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售票員何時謝幕?
解筱文
與平易近航客票發賣模式比擬,鐵路客票走了一條分歧之路。這源于鐵路交通的國度定位、市場特征、價錢特點和自身特點所決議的。是以,從中國鐵路肇端,客票發賣就把握鐵路自身企業手中(除嚴酷價錢管束的火車票代售點),并未真正走標的目的社會化、市場化的渠道發賣之路。
在信息手藝迅大進步和電商成長高潮中,中國消費者網購習慣逐漸養當作,而傳統鐵路客票發賣模式遭碰到很多尷尬和成長危機。2011年6月12日,中國鐵路上線12306網站(中國鐵路客戶辦事中間)開展火車票購票營業。昔時底全國鐵路周全奉行收集售票,中國鐵路終于邁入互聯網售票時代。此后,鐵路經受住單一平臺巨量化點擊和買賣考驗,摸索出吻合鐵路辦理模式和體系體例形態的客票電商平臺化經營模式。
7年前,全國鐵路經由過程互聯網發賣火車票比例占全渠道售票的3-5%,今天這一比例已跨越80%,年網售火車票跨越20億張,買賣額跨越2000億元。短期幾年,呈現如斯龐大的增量,本家兒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鐵路運力年夜幅晉升,有了充沛的票源。跟著年夜規模鐵路扶植,高鐵當作網運營,運力年夜幅晉升,鐵路春運不在悲壯,客運難題逐漸破解。按照鐵路規劃,中國鐵路運營里程正標的目的20萬公里直奔而去。國度鐵路年搭客發送量已跨越30億人次,單日最發送量不竭締造汗青新高。2015年全國鐵路單日最高發送搭客1300萬人次;2016年全國鐵路單日最高發送搭客1400萬人次;2017年全國鐵路單日最高發送搭客達1502.5萬人次。
另一方面是中國電商消費人群增多,網購已經當作為消費者的糊口習慣。2017年中國網平易近人數約7.51億,2017年上半年中國網購用戶達到5.16億。按照美國媒體機構Zenith發布的最新研究陳述展望,2018年中國智妙手機用戶數目將達13億人次,居全球第一。
今天面臨彭湃的市場情況轉變和龐大的時代前進力量鞭策,“無現金社會”海潮涌動,無人超市、無人銀行等新模式不竭呈現,以及聰明零售、聰明電商、聰明城市、智能交通等場景扶植摸索,聰明化保存當作為新時代成長的必然路徑。在如許的成長態勢下,全平易近電商化消費持續增加對鐵路客運辦事模式立異、鐵路商旅經濟成長提出更年夜需求。
由此判定,全國鐵路互聯網售票占全渠道售票比例還將持續增添,鐵路車站傳統窗口售票、德律風訂票、代售點售票等比例也將不竭下降。今朝,從業火車票人工辦事發賣的人員確實也在削減,但削減比例遠低于火車票互聯網發賣增量的比例。據估算,全國鐵路還有年夜約1.5–2萬名火車票售票相關從業人員(不含火車票代售點人員)。
因持久以來的鐵路客運辦事實際需要,鐵路成立了售票員這支步隊,以超負荷運轉持久支撐和維系著鐵路運輸辦事平安有序,但其被定位為非本家兒要運輸工種,人員收入較低,跟著互聯網時代成長和鐵路經營質量晉升,鐵路客票售票職業處于尷尬地位,主要而又沒落。
按照1.5萬名鐵路售票相關人員數目,保守計較鐵路企業人工當作本支出年夜致如下:以售票員人均每月5000元(含“五險一金”)工資計,鐵路需要年付出工資9億元,包含其他福利費,起碼需付出人工當作本10億元;每名售票員設置裝備擺設辦公舉措措施、電腦及從屬設備以8000元計,需要一次性支出設備費1.2億元(不含維修、耗材、電費等);按照每個售票工位面積2平方米計,共利用鐵路車站面積3萬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每年8000元的貿易均價出租,鐵路每年潛在損掉24億元。總體看,若是抱負狀況,鐵路達到周全互聯網售票,鐵路企業不僅一次性可節流投入1.2億元,還可年增益34億元。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鐵路企業在線下售票環節可節流年夜量當作本支出,那么為什么還要相對不變連結這一較年夜數目的售票步隊?筆者覺得原因有二。
一方面,持久以來鐵路的辦事宗旨就是“人平易近鐵路為人平易近”。在當今全社會“以人平易近為中間”的成長思惟指導下,鐵路辦事更需要讓人平易近對勁。盡管鐵路電商化消費情況和習慣已經很普及,但仍有復雜數目的人群,因各種原因還不會和不習慣網購和自助打點火車票。此外,可采辦火車票的有用證件多達24種,除二代身份證之外,其他證件之間各自相對孤立,本家兒管部分各別,系統不克不及主動識別,只能經由過程窗口打點,而不克不及互聯網自助取(買)票。還有已出票,但需退、改簽票的,只能在窗口工人打點。
另一方面,鐵路因為運營距離長、產物多樣、價錢各別、搭客需求分歧、實名制搭車等復雜情況制約,很難采用地鐵IC卡票務模式簡約化運作。從今朝鐵路線下票務打點環境看,主動售票系統、人臉識別等相關手段還處于成長階段,運行不變靠得住性還需要時候查驗和慢慢完美,搭客人群周全順應性還不敷,故此主動票務辦事還不克不及周全替代人工辦事,鐵路售票員需要承擔更為繁重和跨營業的諸多辦事工作。別的,相對于互聯網售票及自助票務辦事,人工辦事效率雖不克不及與之比擬,但人工辦事可在設備故障、收集不良等環境下,保障搭客順遂購票,實現運輸辦事平穩有序,不致發生重年夜群體公共事務。
可用預見,基于數字經濟成長態勢和鐵路企業經營效率效益需要,鐵路售票員從業數目應該會獲得逐年削減,但仍會在較長期間維持需要數目。筆者覺得,在平安不變的前提下,以現有的互聯網售票模式,可從以下四個路子摸索削減車站售票窗口數目,縮減售票人員。
一是精減購票有用證件種類。重點以便捷為首要和重點導標的目的,標的目的社會人群擴年夜推廣網購火車票,指導選擇線下憑有用二代身份證或電子客票,經由過程閘機主動識別進站,或者刷臉直接進站搭車。同時,鐵路部分增強與國度各相關系統協調,精簡有用證件數量、實現本家兒要證件信息化識別和數據互聯,盡可能消弭收集票務辦事的障礙,也將國度關于限制特心猿意馬嚴重掉信人乘坐火車的相關劃定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打造高度智能化站車辦事系統。進級扶植智能票務系統,完美線下紙質火車票自助退票(改簽)功能,充實運用生物識別、語音識別、數據挖掘、VR、AR等前沿科技,晉升智能化售票程度,將傳統鐵路售票員打造為客運辦事高端導購員,使車站人工售票辦事慢慢標的目的半人工、人工化辦事普及,促使更多搭客選擇自立化打點票務。
三是增強客運辦事模式設計。逐漸將利用非二代身份證等有用證件采辦群體,分流到城市代售點購票(甲士、港澳臺、外籍搭客等特別人群在車站窗口打點)。
四是做好售票年夜數據闡發。分區域和分車站,摸索有打算削減車站售票窗口的車票投放數目。對于分歧時段、車次、席位的火車票,可采用市場化手段,摸索網購優惠促銷,導標的目的互聯網購票。
總之,隨時代前進和科技成長,鐵路售票員退出汗青舞臺必是年夜勢所趨,但現階段鐵路售票員這一步隊還將闡揚主要感化。鐵路售票員既要具有傳統鐵路客票辦事本色,又要順應電商時代成長新要求,擔負鐵路客運成長的“橋梁”和“紐帶”任務,一如普速列車與高鐵列車“雙翼而行”,標的目的著“人平易近群眾對夸姣糊口的標的目的往”進發。
(本文本家兒要內容刊于2018年7月30日《經濟不雅察報》)
解筱文:計謀學者。本家兒評時政、貿易、鐵路、文化。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