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在即,各檔節目搶占暑期檔的廣告打的是滿天飛,這邊《中國好聲音》《最美和聲》《蒙面歌王》《聲入人心》……暑期向來都是音樂節目的天下,在看節目的時候你能忍住不開口跟著唱嘛?很多研究表示這類歌唱節目直接帶動KTV,全民K歌,唱吧的使用,
K歌想來大概沒有人不喜歡吧,但不是喜歡聽什么歌,這首歌就適合你唱。如何找到一首適合自己唱的歌,并且唱得好呢?今天給你講點K歌的小心機。

聽清自己的聲音性格
你有沒有經歷過在KTV嗨的不行的時候唱歌“高音上不去,一下子變成公鴨嗓的情況,尷尬四處彌漫。其實這是因為選擇的歌曲不適合自己。只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嗓音,就比較不容易唱成“車禍現場”。
音域界定
常常聽歌唱綜藝節目導師說某個學員可以唱到哪個KEY,這也就是音域。在《聲入人心》里關于美聲歌劇唱法對于音域的界定更明顯。選歌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音域。這原本是需要在鋼琴上結合發聲訓練測試的,但這太專業了。也有簡單測試方法:選一首自己喜歡的歌,跟著唱一遍,唱到最低音時嗓子不憋、不窩;最高音時嗓子不擠不累,就代表這首歌在你的音域范圍內。
音域通過后天訓練是可以拓寬的,就像在《中國好聲音》第一季時演唱《high歌》的張瑋,他說:“我曾經甚至想過放棄唱歌,因為我當時發現自己的聲線很窄,只有兩個八度。后來因為我碰到了好老師,用了一個假期的時間學習,擴展到了很寬的音域。”《聲入人心》阿云嘎能唱到四個八度,他也說是練習的結果。

聲線判斷
如果實在無法拿捏好自己的音域在什么范圍,可以直接通過聲音類型來界定適合歌曲類型。嗓音是不是高,一聽就能聽出來,有些人說話就能聽出來。以男歌手為例:張信哲、陶喆、孫楠、王力宏、林俊杰、張杰等,都是屬于音高比較高的,學唱他們的歌,需要嗓音高,否則就容易破音。劉德華、張宇、許巍等則屬于中低音區的,學唱他們的歌曲比較容易。
人們對聲音有一些直觀的感覺,稱之為音色,可以用形容詞來概括,比如清脆型、沙啞型、圓潤型等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來選擇和自己音色類似的歌手的歌曲來唱。

發揮特色
如果你天生嗓音比較特別,男聲的音區比較高,或者女聲的音區比較低,如出現在《中國好聲音》第四季中的廈門搖滾辣媽林燕,就可以另辟蹊徑選擇唱反串歌曲。
資深聲樂教師蘭雪說:“如果男性嗓音高,非讓他去唱音區較低的男聲歌曲,反而不利于他的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唱一些反串歌曲更容易出彩。比如去年《天聲我才》第五季比賽中的選手當當,他屬于音域較寬的選手,最后在決賽第二輪時,我就給他選了一首《如夢令》,用反串的音色拿到了比賽的冠軍。”
在《中國好聲音》第四季中,一位站在幕簾后進行“雙盲選”演唱的選手林燕登場,在揭曉前估計都沒人聽出來她是個女性歌手。林燕說:“從前聽自己的聲音覺得非常討厭,一個女人聲音怎么這么粗。”直到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唱了一首男生的搖滾歌曲,覺得還挺好聽的,“從那開始,我才覺得自己的聲音不是一無是處,在演唱一些特定的歌曲時,還是挺好聽的。”

麥霸不能不知的一些小技巧
初步掌握了自己的音域劃分,選好了適合自己的歌曲,接下來就是技術性地提升了。想要把歌唱好,這個過程必不可少,一方面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嗓子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你了解選歌技巧。
開嗓方式
K歌時,你是不是剛剛坐定拿到麥克就開唱的麥霸?這可能會不利于唱出動聽歌聲,甚至傷害聲帶。張靚穎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的一次彩排中表現不盡如人意,令她的芒果名嘴經紀人李維嘉嚇出一身冷汗,張靚穎當時就對他說:“別緊張,我還沒開嗓。”至于張靚穎的開嗓方式,其宣傳人員對華商報記者說:“這個訓練系統其實非常復雜,簡單說來,就是聲音由小到大,經過一段時間的練唱,嗓子就開了。”
資深聲樂教師蘭雪說:“所謂開嗓,就是讓聲帶經過小幅摩擦,變得稍微松弛一些,不是那么緊,震動起來發聲也就更加容易。很多人晚上唱歌比早上唱得好,原因就是經過一天的發聲之后,聲帶打開了。總體講,不要一開始就大嗓門發聲,盡量保持小聲、低頻率發聲,讓聲帶振動由弱變強,嗓子漸漸打開。”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方法,《中國好歌曲》學員梁凡說:“笑出聲音其實是一種鍛煉聲帶的方式,笑過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嗓子比較亮。而哭則是對聲帶造成負擔的發聲方式,會令嗓子變啞。”
很多人在KTV邊喝啤酒邊唱歌,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喝飲料之后唱歌會對嗓子造成負擔。蘭雪說:“飲料中是含有糖分的,喝了之后會使嗓子變‘黏’,是不利于發聲的。喝白開水是對嗓子最好的潤嗓方法。”
伴奏質量
在KTV唱歌時,歌曲的伴奏對演唱也有關鍵性作用。通常情況下,選擇節奏較為簡單的歌曲,就比選孫燕姿《我要的幸福》這種節拍變來變去的歌曲要容易得多,否則就容易跟不上拍子。另外,像羅中旭的《星光燦爛》、齊秦的《夜夜夜夜》這種歌曲,你聽到的第一個音是人聲而不是伴奏,這種被“無伴奏進歌”也容易找不到節拍,還極易跑調。
在唱功未達到一定水準的情況下,唱歌前還聽一遍伴奏較為妥當。
首先聽聽它節能否給你一個明確的進唱節奏點。
其次聽聽它的結構是不是明晰,能不能完整地分出幾個段落來。
最后就要聽它的音質是不是夠好,如果是山寨伴奏,混雜著很多雜音,唱歌也變成了備受煎熬的事。
調音技巧
如果有些人,實在喜歡超出自己音域的歌曲而選唱,為了避免跑調、破音,可以采取“人工改Key”的方式,升調或者降調來演唱。在男性演唱女歌手歌曲的時候,通常會做降調處理,女聲演唱男歌手歌曲時則會升調。

收音設備的好壞和運用,直接關系到聲音是否好聽。收音設備就是麥克風。有些人天生大嗓門,演唱歌曲時很容易“刺耳”,這種情況下就要將伴奏聲音適當升高、話筒聲音降低。如果是嗓音比較小,則需要降低伴奏聲音而升高麥克風聲音。必要時還可以用手聚攏麥克風的收音頭,從而發出更大的音量。很多專業歌手都會做“拉麥”,用麥克風距離嘴的遠近來控制音量大小,但這種技巧并不容易掌握。在手機軟件“唱吧”中錄制歌曲,盡量避免除歌聲外的其他雜音收入麥克風中,建議你戴上耳麥而不要用手機外放話筒收音。

最后,為了避免伴奏聲音太大而聽不到自己聲音造成跑調,還要注意讓耳朵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在舞臺演出中,這個環節叫做返送。KTV的座位對面,也會有兩個大音響負責返送。在“唱吧”等手機軟件上錄歌時,最好戴上耳麥。如果只有耳機,則建議只戴一只耳機,讓另一只耳朵聽到自己的演唱聲音。

從“會唱歌”升級到“唱得好”
解決了前兩步的問題,你算得上“會唱歌”,但要升級到“唱得好”,那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這就包括把握擅長的曲風、運用扎實的唱功、豐富的情感投入等。
歌曲風格
每個人擅長的曲風不同,因此歌手也有不同風格。比如有些人喜歡唱抒情的慢歌,比如那英;有些人喜歡唱嘻哈、饒舌的歌曲,如周杰倫;有些人擅長搖滾歌曲,如崔健、鄭鈞;至于小清新的民謠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的李健就是近些年來的代表性人物。還有些人喜歡相對小眾的爵士、民謠,《蒙面歌王》中的“靈魂戰警”就說:“爵士這種音樂是不是很多人喜歡,并不在我選擇唱不唱的考量范圍,我只是想表達自己喜歡的歌曲類型。”
如果不能掌握某個固定類型,可以考慮選擇冷門歌曲,如:《我的歌聲里》《high歌》《癢》《身騎白馬》等歌曲,都是從《中國好聲音》、《快樂女聲》等選秀節目中被翻唱而紅起來。那英說:“如果這首歌我沒聽過而且演唱者唱得很好的話,就會特別留意一下它的旋律、歌詞等,讓我更加注意這首歌曲。如果是特別熟悉的老歌,唱得沒有新意的話,就會覺得沒意思了。”更加進階的技術就是改編經典老歌,不過這個難度比較大。
唱功練習
常常說一個人唱功好或者不好,唱功到底是什么?資深音樂教師蘭雪說:“所謂唱功,是以歌手作為職業,每天系統的發聲練習,和對歌曲逐字逐句的細致打磨練習,包括節奏、氣息、咬字、聲音控制等能力。”如韓紅、韓磊、都是唱功了得的實力唱將。
很多演員玩票性質地唱歌,也臨時接受唱功訓練。楊冪音樂公司的老板張靚穎在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說:“與楊冪簽下唱片合作之后,我們都有聲樂老師定期給她進行樂理知識、發聲練習、氣息訓練等等的系統培訓。”
普通人怎樣提高唱功呢?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氣息不夠長,實際上是沒有掌握換氣,仔細聽歌手原唱,是能夠掌握這點技巧的。演唱時還可以悄悄用腳打拍子,避免搶拍或者慢拍。
通過以上方法找到合適自己的歌,唱好了歌能提升人自身的自信,祝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唱的歌。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