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顏寧:努力做到最好,讓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漫漫,每小我城市有面臨迥然分歧的事業和人生道路選擇的時辰,在某個時刻,我們也曾探尋過“人生意義安在”,顏寧教員在清華大學2014年本科生結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典禮上的校友代表講話或許能讓你聽到心里的謎底。

    撰文 | 顏寧

    校友代表顏寧講話,記者智斐攝。

    親愛的同窗們,尊敬的教員們、家長們:

    大師上午好!

    今天我無比僥幸作為校友代表來見證同窗們生射中一個主要的時刻,起首標的目的你們暗示最衷心的祝賀!

    當我接管這份邀請時,只想到這是一項作為清華校友最高尚的聲譽,卻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項何等艱難的使命。當我起頭著手籌辦講稿的時辰,才覺察本身這個貿然接管邀請的決議是何等不知天高地厚。因為在座的同窗們來自于幾十個分歧的專業,即將面臨迥然分歧的事業與人生道路。作為一個曩昔近二十年根基沒有走出過象牙塔、思維體例相對簡單、人生見識相對薄弱的我,能和你們講什么呢?曩昔兩周于我而言可比寫學術論文要疾苦得多。苦思冥想,爽性就把我走出又回歸清華園這十幾年的心路過程、曩昔的感悟與將來的“野心”與大師分享。拋磚引玉,但愿你們站在人生如斯一個主要轉折點的時辰,也花幾分鐘想一想將來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本身。

    不知道同窗們是否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最后一集的結語讓我印象深刻:“若是到前輩的聰明中尋找謎底,他們也許會這樣警告我們短暫的平生: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外三餐。”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從孩提時代,就猜疑于人存在的意義。人來自天然、回歸天然,代代相傳,意義安在?我選擇生物系的原因之一也是想窺探生命的奧秘。可是當我在大學系統地從分子程度熟悉生命之后這個問題不單沒有解決,反而讓我加倍猜疑。俄然有一天,我名頓開:只有有意識的人類才能問出這個關于“存在意義”的問題;那么也只有有意識的人類才能界說“存在意義”。所以,“人生意義”本就是一個本家兒不雅命題。跟著時代的成長,小我的布景與際遇分歧,每小我對于這個命題的界說也會截然不同,從而決議了追求方針、人生道路也大分歧。我本身則是履歷了從蒼茫到相對開闊爽朗。

    14年前的今天,剛好是我分開清華園的日子。猶記得,走在綠樹掩映的工具本家兒干道,我默默地想:若是有朝一日我可以再回到這個園子里工作,將會是何等幸福的一件工作。和你們一樣,我在這個園子里渡過了花團錦簇的芳華歲月、收成了延續至今的友情、從懵懂少年長當作具備自力思惟的青年,對這個斑斕的園子布滿不舍與眷戀。不外除了這個總有一天要回歸的昏黃方針,我對于將來的事業選擇其實是一片茫然。但有一個原則卻讓我受用至今,那就是:盡力做到最好,讓選擇權把握在本身手中。

    一個月后,我奔赴大洋彼岸,進入位于美國東岸的普林斯頓大學。2004年,我獲得了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若是說90年月的清華付與我的是心懷全國的責任感,那么21宿世紀的普林斯頓則將我徹底拉入科學的殿堂。清華與普林斯頓都入選了宿世界最美的十所校園,清華持重大氣,普林斯頓優雅淡心猿意馬。

    清華大學二校門,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記性建筑之一

    普林斯頓大學

    在普林斯頓,穿戴不修容貌給你上課的可能是諾獎得本家兒、資深院士,你在咖啡廳小憩坐在對面的也可能是美國總統的科學參謀。在那邊,非論是本科生仍是諾獎得本家兒,你完全感觸感染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凹凸貴賤,每小我都是一派悠然自得,卻又有一份這個大學特有的我行我素、桀驁不馴。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很安心地做本身、很專注地做本身的工作;急躁很輕易就被擋在物理上并不存在的黌舍圍墻之外。

    在普林斯頓第一年,我俄然發現,教科書里那些崇高冷艷的常識本來就是身邊的這些貌似隨和的老師長教師老太太們締造的;研究生課程都沒有教科書,而一律是用經典或前沿的原創論文做教材,所以我們上課就是在回首著科學史的締造。當我們進了嘗試室,本身竟然也已釀成了人類常識的締造者、科學史的創作發明者。有了這種認知,我的追求方針也逐漸演化為:發現某些天然奧秘,在科學史上留部屬于本身的印跡。

    當我界說了這樣一種人生意義,也同時意味著選擇了一種自由安閑的糊口體例,一種自找麻煩的思維體例和一種自得其樂的存在體例。我完完全全癡迷于這個小六合:會為可以或許與大天然直接對話而稱心滿意,會為透過論文跨越時空與先賢會商而歡欣鼓舞,會為一點點的進展和發現帶來的當作就感而壯懷激烈。當然,這個過程里也少不了挫折和麻煩。然而正如一部好的戲劇必然要有因為反派帶來的沖突才出色,科研中的這些挫折和考驗也會在若干年后回憶起來加倍活潑,讓這個過程因為五味俱全而豐滿。

    讓我給大師講一個清華園里發生的小故事,讓大師看看象牙塔里的波瀾壯闊。

    我2007年剛回清華的時辰,給本身確立了幾個明白的攻堅課題,前不久做出來的葡萄糖轉運卵白是此中之一,還有別的一個也很是有意義的課題,叫做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它對于我們神經旌旗燈號的傳遞至關主要。長話短說,一轉眼到了2011年,我們顛末之前幾年的摸索,終于獲得了一個細菌同源卵白的晶體,布局解析已近在咫尺,就差最后一次收集重金屬衍生數據了。為此我們籌辦了大量晶體,保留在可以維持低溫攝氏零下170度的液氮預冷罐中,寄到日本同步輻射,籌辦收集數據。

    接下來,就是我永遠不會健忘的日子,2011年7月11日。若是你們去查日歷,那是禮拜一,在中國看到《天然》新論文上線的日子。我原本應該早上6點出門去機場,在5點55分的時辰,我打開了《天然》在線,第一篇文章直接砸得眼睛生痛,因為這篇文章的標題問題就是《一個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晶體布局》,也就是說,我們被別人超越了。我們一向說科學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此刻真真正正不成能是第一了,慘敗!我把論文打印出來,交到做這個課題的張旭同窗手里時,她當即淚崩。可是,晶體還在日本等著我們。于是一切按照原心猿意馬打算,我們飛赴日本。一路奔波,晚上7點趕到嘗試線站的時辰,那邊的工作人員一臉凝重地對我說:“顏傳授,你們寄過來的低溫罐似乎出了問題。”我心里一沉,這意味著晶體可能出了大問題,這可是我們曩昔三個多月的心血結晶啊!在方才承受了被超越的沖擊之后,這個變亂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所幸我們干事一貫未雨綢繆,隨身還帶了良多晶體,于是當場起頭從頭泡重金屬,第二天早上到了正式收數據的時辰,公然,寄送過來的晶體全數陣亡,無一可用。然而,就當我們花了十幾個小時,即將絕望之際,前一天晚上方才處置好的一顆晶體給了我們需要的所稀有據——質量是如斯之好,乃至在收完數據一個小時之內,我們就解出告終構!此時,頒發論文的課題組還沒有從數據庫釋放布局信息,所以于我們而言,是第一次看到了這類卵白的原子布局,對曩昔四年依舊是一個完美收官!那一刻,底子不會顧及還能發什么樣的論文,心里布滿的只有這前后龐大反差帶來的狂喜。

    而故事還沒有竣事,就當我在凌晨三點打開郵箱,籌辦給嘗試室當作員當即安插后續工作的時辰,發現了一封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郵件,通知我,顛末初選,我在全球800名申請人中過關斬將,當作為進入“霍華德休斯國際青年科學家”第二輪候選的55人之一,邀請我于11月赴美加入最后的比賽。那一刻,我腦子里剎時顯出這兩句:“屋漏偏逢連夜雨,柳暗花明又一村。”2011年7月11日早上5點55分到13日凌晨3點鐘,這45個小時,于我和我的學生們而言真可謂驚心動魄,如同坐過山車。也正因為此,這個過程遠比一帆風順的任何其他課題都來得銘肌鏤骨。

    但這依舊不是故事的最終結從頭至尾。因為這個課題,我有幸與我此前崇敬了快要10年的偶像級科學家、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本家兒MacKinnon傳授合作,在與他的交流中受益匪淺,也終于圓了我在研究生時代想要與他一路工作的夙愿。更主要的是,我們的布局呈現出與已經頒發的論文很不不異的狀況,顛末闡發闡釋,我們的這些新成果也在10個月之后頒發于《天然》。我還提出了一個電壓門控通道感觸感染膜電勢的全新模子,直到此刻,我們仍然在締造新方式、構建新東西對這個模子進行驗證。

    你看,這就是科學研究的魅力:不標的目的前走,你底子不克不及等閑界說當作功或者掉敗。總有那么多的不確定、那么多的不測驚喜在等著你!這種履歷、這種感受,真的會讓人上癮!

    回顧從步入清華園至今的18年,我很是感恩:母校塑造了我健康標的目的上的人格,糊口在和平年月,衣食無憂;有親人的疼愛、師長的撐持、老友的信賴、學生的依靠;而得益于經濟成長,國度有能力撐持根本科研。我感激時代、國度和母校給我的機緣與奉送;也更深刻地輿解小我對于母校和國度的責任,我相信這其實也是滲入每一位清華人骨髓的任務感。

    對于我們的母校,我們在座的所有人生逢當時,肩負著把她扶植當作為宿世界一流大學的責任。在我的心目中,當清華培育出來的一多量年青人,以及一多量從清華起步的年青人當作為宿世界一流學者的時辰,當我們的若干工尷尬刁難人類的科學史、文明史發生持續影響的時辰,我們就可以驕傲地傳播鼓吹:清華是宿世界一流大學。我們和你們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機緣,有這個前提、有這個能力,用本身具體的步履來實現這個并非遙不成及的方針。我但愿每一位同窗都能記住:若是今天你認為我們的母校還不是宿世界一流大學,那么就讓我們經由過程每小我的盡力配合把她變為宿世界一流大學!

    對于我們的國度,我們這一代人、出格是你們傍邊和我一樣把科學研究作為畢鬧事業的同窗們,更是責無旁貸:經濟成長決議中國有多富,科技成長限制中國有多強。讓中國的科技實力配得上她的經濟體量,讓中國的科研當作果發生宿世界影響,我想也恰是中國科學家對于國度最底子的責任與任務。

    親愛的同窗們,這一刻,看著你們,我與你們一樣沖動。你們的將來有無數種可能,可是每小我的人生只有一次。在此刻這個信息爆炸、打算跟不上轉變的年月,但愿每一位清華人用你的初心去摸索你的人生意義,盡力熟悉你本身,做你本身,苦守心里的選擇,果斷地為實現你的人生意義而勇敢、專注地步履。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同窗收成本身的出色人生,書寫你認為最主要的汗青!

    感謝大師!

    本文來自顏寧科學網博客。

    《返樸》,致力好科普。國際聞名物理學家文小剛與生物學家顏寧聯袂擔任總編,與幾十位學者構成的編委會一路,與你配合求索。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系fanpu2019@outlook.com。


    • 發表于 2019-07-20 01:00
    • 閱讀 ( 92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