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搬不動的大石頭也能成為貨幣?

    汗青上,貨泉的形式浩繁,牛羊、貝殼、銅幣、金銀、紙鈔,都曾經或今朝仿照照舊是貨泉,但有一種貨泉很是有趣,那就是大石頭,而且石頭越大,其價值就越高。這種大石頭是若何當作為貨泉的呢?

    米爾頓·弗里德曼在其著作《貨泉的禍害——貨泉史片段》的第一章講述了一個“小而美”的故事——“石幣之島”。

    這個故事來歷于一位名叫威廉·亨利·福內斯的美國人類學家所著的考查記實本——《石幣之島》。福內斯于1903年在承平洋上密克羅尼西亞的加羅林群島上的雅浦島棲身了幾個月。在這個附屬于德國殖平易近地(1899年-1919年)的小島上,福內斯發現大約五六千原著島平易近,日常利用的貨泉支付體例并不是德國馬克或金銀,而是一種巨型“石輪”。福內斯對這種特別貨泉系統極為贊嘆并將其記實下來。

    在這個原生態的島上,沒有當局及貨泉政府的干擾,弗里德曼試圖用“石輪”為宿世人揭示一種最為純真、原始的貨泉宿世界,以觸碰貨泉最為底層的基因。

    因為雅浦島上不出產金屬,沒有諸如金銀之類的金屬貨泉,為領會決買賣問題,島平易近們最終選擇了一種叫做“費”(Fei)的巨型石輪作為支付貨泉。

    這些“費”的呈現,最初是由一些敢于冒險的本地探險人,在離雅浦島400里遠的另一個島上找到的石灰巖石打制后運回雅浦島作為貨泉利用的。這些由石灰巖打制而當作的巨型石幣,中心有一個孔,直徑從1碼到12碼不等,直徑越大,石幣的價值(面值)就越大。

    “費”的外形與中國古代的老青銅錢(百子錢)有幾分相似,可是這些石輪龐大而粗笨,大大超出了我們對貨泉(銅錢)“易于朋分、便于攜帶”的認知。這些島平易近將石幣運回到雅浦島上,在買賣時確實面對朋分、搬運的難題。工具賣出去了,但“錢”(石幣)太大太重無法搬回家,這個時辰怎么辦呢?

    島平易近發現了一種所有權確認軌制,石幣仍保留在原有本家兒人家或放在一個公共場合,石幣的新本家兒人在石幣上面畫一個符號以表白權力歸屬,這樣石幣的所有權就發生了轉移,商品買賣就完當作了。

    這座島上還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島上有戶人家很是富有,其財富是不輕易質疑的——每小我都承認——可是,沒有一小我甚至包羅這戶人家的家人本身親目睹過或接觸過這筆財富。因為這筆財富,在曩昔幾代人的時候一向躺在海底。

    這個故事似乎有些不成思議。本來良多年以前,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四周一座島上獲得了一塊大得出奇的石頭,然后將其加工當作“費”。單在將這塊巨“費”運回家的途中,遭遇風暴,巨“費”沉入海底,可謂損掉慘重。

    可是,同業的島平易近返回雅浦島后,所有人都證實這家人擁有一塊很是龐大的“費”。固然這塊石頭沉入幾千碼的海底,可是島平易近們依然承認這一巨“費”的真實采辦力,以及這戶人家的財富所有權。

    1898年,德國當局從西班牙人手中買下了加羅林群島,獲得了雅浦島的所有權。德國統治者在本地搞根本舉措措施扶植雇傭工人,并支付德國馬克給島平易近,但遭到后者嚴重的抵觸。很快,德國統治者反映過來了,他們以罰金為名在“費”上畫一個黑色十字,表白已被當局征收。石幣的所有報酬了保住財富,不得不履行義務——修路,再請求當局把黑色十字擦去。

    這個原生態的故事,現實上已很接近貨泉的素質。

    為了讓人更好地輿解貨泉,弗里德曼緊接著又舉了一個現代的例子。

    大蕭條事后的1932-1933年,法國擔憂美國不再釘住美元,將美元兌當作黃金,媒體上的報道是“美國黃金儲蓄的損掉幾多幾多”,現實上呢?這只是一種由美國的管帳員所作的賬簿記實罷了。那時的現實操作是在聯邦儲蓄銀行在地下金庫的抽屜上作了一些標識表記標幟,暗示這些抽屜中的金塊屬于法國了。

    黃金沒有流到法國,仍然在美聯儲的地下金庫里,但成果是市場的信念認為美國的黃金儲蓄起頭削減,法國的黃金儲蓄則在增添,于是美元處于疲軟地位,甚至當作為導致1933年銀行業發急的浩繁身分之一。

    不管是雅浦島上的石輪,仍是美聯儲的金本位兌換,都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貨泉。我們傳統認為,貨泉是一般等價物,貨泉來歷于商品。

    縱不雅人類貨泉史,我們可以從分歧國度分歧期間,找到諸如牛羊、卷煙、貝殼、銅錢、金銀等商品充任貨泉用于商品互換。以至于,我們習慣于將貨泉的信用等同于商品的價值,習慣于找到易于朋分、便于攜帶、稀缺的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

    這種認知,屬于貨泉價值論,素質上是勞動價值論的延長。貨泉之所以被信賴,是凝集了人類勞動而形當作有價值的商品。

    問題在于,勞動價值論自己有諸多無法詮釋的問題,甚至無法詮釋現代信用貨泉。信用貨泉是無錨貨泉,不具有剛性兌付,只有資產背書,嚴酷意義上說,一張美元綠鈔或銀行賬上的數字,并沒有勞動價值,那么為什么美元卻當作為硬通貨?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出,為什么石輪在雅浦島可以當作為通行貨泉?為什么沉入海底、沒有人見過的石輪也具有生意價值?為什么在石輪上做個標識表記標幟就可代表買賣發生?為什么美聯儲地下金庫做個標識表記標幟,就可以促使美元貶值?

    弗里德曼在書中也做了闡發,他的詮釋是:石輪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島平易近在石頭的開采、砥礪與運輸過程中支出龐大勞動,而石輪打造的難度很大、風險很高,具有稀缺性。固然石輪未便于攜帶和朋分,可是因為凝集了島平易近的勞動以及固有的稀缺性,便在那時前提下當作為了島上的通用支付貨泉。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進修社。微信搜刮「智本社」(ID:zhibenshe0-1),進修更多深度內容。


    • 發表于 2020-03-13 11:35
    • 閱讀 ( 119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