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被稱為哈德遜河學派的藝術家運動在19世紀中期蓬勃發展,描繪了西方的壯麗風景。這些畫家把他們的哲學建立在自然作為上帝的理想之上,女性繪畫托馬斯·科爾在1825年與亨利·大衛·梭羅、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等文學...
現在被稱為哈德遜河學派的藝術家運動在19世紀中期蓬勃發展,描繪了西方的壯麗風景。這些畫家把他們的哲學建立在自然作為上帝的理想之上,女性繪畫托馬斯·科爾在1825年與亨利·大衛·梭羅、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等文學超驗主義者對話,于1825年創立了這一運動,他們都相信新的美國身份是一種無限潛力的理想他們從嚴格的、令人窒息的歐洲文化中探索出一種新的精神境界。紐約北部原始、開放的景色將哈德遜河學派吸引到“未受破壞的”自然形態的潛在力量上。人類與自然的交流象征著回歸純凈,對上帝的直接崇拜。藝術家們有直覺,通過表現崇高來向觀眾再現同樣的崇拜。他們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新的。關鍵人物如阿舍爾·杜蘭德和弗雷德里克·丘奇的繪畫是標準構圖的例證。一幅大畫布顯示了戲劇性燈光下的景象。布景經常是這樣在黎明或黃昏時,前景中的小人物強調景色的壯麗。描繪傾向于現實主義,但突出的燈光使風景浪漫化。倒下的樹木和樹樁是崇高的流行比喻,當他們提醒我們大自然毀滅和更新的力量時,哈德遜河學派提出了一個民族主義的議程。他們與歐洲浪漫主義者決裂,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他們國家在美洲的角色。他們認為美國的獨立反映在“空曠”的荒野中。這種看法促使他們這樣做按照命運的安排在西方居住在道德上,體驗荒野之美,而不是破壞它,卻忽視了那些已經生活在大陸“荒野”中的人們可能承擔的道德義務。生活在沿海繁華城市的美國人夢想著獨立生活在山區。然而,內戰的徹底災難摧毀了藝術家們的理想,哈得遜河學校的作品在1876年左右停滯不前
-
發表于 2020-09-24 00:22
- 閱讀 ( 972 )
- 分類: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