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式早茶是兼具典禮感和滋味的早餐形式之一,但哪里的早茶最正宗?這是個仁者見仁的話題。
外埠旅客經常會感覺點都德這樣的連鎖早茶品牌最正宗:情況佳,口胃正,一壺四杯、七盞八碟擺起來,模樣實足;
廣州當地人大都感覺西關某家不知名小鋪子最正宗:除了熟悉的味道之外,還有與熟悉的門客與伙計相伴,以情面修建了輕松舒服的飲食情況;

但遠在南洋的廣東華僑們則認為,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廣州已經沒有地道的早茶了。“要嘆正宗的早茶,來馬來西亞的檳城啊。”
01
為什么是檳城
/ 福建人、廣東人早以此為家 /
檳城當作為華人聚居地已有百年以上的汗青,大致在英國占有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大良港,歸并為海峽殖平易近地的時辰,就有大量下南洋的福建人、廣東人來到此處,為本錢本家兒義打工賺錢。
所以,檳城的華人比例,其實不輸于新加坡,它至今仍是大馬聯邦里華人最多的地域。
一位湛江籍的出租車司機,甚至對我感慨起“昔時檳城怎么就沒和新加坡一樣自力了,說不心猿意馬也能釀成發財國度。”
但換個角度理解,現在檳城華人落拓、散漫、輕松的糊口立場,也培養了它與新加坡完全分歧的風景。后者晉級為亞洲金融之都、宿世界物流中轉站之后,傳統文化或多或少地收到了沖擊;但檳城陌頭,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華人林林總總的建筑、寺廟、宗祠、會館……

當然,檳城也保留了廣東人、福建人最古早、最原生態的飲食習慣。此中不乏中國大陸都找不見的元素,好比一頓純正的粵式早茶。

02
舊式的茶館
/ 豉汁排骨、蝦餃、糯米雞 /
檳城很多餐廳都叫“茶館”,可以等同視作粵式早茶館,或港式茶餐廳,但又有所分歧。
往好里說,檳城的茶館品類比粵式茶館豐碩,往欠好的說,就像是粵式茶館里混入了福建元素、南洋元素的“大雜燴”。

好比這家益和茶館,除了傳統粵式早茶之外,還供給八門五花的飲料:咖啡、奶茶、羅漢果茶、甘菊茶等;還發賣潮汕式的炒粿條;還有南洋特色的海南雞飯……
老板說,他們家從1952年經營至今,也算是半個多宿世紀的老店了。從座椅上就能看出眉目。
我口胃傳統,仍是要了蒸點:燒麥、豉汁排骨、蝦餃、菜糕、糯米雞、蝦棗。
茶水是按人頭收費的,叫茶位費。茶杯茶壺上桌已經用沸水燙好,店肆老舊,但出品讓人感覺整潔,和廣州的早茶鋪半斤八兩神似。
蝦餃最亮眼了,皮是半透明的,咬開來兩只蝦仁,比廣州的厚道。

價錢參考下,根基上一小我十塊馬幣,折十五六塊人平易近幣就能吃到飽。消費程度應該是廣州的一半、噴鼻港的零頭吧?

益和是檳城老街坊最愛品茗的地址。發現來這里吃茶捧場的都是四周的居平易近,孤身一人,或是一家巨細都有。

客不雅地說,簡直沒有廣東的早茶精美,可是味道并不減色。邊吃邊賞識著南洋風情,恍然有種今夕何夕的錯覺。

03
新派的茶館
/ 伊府面、蠔干燒麥、蘿卜糕、鳳爪 /
點心棧是一家新派的粵式早茶館。所謂“新派”,是相對于滿街的茶館而言——在一大堆掛著竹篾簾子的檔口里,呈現一家配備主動門、有潔白的落地玻璃、店肆內還有美食APP推廣員出沒的同業,當然算得上新派。

但點心棧的出品卻在古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點不打扣頭。
伊府面是這一頓最大的驚喜,這種清朝時由廣東官員伊秉綬家廚發現的油炸雞蛋面,遍及海說神聊認為是便利面的前身,但它在廣州早茶里其實已很是罕有。在中國大陸,伊府面經常改頭換面當作另一種點心:“兩面黃”,呈現在淮揚菜系里。
點心棧的伊府面,比淮揚菜的兩面黃少了甜豆、蝦仁等江南風情,但插手了嫩姜和蒜葉子炒過、勾了芡的魚片。魚片柔滑,姜蒜味道濃烈,面餅又炸得極酥松,要用芡汁泡到半軟了才好吃,就像蔡瀾說的“翻個身,外脆里嫩”所以,我認為它是正宗的廣式茶點。

這工具叫“蠔干生根賣”,我至今不知道生根賣是什么意思,也查不到響應的出處。看外形,有點像不放糯米的燒麥,十分思疑是老板國語不外關,把“蠔干燒麥”給誤寫了。試試肉餡,確實有濃烈的蠔干鮮噴鼻,很吊胃口。

炸的蘿卜糕和蒸的鳳爪是所有廣式早茶的必選科目,就像吃任何飯館的海說神聊京烤鴨都得配面餅黃瓜大醬。點心棧得蘿卜糕里加了臘肉、臘腸等臘味,咸噴鼻好吃,不知道南洋華僑們如何在常年30℃的情況里做臘味,或者爽性從千里之外的故國進口?

蒸鳳爪很有巧思,用的不是傳統的豉汁,而是噴鼻甜的柱侯醬。柱侯醬在廣東是用來燜蘿卜牛腩的,這里用來蒸鳳爪,味道也很不錯,有江南人做葷菜加糖紅燒的氣韻。
收官按例是一碗粥。點了雞絲京彩粥,沒看見雞絲也沒看見京彩,只看得出粥面上堆了一撮金黃的炸撒子。

南洋油條不易得,拿這個模擬思鄉味道,應該在當地很有市場。

04
極簡風的茶鋪
/ 西多士、半生雞蛋、白咖啡 /
最后一頓早茶,因為趕飛機時候緊,選擇了敦隆餐室,一家真正港式極簡風的早茶鋪。

這家鋪子沒有蒸點、沒有鹵菜,經營的早餐品類很簡單:白咖啡、半生熟的雞蛋,以及西多士。
但就這簡單的幾味,卻給了我異常的驚喜。

西多士全稱是“法蘭西多士(French Toast)”,把裹挾了雞蛋液、芝士片、花生醬的土司面包,送進烤箱烤到半焦,或者用平底鍋煎出噴鼻味。吃的時辰要夾黃油,滋味厚重,噴鼻酥脆軟,適宜喚起早晨還未復蘇的胃。

半生雞蛋是馬來人最常呈現的早餐。一個生雞蛋磕在透明咖啡杯里,沖入一點沸水,雞蛋呈半凝固的狀況,黃白分手。可以淋上黑澤透亮的馬來醬油,用勺子舀著吃,鮮、咸、噴鼻甜;也可以攪勻后加黑胡椒,用多士蘸著吃。

白咖啡是檳城的特產,也是呈現率最高的伴手禮。傳說就是馬來華人喝不慣洋人的咖啡,以中輕度低溫烘焙后,去除了大部門的咖啡堿,將咖啡的苦酸味降到最低,然后加脫脂奶精,更合適中國人的口胃。

敦隆餐室把白咖啡當當作早餐飲品,甜甜淡淡的,有港式絲襪奶茶的口感。
一口白咖啡、一口西多士,固然身在馬來,卻像是來到老派的港式茶餐廳里。
嗯,簡明簡要,又不掉粵式早茶的精美。

「益和茶館」
Restoran Aik Hor
地址:142, Lebuh Carnarvon, George Town, 101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馬來西亞
「點心棧」
Dim Sum Station
地址:5-G, Persiaran Mahsuri 2/3, Bandar Bayan Baru, 11900 Bayan Lepas, Pulau Pinang, 馬來西亞
「敦隆餐室」
Toon Leong Coffee Shop
地址:84, Jalan Transfer, George Town, 1005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馬來西亞
文字:魏水華
圖片:小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