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前六位)暗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地點縣(市、鎮、區)的行政區劃代碼。1-2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 3-4位地級市、盟、自治州代碼; 5-6位縣、縣級市、區代碼。
(身份證號碼第七位到第十四位)暗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此中年份用四位數字暗示,年、月、日之間不消分隔符
(身份證號碼第十五位到十七位)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規模內,對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員編心猿意馬的挨次號。此中第十七位奇數分給男性,偶數分給女性。
(身份證號碼最后一位)是按照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計較出來的查驗碼。若是或人的從頭至尾號是0-9,都不會呈現X,但若是從頭至尾號是10,那么就得用X來取代,X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取代10,可以包管公平易近的身份證合適國度尺度。
下面我們來說最后一位校驗碼的計較方式
起首將前面的身份證號碼17位數別離乘以分歧的系數。從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數別離為:7-9-10-5-8-4-2-1-6-3-7-9-10-5-8-4-2
接下來將這17位數字和系數相乘的成果相加
然后用加出來和除以11,看余數,余數只可能有0-1-2-3-4-5-6-7-8-9-10這11個數字。其別離對應的最后一位身份證的號碼為1-0-X -9-8-7-6-5-4-3-2。
經由過程上述方式可以計較一小我的身份證號是否正當。
身份證上有我們每小我主要的信息,必然要妥帖保管,如失慎丟掉,盡快去本地派出所掛掉補辦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