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繞梁:在房梁間繚繞飄零。(余音)環抱屋梁扭轉三天。形容美妙悅耳的聲音。
出自《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停;擺布以其人弗去。
典故--《列子·湯問》里記錄了如許一個故事:
傳說戰國期間,一位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因為一路饑餓,斷糧已好幾日了,于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委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今后,人們還聽到她的歌聲的余音在房梁間繚繞,人們都說韓娥之歌“余音繞梁,三日不停”。韓娥投宿一家酒店,因為貧苦,韓娥遭到了酒店本家兒人的欺侮,韓娥悲傷透了,“曼聲哀哭去。聲音是那么悲慘,凡是聽到她歌聲的人都感覺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時候,“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酒店本家兒人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一首歡喜興奮的歌曲。韓娥“復為曼聲長歌”,世人聞之“喜躍抃舞,弗能自禁”,氛圍馬上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聲之動聽,甚至于此。
是以后宿世就有了“余音繞梁”、 “繞梁三日”的當作語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聲和音樂的魅力。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余音竟能繞梁三日,音樂的力量其實是令人無法想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