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數據鏈路控制(SDLC)是一種通過系統網絡體系結構(SNA)的第二層提供數據傳輸的協議。SNA是IBM?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一種廣域網(WAN)解決方案,面向IBM?大型機、網絡硬件和遠程終端的用戶。相比之下,SNA很像Internet協議(IP...
同步數據鏈路控制(SDLC)是一種通過系統網絡體系結構(SNA)的第二層提供數據傳輸的協議。SNA是IBM?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一種廣域網(WAN)解決方案,面向IBM?大型機、網絡硬件和遠程終端的用戶。相比之下,SNA很像Internet協議(IP)網絡中使用的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其中網絡操作被分成多個層,每個層負責網絡通信的一個方面,早期的計算機層不允許提供與計算機層相兼容的OSI網絡層服務,因此,網絡必須通過私人租用的線路來建立,用戶從電話公司租用一條線路,然后將自己的計算機硬件安裝到專用線路上,通過這種可靠的連接,SNA的同步數據鏈路控制協議能夠管理每條線路并提供一個數據通信網絡作為一種專有協議,SDLC被添加到由IBM?開發的構成SNA環境的調制解調器和計算機系統中,IBM?與標準組織共享了同步數據鏈路控制的概念,標準組織隨后開發了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協議,其他硬件供應商開始使用該協議。同步數據鏈路控制協議是同類協議中第一個提供基于字節的傳輸,這些字節負責識別每個字節發送的數據幀。在SDLC中,數據的傳輸被分成幀,這些幀通過連接流傳輸每個幀不僅包含要發送的數據,而且還包含一系列字節,這些字節攜帶幀發送到的地址的信息,以及如何按正確的順序排列所有幀,以及系統對幀進行雙重檢查的能力,該幀在傳輸過程中是否出現錯誤。SDLC幀的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字節稱為標志,基本上是幀的包裝,表示幀的開始和結束。下一個或兩個字節構成地址。控制字節,它可以有多種用途,取決于傳輸的幀的類型,跟隨地址并可以處理幀的排序、傳輸的終止、狀態檢查、輪詢等等。數據有效載荷跟隨控制字節,在數據之后,但在結束標志之前,有幾個字節用于冗余序列檢查。使用同步數據鏈路控制的SNA環境相當簡單,網絡上的每個節點都被標識為主節點或輔助節點。主要節點很可能是一臺大型計算機,而輔助設備是與主機通信的終端。然而,在SDLC下運行的網絡可以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拓撲結構。在點對點設置中,只有兩臺計算機相互通信:一臺主主機和一臺輔助終端。然而,對于多點主機,大型機負責任意數量的二次終端。另一種拓撲是環路配置,在這種情況下,大型機充當一個圓中的一個主要點,它只通過圓中的第一個或最后一個終端來傳遞幀,然后有一種稱為hub-go-ahead方法,它將出站信道分配給主機,將入站信道分配給終端
-
發表于 2020-08-06 15:05
- 閱讀 ( 902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