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書信又稱為“鴻雁”?

    人與人之間除了言語溝通外,手札的往來也是一種體例。手札讓人有“國內存良知,海角若比鄰”的體味,不管多遠都能得知彼此的現狀。在古代,官府的手札傳遞年夜都是由信差騎馬,透過驛站來接力傳送;戎行間的諜報傳遞,就操縱信鴿傳遞;而一般布衣蒼生則靠口信或親朋傳遞信件,如唐朝詩人岑參《逢入京使》︰“頓時重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安然。”那么,為什么手札又稱為“鴻雁”呢?

    鴻雁,是一種群居水邊的年夜型候鳥,俗稱年夜雁。鴻雁是跟著季候變動而遷徙,每年往來來往都有按時的候鳥,它們信守時候,有組織的群聚勾當。是以,古代通信未便,就但愿能透過具有“仁義禮智信”的候鳥來傳遞手札。

                                                                                 年夜雁。

    據《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記錄,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單于勒迫他降服佩服,蘇武不肯屈就。后來,單于給他一群公羊,再把他流放到海說神聊海無人的處所牧羊,并告訴他羊群生下小羊時,才讓他回國。

                                                            蘇武像《晩笑堂竹荘畫傳》。

    漢昭帝初年,漢朝與匈奴和親,漢朝廷乘隙要求釋放蘇武,匈奴卻謊稱蘇武已經滅亡。不久,漢使者又再次到匈奴,與蘇武隨行出使匈奴的常惠,就去密見漢使者,奉告蘇武并沒有死。常惠要漢使者標的目的單于說,漢朝皇帝在上林苑狩獵,射中一只鴻雁,雁足上系著一封帛書,上面申明蘇武還在某個年夜澤中。漢使者就按照常惠所教前往責問單于,單于年夜吃一驚,只好標的目的漢使者認錯,并釋放了蘇武。蘇武出使到匈奴,十九年后才得以回到漢朝。

    后來,因為這個典故,“鴻雁”就被用來作為手札代稱了。“鴻雁傳書”則是比方手札的往來。

    • 發表于 2017-08-25 00:00
    • 閱讀 ( 124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