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這個常年熱點的旅游城市,不需要炒作,它已經是旅游行業的大 IP 了。
不外跟著這兩年國內綜藝節目標密集呈現,青島籍的明星又把這座城市的存在感刷得更亮了。
下海撈鮑魚的黃渤、跟媽媽在一路很溫情的黃曉明、“我就是帥”的黃子韜……你會發現青島人很有魅力,這魅力中還帶點兒小傲嬌。
好比你問一個濟南人是哪里的,他會回覆山東的。你問一個青島人哪里的,他必然會說本身是青島的。

若是糊口在青島時候稍微長一點,你能感觸感染到當地人毫無保留的驕傲。這個海濱城市年出產總值常年排名山東省第一,客歲它為山東進獻了 15% 的 GDP。
這種驕傲的感受甚至是隨意的,糊口在這個城市時候久了人就輕易沾染上這個城市的味道。
曉晗固然不是青島人,但“吃蛤蜊,喝啤酒”這句青島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從來不違和。本年已經是他來青島的第 7 年了。大學結業三年,他此刻在嶗山區九水東路的一個小區租了套兩居。這些天大學同窗出差回青島,周末來家里喝酒話舊。常常這時辰,他大周末也會早夙起來,踩雙人字拖去菜市場買回蛤蜊,并捎帶手在樓下的小店帶兩袋扎啤回家。
扎啤是外埠伴侶來做客,他必然會用來招待的“飲料”。
純熟的青島人,啤酒要喝 1 廠的
“同志們,你們可能不知道,站在美國超市整排賣啤酒的架子前面,看到獨一一個貼著中國商標的瓶裝啤酒什么感受——不夸張的說,青島啤酒在良多國度就是中國啤酒的象征。”知乎上一個答本家兒在一條青島人啤酒文化的問題下這么回覆。
青島人那種驕傲在良多方面你都能感觸感染到。啤酒最直不雅。簡直,青島啤酒做得不錯,截止到 2014 年青島啤酒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達到了 4.7%,全球排名第 6。
因為這個標簽,青島還有了專門的啤酒節。
但那更像是個為知足外埠人對青島想象而設立的節日。對于糊口在青島的人來說,啤酒早已融入了糊口,它不需要節日。
青島人喝啤酒很隨意,裝扎啤的大啤酒桶到處可見。社區邊、菜市場、小賣部……啤酒桶上掛著塑料袋的一般都能讓客人用袋子裝著啤酒帶走。比起超市里賣的罐裝酒,這些扎啤都論斤賣,每斤8 到 10 塊。

青島人裝酒的塑料袋也是特質的,上面往往會印有嶗特或青啤的 logo
嘴尖的青島人買酒的時辰講究這酒是從哪個廠出來的。講究的青島人會告訴你 1 廠的酒最好,其次是 5 廠和 2 廠。盡管產地都是青島,可是因為釀造工藝的分歧,分歧酒廠的酒口感上也略有區別。
但在青島待了四年,我每次喝扎啤從來沒能分辯出來過。有人說這只是一種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也好,較真也罷。這至少申明一件事,顛末一百多年的培育,青島人發展出了本身的啤酒美學。
倒歸去 114 年,啤酒還只是個進口貨。
1903 年,德國商人投資 40 萬馬克在青島當作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出產德國風味的啤酒。二戰竣事后,啤酒廠被青島當局接管才有了青島啤酒公司。
顛末這一個多宿世紀的成長,啤酒當作了青島人的特色飲料。那地位等同于青島的嶗山礦泉水、嶗山可樂。
德國人來了,才有了作為城市的青島
2012 年海說神聊京的特大暴雨也把青島奉上了熱搜。
之后兩年每到暴雨時節,伴侶圈就傳播著“青島不怕水淹,是因為德國人一百多年前給青島設計的排水系統”的帖子。盡管后來兩年這個迷思被垂垂廢除了,但青島人總體上對本身的城市規劃是驕傲的。而這與德占時代的德國人的扶植不無關系。

浙江路上的上帝教堂,一年四時這里都有穿婚紗的新婚佳耦
1897 年德國占領了青島,短暫的 17 年時候,青島從一個偏遠的小漁村演被革新當作一個現代化城市。
現在旅客們記憶猶新的棧橋、浙江路上帝教堂、總督府等青島城市景不雅都集中在這塊“歐人區”上。今天從青島南站走出來,沿著海岸線往海說神聊走,那一路的紅瓦白墻、梧桐大海都源于德國人最初對這座城市的規劃。

2013 年因為暴風暴雨而間斷的棧橋,今朝已經從頭開通采取旅客

八大關嘉峪關路,這條被封為異國風情的風光區,其實是在德國人走了之后,由中國的設計師完當作最終的設計的。

離海水浴場比來的魯迅公園,每到夏日,這里人滿為患。
除了旅客心中的異國景不雅,吸引旅客的景點大要還有海水浴場。每到炎天,市南區最接近火車南站的第一海水浴場都人多到像下餃子。
這個外埠人眼中的青島海水浴場源于德國人。
1989 年頭來乍到的德國人發現第一海水浴場那一帶暗礁少,也沒有狂瀾漩渦,是個洗海澡的好處所。于是德國人就革新當作為了海水浴場,并配備了飯館、更衣室和音樂廳等設備。它代表著一種現代都會的糊口體例。德占期間,來這里“下餃子”的是英美等這些外國人。
此刻去那邊“下餃子”的大多是國內的旅客。

青島石白叟海水浴場,每到周末當地的青島市平易近最愛去的不是市南的海水浴場,而是石白叟。
青島人本身有一套與大海相處的體例。
炎天本地人都講究“洗海澡”。下海似乎像是他們生成的技術,就像《極限挑戰》里當黃渤和黃磊被同時丟到了荒島上,在沒有給養的環境下,黃渤能諳練地下海撈鮑魚回來填飽肚子。
熱搜里都說黃渤這個“撈鮑魚的漢子值得嫁”,不外我對水性嫻熟的黃渤倒不驚奇。像黃渤那一代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幾多會點兒下海的技術。從大一起頭,我就聽過青島當地的教員有板有眼的標的目的我們描述,本身若何在家里來了客人,本身沒買菜的環境下,立馬出門下海給客人撈海藻吃的故事。

“你看,我這里撈到了海鮮”
若是有機遇去青島,去海邊看洗海澡的人,你很快就能分辯出誰是旅客,誰是當地人。因為只有當地人才知道若何在波浪來的時辰迎著浪往前游。而這項技術是他們多年來在海里學會的經驗。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內的櫻花大道 ,除了山、海,這里給游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櫻花。它們最早是德國人和日本人帶來的。
被侵犯的青島,客不雅上被開辟了出來
德國人給青島建了個現代化的雛形。青島人在此根本上成立起了本身的城市文化。
第一次去青島的人大要城市得出一個共識,這座城市是清潔的。“衛生”城市自己就是個現代的概念,這跟德國人也不無關系,即使他們的初志帶有點種族隔離的味道。
在歐洲人進入中國以前,中國人的糊口體例仿照照舊是極其鄉土的,這直接反映在人們的衛生習慣上。那時的中國人并沒有公共衛生習慣,污水亂倒,隨地巨細便,對于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來說,這是致命的。

德國人規劃的“華人區”起頭采用里院的設計,為了衛生時代,街道完全按西南—東海說神聊和東南—西海說神聊走標的目的。這樣能確保太陽天天都能照到每條街道和房子正面。而有流行癥源風險的街道因為經常照到太陽,而輕易連結干燥。
德國人來青島后,為了防止外國人被傳染的風險,不僅把城市劃分當作了“歐人區”和“華人區”,還在華人區開展了專門的衛生活動。禁止中國人污染飲用水,禁止中國人在歐人區和華人區密集的大鮑島挖“糞坑”,取而代之的是鼓動勉勵人們利用“馬桶”來清理糞便。即使是在德國人不那么在意的臺東、臺西華人聚居區,德國來的這些辦理者也會雇人清運糞便。
2016 年的《旋風孝子》里,黃曉明帶著媽媽回本身本來青島的家住了幾天,那個院子就是傳統的青島里院。今天這樣的院子被平易近宿革新當作特色來吸引旅客,可是在那之前,它承載了幾多代老青島人的記憶。
這光鮮的對比也形當作了青島怪異的城市氣概。大大都旅客眼里,青島只有市南的那片海灘和八大關的異國小院,卻不會寄望更長一段時候里,青島通俗人家的糊口常態是像黃曉明舊房子那樣的里院糊口。
山城青島,殖平易近地背面的中國城市
山城,是青島另一個被輕忽的標簽,它卻代表著這個被稱為文化荒涼的城市與汗青的聯絡。
嶗山,就是此中一個集中揭示。這座山上不僅融入了傳統中國人的山川、六合不雅,還完美地被整合進了今天青島人的糊口里。
糊口在青島你可以 N 年不去爬嶗山,可是不成能一口不喝嶗山礦泉水。因為在青島市場據有率最高的礦泉水是嶗礦,而不是農民山泉。

青島嶗山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公元 744 年的冬天,李白同杜甫去河南王屋山尋道士,路過嶗山后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它分歧于現代的審美體驗,而帶有濃濃的傳統色彩。“天人合一”生怕是李白登上嶗山后最強烈的感觸感染了。
這座有著道教傳統的山脈與中國良多內陸山脈都分歧。它瀕臨海岸線,嶗頂最岑嶺海拔 1131 米,登上嶗頂,天變矮了,遠處的大海清楚可見。氣候好的環境下,天水一色,那是種說不出的坦蕩。自古就有人把這里稱作“仙人之宅,靈異之府”。相傳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山上道不雅密布,有“九宮、八不雅、七十二庵”支撐。
山上留下的這些道教建筑群在 2013 年被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庇護單元。

“嶗山的天然景物,不僅僅具有天然屬性,并且染上了汗青和崇奉的濃烈色彩。從太清宮,過逢仙橋、神水泉,到三皇殿或三清殿,看到的那些古樹參天,無疑是最好的注解。2000多年的漢柏,1300多年的唐榆,1000多年的宋銀杏,還有700多年的黃楊,500多年的絳雪山茶……出格是那株漢柏,還有一株凌霄環繞糾纏著它飛上藍天,讓古樹有了生命,更讓我們感觸感染到了汗青,感觸感染到了一種神的力量。”作家肖回復在《嶗山的前宿世此生》中這么說。
除了道教,這座山也傳播著本土的平易近間崇奉。自古嶗山人視狐為瑞獸,在嶗山東南方的華嚴寺就專拜狐為仙,廟里供奉著一個白胡子白叟,被尊稱為“胡三太爺”。每年夏歷正月初八是它的生日,人們每到這個時辰會舉辦廟會,焚噴鼻祭奠。
這是分歧于青島西南角的現代都會風光。盡管今天人們去爬嶗山,仍然是都會消費文化的一部門,但登上山頂,你仿照照舊會有“天人合一”的審美體驗。
尤其是若是你每個季候都有機遇去爬一次嶗山,那種四時輪回,海天一線的風光總會在某一刻就觸動到你。。
青島并不完滿是一片文化荒涼,近代以來的殖平易近地扶植把青島從孕育它的傳統文化中剝離出來,培育出了現代的城市文化。但若是站在城南回身往后看,這里仍還留存著本土文化的影子。
為什么青島人是驕傲的呢?
因為它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汗青里培育出了現代的文明,也因為這里從未與傳統剝離。
撰文:朱若淼
圖片來歷:收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