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克鼎又稱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孝王期間)一名叫克的年夜貴族為祭奠祖父而鍛造的青銅器。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徑75.6厘米,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造型宏偉,有年夜型雙立耳,是典型的周鼎器型之一。
鼎腹內壁鑄有銘文2段,共28行,290字,本家兒要記實克依憑先祖功勛,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年夜量地盤,奴隸犒賞等內容,是研究西周汗青的主要文獻。對研究西周的職官,禮節,地盤軌制等,都做出了極年夜的進獻。
年夜克鼎于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出土于陜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秘訣鎮任村),保藏于上海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被稱為”國之重器“。
年夜克鼎出土后先是被天津人柯劭態買下,后又輾轉入潘祖蔭手中。抗戰期間,為抵日軍,潘家將鼎藏入地下,躲過日軍耳目。直至抗戰勝利后,年夜克鼎才重現光亮。
新中國當作立之后,移居上海的潘達于將年夜克鼎捐募給上海博物館,至此博物館保留至今,并稱之為”鎮館之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