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熟悉一下肉眼可見的最古老恒星。
上圖正中圓圈里的星星就是 HIP 68594,也叫 HD 122563,位于牧夫座,目視星等只有 6.2 等,方才好用肉眼勉強能看見。固然它在夜空中很是不起眼,但在天文學史上可謂赫赫有名。
1950 年月,人們已經發現了幾顆金屬元素含量與太陽比擬異常偏低的恒星,此中最低的只有太陽的百分之一。1963 年,以 George Wallerstein 為首的一組美國天文學家用那時宿世界上最大的千里鏡,第一次經由過程光譜確定了 HD 122563 的金屬元素的相對含量,驚奇的發現只有太陽的 1/800,是那時已知的金屬含量最低的恒星。
上:美國天文學家 George Wallerstein 和他拍攝的 3 顆貧金屬星的光譜,最下面的一行是 HD122563
下圖是 HD 122563 的光譜(藍色)與太陽的光譜(紅色)的比力。可以看到,它的光譜里元素的接收線很是稀少。
在半個宿世紀的時候里,天文學家對 HD 122563 進行了頻頻的測心猿意馬。它的質量是太陽的 0.86 倍,半徑是太陽的 24 倍,距離我們 240pc(770 光年),焦點的氫燃料已經耗盡,離開了本家兒序階段,當作了一顆紅巨星。它的鐵元素相對含量精確的說只有太陽的 1/440,用對數暗示就是 [Fe/H] = ?2.65。其他各類重元素也發生了分歧水平的衰竭,此中少部門元素更是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HD 122563 連結“最貧金屬的恒星”這一記載長達 20 年之久。
據推算,這顆星早在宇宙大爆炸后 10 億年就形當作了,也就是說春秋達到了驚人的 126 億歲,不僅遠超地球和太陽(46 億歲),更跨越了大部門球狀星團。HD 122563 降生時的那片星際物質云里還沒有今天這么多的金屬元素。除了氫、氦和微量輕元素外,僅僅受到了很少的重元素的污染,這些重元素幾乎全都來自于超新星爆發。
肉眼能看見的絕大大都恒星,包羅太陽,都屬于銀河系盤中的恒星。而 HD 122563 則屬于古老的暈族恒星,只是在繞銀心公轉過程中可巧顛末了太陽四周。而大大都暈族恒星距離我們都過分遙遠,很難像 HD 122563 這樣進行具體的研究。統計表白太陽四周只有 0.15% 的恒星來自于銀暈,而 HD 122563 就是暈族恒星的一個貴重“范本”。
上圖:太陽(紅色)和 HD 122563 (藍色)將來 2 億年里在銀河系中的活動軌跡。每個點代表 200 萬年。
HD 122563 位于牧夫座的腳上,它的不遠處就是橙黃色的大角星(牧夫座α),是夜空第四亮的恒星。大角星也比太陽和地球還古老,屬于銀河系的厚盤,但與 HD122563 比起來仍是年青良多。HD 122563 是全天星空里獨一一顆肉眼可見的極端貧金屬星,大要也是不借助任何東西,肉眼所能看見的最古老的天體。所以,在一個晴朗的春夜里,不妨試著用眼睛找一找這顆只有 6.2 等的恒星 HD 122563,感觸感染一下 126 億歲的老壽星發出的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