄越來越少。
跟著發急情感在船艙內不竭舒展,哥倫布不得不作出承諾,借使倘使五天后再發現不了陸地,就必需失落頭歸去。
這五天里,哥倫布哄騙船員的策略更加邪門。
9月20日,哥倫布日志中提到了鵜鶘。得知鵜鶘性喜群居在山水河道旁后,船員們軍心大振。
9月21號,哥倫布傳播鼓吹:今天發現了一頭鯨魚,鯨魚只會在海岸四周勾當——大要是船員對動物習性也缺乏領會,這一招也起到了安撫軍心的感化。
· 哥倫布帆海日志節選
趕上波瀾澎湃的惡劣氣候時,哥倫布還會頒布發表:昔時摩西率領猶太人走出埃及的時辰,就經常碰到近似環境——歸正船員們文化水平不高,多半不知道第一批跟著摩西出走的當作年人幾乎全都死在了戈壁里。
接著,平松兄弟也聲稱,他們發現船底有些本該在陸地沿岸才有的水草,次日又聲稱看見了漂浮著的龐大船桅。9月25日,平松的船又打出陳述,聲稱在黃昏時看到了海岸線。
「再往前就是我們要找的陸地了」,水兵大將滿懷自傲地頒布發表道。
于是,船隊朝著「海岸線」的偏向駛去。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印入所有人眼簾的依然是碧海藍天。
絕望的海員起頭醞釀兵變,反遭平松兄弟先下手為強,果斷本家兒張將反水者處以絞刑。唱紅臉的哥倫布乘隙懷柔,對愿意繼續效力的船員既往不吉兇,過后還開艙發錢,安撫軍心。
當天晚上,哥倫布記述道:船員們埋怨旅途過于漫長,我只要求他們再對峙三天。作為水兵大將,我該當極力鼓舞他們的士氣,提醒他們對峙下去會獲得的龐大好處。
哥倫布畫的大餅確實有其按照,充任投資人的王室早已作出了如下鼓動勉勵前提:第一個發現陸地的人,回國后可以領取價值10000馬拉維的終身年金(合一公斤黃金),足以包管后半生衣食無憂。
不幸的是,這筆錢最后仍是落入了卑劣的水兵大將手中——原本是平塔號一位名叫特里亞納的海員起首發現的陸地,平松船主得知后還立即鳴炮通知了哥倫布,成果回到西班牙后哥倫布竟狡稱本身早就發現了陸地上的火光。
為了弄清本相,西班牙王室多次派人扣問歸來的海員,包羅女王派來監視船隊的桑切斯大副,但所有人都說本身什么都沒看到。
除了騙本身部屬的獎金,哥倫布對他發現的「亞洲」也是各類強詞抵賴。
起首,艦隊登岸當天就發現了本地有居平易近,但這些人明擺著不是日本人和中國人。尷尬之下,他們被強行冠名為印度人,但印度也是知名文明古國,人平易近怎么會一絲不掛并用顏料涂滿全身?又怎么會完全沒有大城市,最大的小鎮上只有二十間房子?
· 哥倫布與平松兄弟抵達火食稀少的新大陸
更喪盡天良的還在后面。發現陸地兩周后,哥倫布記實道:固然我聽不懂島上這些印度人的說話,但從他們的手勢和動作中,我能意識到他們所指的西南面大島就是西潘古(Cipangu ,日本)。
哥倫布事實是全無地輿常識,誤覺得日本會在印度的西南邊標的目的,仍是底子就是在裝瘋賣傻,拒不認可這個不幸的項目從一開首就想錯了,后人已經無從得知。
可是,哥倫布心里必然大白:投資人砸了那么多錢,為的是胡想中的東方和黃金,而非經濟掉隊的不毛之地。
于是,面臨投資人,哥倫布又一次表示出了精湛的說話技巧。
·哥倫布初次航行歸來,標的目的女王展示戰利品
在致投資人的信中,水兵大將避重就輕地寫道:此地的確就是人世天堂,地盤肥饒、山水俊美;本地人道格暖和、勤奮淳樸,底子不會利用任何兵器。
本地人平易近真的如斯和順么?哥倫布的船員們很快就獲得了親身體味——圣誕節當天,本家兒艦圣瑪利亞號在暴風雨中沉沒,只有兩條劃子得以返航西班牙。39位被迫留的海員中,沒有任何一人,比及了九個月后趕來救援的船隊。
員工的不幸,并不克不及故障哥倫布小我的發財之路。第一次航行歸來后,他便大舉指鹿為馬,炫耀其探險成就,自稱找到了通往亞洲的最短路線。
這種振奮人心的說法,那時差點激發一場國際危機——稱心滿意的西班牙王室和悔不妥初的葡萄牙王室,一時劍拔弩張起來,經教宗出頭具名補救才免于惡斗。
這種步地下,哥倫布第二次騙到的投資十倍于之前,有了17艘船構成的船隊和1500名船員。
這個縫隙百出、端賴坑蒙拐騙維持的探險打算,至此已經弄假當作真,當作了震撼歐洲的大項目了。
· 四次跨洋航行路線
創業下半場
哥倫布尋找亞洲航線的掉敗,并不至于讓他本身血本無歸,他很快就找到了適合新大陸環境的致富手段。
早在首航期間,哥倫布就曾在日志中寫過,此地沒有鐵成品,當我展示寶劍時,他們愚蠢地去抓芒刃,于是割傷了手。
到了后幾回航行,哥倫布有了現代火器的法力加持,不單可以或許在武力上壓制當地居平易近,并且可以飾演「天神下凡」,騙取土著進獻出金銀玉帛。當船隊中終于起頭有人可以或許跟土著交流時,經常被扣問的問題,就是他們到底是不是從天堂而來。
除了槍火,哥倫布還可以仰仗歐洲進步前輩的科學常識,碾壓本地的蒙昧群眾。好比在牙買加島,土著果斷不愿就范,哥倫布便經由過程精確展望月食,迫使震動不已的土著們進獻糧草。
·哥倫布在土著面前展望月食,順帶裝神弄鬼
騙術爐火純青的哥倫布,到底知不知道這個任他殘虐的可憐之地并非東方的文明古國?
后宿世史學家為此爭論不休。
早在第二次摸索時,哥倫布的亞洲論就已經馬腳百出。船隊沿著古巴航行了一個月而沒達到終點,哥倫布被迫改口認為古巴不是日本,而是中國的南部沿海。為此,他還強迫船員們配合簽訂一份「古巴是中國南部」的證詞,拒絕簽訂者要被處以罰條目、割失落舌頭。
1502年,哥倫布給教皇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古巴就是亞洲東岸。不意在之后的一次航行中,他在古巴的東南邊標的目的又發現了廣漠的大陸,這顯然與中國的地輿情況不匹配。
事實上,哥倫布首航歸來,就已經受到了有力的質疑:明明去了富裕的亞洲,為什么只帶回來幾個新石器時代的野人,而不是噴鼻料和瓷器?
面臨世人的質疑,哥倫布詮釋道:日本和中都城是幅員廣寬的大國,不免存在地域成長不服衡的問題,大要我到的處所不可吧。
直到1506年歸天之前,哥倫布依然對峙本身發現的是亞洲,但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他的真心話,因為他是在以此要求西班牙王室履行承諾,分10%的收益給他家人。
并且,1498年哥倫布第三次航行時,連他本身都在日記中寫道:考慮到如斯寬廣的大河、少見的海岸,這可能是一片從未被發現過的地盤。
1499年,達·伽馬越過好望角,來到了真正的印度,帶回了貨真價實的東方商品。相反,哥倫布發現的無論是不是亞洲,他都自始至終未能完當作投資人委托的任務——打開遠東商業航路。
·達·伽馬帶回了貨真價實的東方商品
第四次航行,哥倫布放命一搏,在中美洲繞了一大圈。這一期間的日志內容越來越紊亂,大要他本身已經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這跟馬可波羅紀行中說的不是統一個處所。同年,達·伽馬再次達到印度,完美了歐亞航路。
哥倫布在亞洲商業中的聲望,自此受到了至今未能挽回的致命沖擊。
明日黃花,近宿世的哥倫布形象變得越來越紊亂,在原居民權益論者看來,哥倫布是來自歐洲的侵略者;在極右翼三K黨眼中,他又當作了上帝教徒入侵新教美國的象征。
哥倫布本人的平生,則可能比這些符號要復雜而清楚得多:憑借著蒙昧者無畏的勇氣和人不要臉全國無敵的風致,他在有生之年實現了小我的階級躍升,堆集了法令和道德都不該寬容的財富。與此同時,他還真的改變了宿世界。
參考文獻:
1. Icelandic Roots:《Christopher Columbus in Iceland》
2.The New York Times:《What Did Columbus Know, When Did He Know It?》
3.Julia Rodriquez:《Was Christopher Columbus a fraud?》
4.Jackie Hicken :《 In 1492 :facts about Christopher Columbus》
5.kofc.org:《Christopher Columbus and Fake History》
6.《Icelanders in viking age : the people of the sages 》
7. 曾彥一:《英雄探險家卷·哥倫布》
8. 李慶隆:《哥倫布全傳:初度返航》
9. 埃·莫里森:《哥倫布傳》
10. 愛德華·霍爾:《哥倫布傳》
文|巫不苦
大象公會|常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知道分子的進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會」(idxgh2013),領受更多好玩內容。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