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烏里是美國劇作家和編劇,生于1936年。他以其代表作《開車送戴西小姐》而聞名,這是他亞特蘭大三部曲的一部分。2006年,他獲得了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普利策獎、托尼獎的作家的殊榮,他的戲劇作品也獲得了奧斯卡獎...
阿爾弗雷德·烏里是美國劇作家和編劇,生于1936年。他以其代表作《開車送戴西小姐》而聞名,這是他亞特蘭大三部曲的一部分。2006年,他獲得了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普利策獎、托尼獎的作家的殊榮,他的戲劇作品也獲得了奧斯卡獎。
![]()
雙手放在臀部的男人,他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度過了他的第一年,這種成長經歷將影響他后來的風格,并使他的作品有一種地方感。他曾就讀于德魯伊山高中,然后是布朗大學,在那里,他獲得了英語和戲劇的學位。阿爾弗雷德·烏里后來去了紐約市,并開始在卡爾霍恩學校教英語。多年來,阿爾弗雷德·烏里在戲劇界奮斗,在百老匯擔任一名作家和抒情詩人。他的早期作品都是商業和批評的失敗,包括了《美國甜心》和《我屬于的地方》等作品。最后,在1975年,他與羅伯特·沃爾德曼合作創作了《強盜新郎》。《強盜新郎》獲得了巨大成功,阿爾弗雷德·烏里獲得了托尼的提名,盡管最終他沒有獲勝。盡管如此,這使他成為一名嚴肅的百老匯劇作家。烏里在接下來的十年里繼續在劇院工作,但直到1987年,他才獲得了下一個真正的成功。
駕駛戴西小姐在演播室劇院開業,并立即獲得了關鍵性的成功。最初,這部戲劇似乎是一部相當不嚴肅的作品,許多人對它的價值持懷疑態度。南方一位年老的猶太婦女和她的黑人司機的中心前提在許多人看來似乎相當老套,如果不是積極地攻擊種族關系的話然而,最終達成的共識是,這部戲用心地解決了問題,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同時將通常會被歸入配角的角色原型帶到了戲劇的最前面。摩根·弗里曼在《開車送黛西小姐》的原作中與丹娜·艾維演對手戲,該劇最終為阿爾弗雷德·烏里贏得了普利策戲劇獎。兩年后,烏里將劇本改編成劇本,由摩根·弗里曼主演,與杰西卡·坦迪演對手戲,該片獲得198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烏里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駕駛戴西小姐是亞特蘭大三部曲的第一部,由1997年的《巴利霍的最后一晚》和1998年的《游行》(Parade)完成。這些劇本都借鑒了阿爾弗雷德·烏里的個人經歷,他自己也是一個在南方長大的猶太人。狂歡節的最后一晚與在適應美國生活的同時拋棄猶太傳統有關,《狂歡節》講述了一位猶太工廠工人1913年在亞特蘭大被判謀殺一名女孩并被判入獄70年的真實故事。《最后一晚的狂歡》獲得了托尼最佳戲劇獎,而《游行》獲得了托尼最佳音樂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