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及日本配合社最新報道,12月26日日本頒布發表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將在2019年7月從頭開啟貿易捕鯨勾當。
早在2018年的9月10日,在巴西召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年夜會上,日方就曾提出要恢復貿易捕鯨。但國際捕鯨委員會以41票否決、27票贊當作的投票成果,否決了日方的提案。
有專家闡發,恰是因為撐持捕鯨與否決捕鯨的國度無法告竣一致,日本擔憂影響本身的貿易捕鯨勾當,索性“退群”了之。
此前,日本就有試探性動作,表達過退群的意愿,那時即遭到了多國的抗議。
澳年夜利亞海洋庇護協會首席執行官達倫·金德利塞茲暗示,日本“退群”意味著“背棄國際社會”,“會給其他國際公約或公約開一個很是危險的先例”。
新西蘭鯨類和海豚信任基金代表利茨·斯洛滕說,若是日本退出,可能在國際捕鯨委員會激發嚴重后果:一些國度或許會效仿,這一國際組織可能割裂。
很多網友也表達了擔憂——No whale is safe (沒有一條鯨魚是平安的)。
為什么大師的擔憂與訓斥如斯強烈?日本又為什么非要“退群”捕鯨?庫叔今天就來講一講。
1
數目龐大
大師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
日本是現在僅有的3個捕鯨的國度之一,別的2個國度是挪威和冰島。但日本捕鯨的數目之年夜,手段之殘忍,引得浩繁國度的訓斥。
1951年,日本插手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委員會經由過程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貿易捕鯨,自此宿世界上年夜大都國度都遏制了貿易捕鯨。然而從1987年起,日方就操縱公約縫隙,以“科學研究”為名持續在南極和西海說神聊承平洋等海域年夜量捕鯨。
(圖為公約部門內容,此中提到,可覺得科學研究需要恰當捕鯨 圖源:瞭望財視客)
依據日本當局本身的統計,從1980到2010年的30年間,日本共捕捉了各類鯨魚40多萬頭,占全宿世界捕鯨總量的80%以上。
(圖為日本科研船捕鯨 圖源:央視新聞)
與之對應的,是百里挑一的科研當作果,以及被冰凍起來或擺上餐桌的鯨肉。
(圖為被切割好的鯨肉 圖源:新華國際頭條)
因為日本“鉆空子”的行為過分較著,2014年3月,結合國海牙國際法院裁心猿意馬日本在南極的按期捕鯨勾當并非出于“科研目標”,該當遏制。
給出的依據就是,2005年到2014年的9年間,日本以“科研捕鯨”的名義捕獲了3600頭小須鯨,并致其滅亡,但顛末同業評斷的相關論文只有兩篇,研究結論也僅僅得自9頭小須鯨的剖解成果,這與遭捕殺鯨類的總量不當作比例。
對此,日本暫停了2014年末至2015年頭的捕鯨勾當。你覺得日本會有所收斂嗎,并不是,2015年底,他們的捕鯨船隊改換新名頭重返南極海域,捕殺的行為更是變本加厲。
按照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統計數據,2016年到2017年的捕鯨季,日本在全球共捕殺了488頭鯨。這些鯨魚里面,只有38頭來自日本近海,其余均來自南極海域和西海說神聊承平洋。
(圖為日本海說神聊海道釧路,一頭小須鯨正在被卸船 圖源:美聯社)
2018年6月,英國《自力報》報道稱,日本在比來一次南冰洋(也叫南年夜洋或南極海)捕鯨步履中,共捕殺333頭小須鯨,此中122頭是懷孕母鯨,114頭是幼鯨。要知道鯨魚2-3年才生育一次,小須鯨的懷胎期為10個月,凡是每次只產一胎。
日本研究者辯稱,獵殺這些小須鯨是為了對鯨脂和其胃內容物的數據進行收集,此項目合適《國際捕鯨管束公約》的劃定。
《衛報》對此質疑道:科學家們暗示,在研究中運用“致死性取樣”的方式是沒有事理的。手藝許可科學家們在不殺死鯨的環境下開展鯨類的追蹤和識別、收集DNA樣本以及食性評估研究。
有環保組織對致死類和非致死類研究方式進行了對比,再加上上文提到的兩篇論文,狠狠“打臉”日本所謂的“科學捕鯨”。
國際人道協會高級項目司理維爾貝洛夫(Alexia Wellbelove)十分直白地評價到:“122頭懷孕母鯨被捕殺,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并表露出日本捕鯨的殘忍性。在非致命性方式已經足夠用于科學需求的環境下,日本的捕鯨步履素質上極其恐怖,而且毫無需要。”
2
手段殘忍
除了假借科學、數目龐大,維爾貝洛夫提到的“手段殘忍”,也是日本備受訓斥的另一年夜原因。
日本捕殺鯨類的體例極其殘忍。
船隊進入方針海域后,按照鯨噴出的潮柱外形,高度等特征判定出鯨種,敏捷駛近鯨體,同時炮手將爆炸性的斧榴彈魚叉裝入炮膛,達到射程以內后對準鯨魚的關鍵部位射擊。
(圖為捕鯨炮模子)
射中鯨體今后,斧榴彈會在鯨體內炸裂,叉爪張開,敏捷放出拖綱,捕鯨船按照鯨的游速,調整船速跟隨。待鯨魚掉去抵擋能力后,收絞拖綱將鯨體拉進捕鯨船,隨后進行現場朋分,血流滿地。
(圖為日本捕鯨船“勇新丸”號在捕獲一頭鯨魚,捕鯨炮擊中鯨魚身體后,血水四溢 圖源:法制晚報)
上文提到的333頭小須鯨就是被綁有30克斧榴彈的魚叉擊中,拖上船的。
還有更令人驚心動魄的事實:斧榴彈魚叉插入鯨魚體內后,僅有50-80%的概率會一擊斃命,也就是說鯨魚有很年夜可能是在熬煎中疾苦死去。
(圖為被捕獲上船的鯨魚 圖源:央視新聞)
(圖為血跡斑斑的捕鯨船 圖源:央視新聞)
(圖為日本近海的捕鯨勾當 圖源:央視新聞)
(圖為鯨魚被朋分 圖源:央視新聞)
(圖為鯨魚被從中心劈開 圖源:央視新聞)
各種血淋淋的事實,讓庫叔想起了2009年的記載片《海豚灣》中,日本對于海豚的捕獵與虐殺。關于該記載片還有一個插曲——本家兒演理查德·奧巴瑞(Richard O'Barry)在2016年時想再次入境日本調查海豚近況,在機場被拒絕入境并遭到截留。
【注:從物種上講,海豚同樣為鯨目,是以廣義上海豚也可以說是一種鯨。】
(圖為日本漁平易近用帶有倒鉤的魚叉捕獲海豚 圖源:記載片《海豚灣》)
(圖為被海豚鮮血染紅的水域 圖源:記載片《海豚灣》)
如斯血腥暴力又貪心,引得國際輿論的訓斥,其實層見迭出。
3
傳統行為
既然這么多人否決和訓斥,為什么日本還要對峙?
很多日本人說,捕鯨是他們的平易近族傳統。
日本曾經出土過繩文期間(公元前14500年-公元前300年)的土器,上面有打獵鯨魚的圖案,同時還找到了鯨魚的骨頭。按照揣度,那時辰日本海說神聊部的少數平易近族阿伊努人經由過程采集毒性植物來提取毒素,涂抹到矛器上,然后乘坐劃子接近鯨魚獵殺。
(圖為日本遠古期間的捕鯨圖 圖源:不雅察者網)
可是,因為捕殺難度年夜,鯨肉并沒有當作為那時人們的日常食材。日本年夜規模、有組織的捕鯨記實呈現在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的末期,阿誰時辰捕鯨本家兒如果為了獲取鯨油,用來建造燈油、稻田殺蟲劑等。《明實錄》中就有日本標的目的明朝納貢鯨魚的記錄。據揣度,15宿世紀日本每年打獵鯨魚的數目年夜約是800頭上下。
此后,這一行業慢慢當作為可以匹敵制銅業、制鐵業的國度年夜型財產。對鯨魚的操縱也加倍多元,除了燈油,鯨魚還被用來建造噴鼻皂、護膚品、潤滑油等等。
(圖為鯨油 圖源:不雅察者網)
到了明治期間,實業家岡十郎引入了挪威的捕鯨手藝,從遠處發射帶有漁網的魚叉,降低了捕鯨的難度,還增添了平安性,捕鯨的效率年夜幅度提高。當然,這種“殺雞取卵”也造當作日本近海的鯨類數目銳減,但漁平易近們并沒有就此干休,而是奔赴遠洋。1934年,日本第一支遠洋捕鯨船隊駛往南極。僅1938年-1939年間,6艘日本遠洋捕鯨船就在南極海域捕殺了2665頭藍鯨、3344頭長須鯨、883頭座頭鯨和647頭抹噴鼻鯨。
二戰時代,捕鯨業間斷。日本降服佩服今后,百孔千瘡,食物極端欠缺。在麥克阿瑟的本家兒導下,日本重開近海及遠洋的捕鯨勾當。按照東京農業年夜學傳授小泉武夫的《鯨魚救國》,在1947年的日本食肉供給量中,鯨魚占動物性卵白質的46%,而在捕鯨量達到巔峰的1957年-1962年,日本國平易近對鯨肉的現實依靠達到70%。那時,每年約有24000多頭鯨魚被捕殺。
這也培養了“吃著鯨魚長年夜的一代”,本家兒如果指戰時或戰后出生的日本兒童。事實上,除了出于獵奇而測驗考試鯨肉的年青人,他們是當下鯨肉的本家兒要消費者,棲身鄙人關市的佐藤就是此中一員。
“我小時辰并不知道牛肉和豬肉的味道,若是說吃肉指的就是吃鯨肉,若是說吃培根,那指的就是吃鯨培根。”
佐藤很喜好鯨刺身拼盤,拼盤里包羅鯨肉、鯨心、鯨舌、鯨皮,他認為這是一種懷舊的行為,因為鯨魚“好吃,但并不讓人感覺出奇”。
(圖為鯨魚“生魚片” 圖源:視覺中國)
事實上,跟著日本經濟起飛,進口肉類增添,對鯨的消費量呈現出持續削減的趨向。按照英國BBC的報道,2015年日本的人均鯨消費量僅在30克擺布(一枚雞蛋年夜約重50克)。
此外,《海豚灣》中有很年夜的篇幅在宣傳海豚肉、鯨肉中含有極高的污染物,部門數值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日本當局設心猿意馬的極限值,而這些有機汞化合物帶來的慢性中毒,極有可能使“水俁病事務”在現代重演。
【注:水俁病事務,是1956年日本水俁灣呈現的一種奇異的病,是最早呈現的因為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造當作的公害病。】
可以看出,即即是傳統,也走到了沒落的邊緣,況且還埋沒著健康危機。
4
選票所系
除了健康危機,捕鯨業還面對著經濟危機。
2006年《朝日新聞》曾做過統計,在日本國平易近中,只有4%的人經常吃鯨魚肉,有9%的人很是偶然地吃,有53%的人沒有吃過,33%的人永遠禁絕備吃。而2002年至2012年,日本未食用而滯銷的冷藏鯨魚肉,已經翻了一番,達到4600噸。
那么,為什么日本還要對峙年夜量捕鯨?
就業及其背后的選票是主要原因。
盡管捕鯨業締造的價值在國平易近出產總值中的比例較低,可是衍生出來的財產鏈是十分復雜的,僅承平洋海域日本就有捕鯨船1000多艘、捕鯨工人10萬人。若是日本周全拋卻捕鯨的話,這些人將會掉去賴以餬口的手段,這對于掉業率居高不下的日原本說,是龐大的沖擊。
此外,從事農林漁牧的公眾是今朝在朝的自平易近黨的主要票倉,若是擺蕩了他們的生計,撐持率天然會走低。
事實上,日本不僅不會拋卻,還一向在攙扶捕鯨業。
日本此刻進行的所謂“科研捕鯨”,國度是出經費的。“科研捕鯨”由農林水產省和部屬部分水產廳負責,一般環境下,他們都將這項使命委托給日本鯨類研究所進行操作。
據統計,2005年后的10年間,日本國庫標的目的日本鯨類研究所供給了約80億日元(約4.9億人平易近幣)的稅金。
而按照2015年環保組織給日本當局的一封聯名信的信息,日本當局賜與“科研捕鯨”的補助額度為31億日元(約1.8億人平易近幣),除此之外,捕鯨行業還會收到來自日本漁業局高達45億日元(約2.6億人平易近幣)的“有益于漁業”項目標補助,以“振興日本漁業”。
除了以上各種,日本當局甚至調用過災后重建的資金用于所謂的“科學研究”捕鯨。
2013年3月,《朝日新聞》報道稱用于幫忙“3·11”地動和海嘯受哀鴻眾的“回復預算”中,跨越1000億日元(約62.4億人平易近幣)沒有效于災區重建。此中,有22.8億日元(約1.4億人平易近幣)用于增強捕鯨船隊的平安捍衛,以備在南承平洋海域與反捕鯨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周旋。
就業與選票雙重夾擊之下,讓日本拋卻捕鯨業,很難。
5
國際博弈
當下,日本國內的一些學者認為,捕鯨業的成長關乎國度平安。
他們認為,西方國度否決日本捕鯨是為了扼殺日本,他們設置的貿易捕鯨禁令,其目標并不是出于純粹的環保本家兒義要求,而是試圖在政治經濟上遏制日本。
拿步履最積極的美國來說,本家兒如果為了讓日本在糧食上對美國發生依靠感,增添牛肉的出口,從飲食文化上同化日本。
日本的某些保守勢力對此深感憂慮,他們認為,日本人就應該連結吃年夜米與海鮮的傳統。而此刻年青的一代卻日益習慣于吃面包、牛肉,這會影響日本的平易近族意識,最終導致日本的糧食平安受制于歐美。
是以,日本人感覺,我們捕鯨,不是為了面前好處,而是危機意識的表現。
日本的一些年夜型捕鯨公司經常會結合本地黌舍,邀請學生不雅看鯨魚剖解過程,用來標的目的下一代灌注貫注日本的飲食傳統與捕鯨業的“輝煌汗青”。
(圖為組織小學生不雅摩進修鯨魚剖解 圖源:不雅察者網)
除了所謂的島國危機意識,還有海洋權益的博弈。
捕鯨與其他海洋資本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日本不拋卻捕鯨,也是想以此為籌碼,保障本身的漁業政策,爭奪甚至節制海洋資本,尤其是南極地域的海洋好處。
這種訴求與政治目標,在日本經常調派軍艦庇護捕鯨船赴遠洋捕鯨等行為中,可窺一二。
可是日本人沒有意識到,任何一個平易近族、國度的所謂保存和成長,都不是粉碎人類共有的天然資本的來由。
美國科學院的一份研究陳述指出,日本的捕鯨勾當已經對承平洋與南極海域生態系統造當作了粉碎,由此激發的連鎖反映導致良多海洋生物削減、甚至滅盡。
具體來看,日本無節制的捕殺,直接導致鯨魚種群的削減,座頭鯨、小須鯨等珍稀鯨類已經瀕危甚至滅盡,在良多海域中不復存在,而全球13種鯨魚類型中,至少有5種處于瀕危狀況。
美國阿拉斯加年夜學海洋生物學家普林格傳授指出,須鯨的年夜量削減導致處于食物鏈頂端、以這些須鯨為食物的虎鯨改變了獵食屬性,捕食方針逐漸轉標的目的食物鏈下方的海狗、海驢、海豹、海獺等。由此可以認心猿意馬,捕鯨勾當導致了海洋生物鏈的復雜連鎖反映,引起了某些海洋物種的削減。
【注:海驢,即海說神聊海獅,是海獅科中最年夜的一種。】
普林格傳授還灰心地認為,年夜規模過度地捕殺鯨魚已經給海洋生物鏈造當作了無法想象的沖擊與粉碎,要使這些瀕臨滅盡的海洋物種恢復到疇前的生態程度,無疑是癡人說夢。
不知道日本何時從夢中醒來,擔負起應有的國際責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