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第一人」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歸天,若何評價他傳奇的平生?
太空精釀,著有《啤博士的啤酒札記》
從名氣來講,列昂諾夫可以說是蘇聯航天時代宇航員里僅次于尤里·加加林的存在;而從進獻來講,他不僅小我航天當作就斐然,也為整小我類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龐大的進獻。
1.人類初次航天出艙行走
1965 年 3 月 18 日,蘇聯首批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夫乘坐蘇聯上升二號火箭和飛船升入太空,他隨后實現了人類汗青上一個偉大的豪舉:初次太空出艙行走。
那時蘇美太空競賽達到巔峰,美國因為阿波羅登月項目標存在拿到的經費達到汗青之最,占聯邦預算的比例是今天的 10 倍以上。蘇聯也壓力很大,在登月火箭研制方面嚴重滯后,亟需扳回一城,上升號的存在和列昂諾夫的升空,都冒了極大風險。
例如,上升號火箭和飛船是不帶逃逸塔的。這在此刻看來不成思議,因為這意味著若是發射和前期籌辦階段出任何問題,宇航員沒有任何逃生體例,必死。艙外服的設計,到底若何,也亟待真實查驗。
以此刻的手藝看來,他持續 12 分 9 秒的出艙行走根基就在做這樣一個工作:“人出去了,可否在世?”
還好發射當作功。蘇聯人十分斗膽,竟然決議直播此次出艙過程!于是全宿世界的不雅眾,看到了列昂諾夫“漂浮”在蔚藍地球布景上的斑斕場景。
但很快問題來了,因為艙外服的設計問題,它在真空中起頭膨脹。這導致一個極其嚴重的后果:列昂諾夫底子無法返回飛船,他已經“腫”起來了。
蘇聯電視臺也順勢把直播切換當作了跳舞劇,但所有不雅眾都知道發生了什么。
可以想像那種環境下人有多嚴重,后來列昂諾夫做了一個極其冒險的決議:他起頭將氧氣從艙外服中排出去。這樣會削減膨脹,但價格是他也在缺氧,若是不克不及解決問題根基就全完了。
最終,他很是幸運完當作了這一步,當作功返回飛船。
但后續的問題接踵而至,飛船內先是空氣節制裝備出問題導致氧氣含量暴增、二人幾乎醉氧昏倒。返回過程中飛船導航節制裝備又出了重大問題,導致著陸地址距離原打算差出 386 千米!下降傘還掛在了樹上!
禍不單行,艙內空調設備還起頭放寒氣,那邊可是西伯利亞大冰原!通信設備也壞了,二人完全掉聯。只能出艙躲在外面,按照他的說法:“整夜都能聽見狼叫,不被凍死已經是古跡”。
蘇聯這邊也很是焦急,戎行起頭大規模搜刮。最后在一個蘇聯業余無線電快樂喜愛者的偶爾發現中,終于找到了倆人的陳跡。直到 3 月 20 日,才終于把兩人救出。
救出去的過程也有一個細節:因為下降地址是密林,直升機無法抵達,他們是借助軍方供給的滑雪板,“滑雪”出去的。
過后,列昂諾夫獲得的聲譽和尊敬完全不亞于加加林,當作為平易近族英雄。上升系列表露出了浩繁問題,整個項目也就此終結。
2.極其不幸,也極其幸運
出艙行走的當作功震撼了宿世人,也極大晉升了蘇聯載人航天事業的決定信念,此時已經萬事俱備只欠火箭了,列昂諾夫也被選作了第一批進行環月測試使命的蘇聯宇航員。
當然,過后的汗青我們都知道:前蘇聯的登月火箭 N1 因為重大設計缺陷問題,持續發生了四次嚴重的發射爆炸,從未當作功。
威力之大,這四次可以排進人類制造的最強單次非核人工爆炸榜單之上。
毫無疑問,列昂諾夫遺憾地永遠掉去了登月的機遇。
1971 年,蘇聯已經發射了人類首個空間站禮炮一號,需要進行載人使命與之對接。作為元老級人物,列昂諾夫也受命執行此次聯盟 11 號使命。
但遺憾在于,他的隊友嚴更生病,導致他們在發射使命前夜被替代。
但更遺憾在于,聯盟 11 號當作為蘇聯汗青上最慘痛的一次載人航天災難:返回地球過程中發生了漏氣變亂,三名宇航員全數犧牲。
3.聯盟 - 阿波羅測試使命
在為阿波羅登月使命破費了海量的金錢后,美國人終于踏上月球。但此時蘇聯和美國發現,二者都沒經由過程載人航天發現應有的回報,資金驟減,有限的錢投資到新一代航天項目中:航天飛機、太陽系探測、空間站等。同時兩國面對的國表里壓力都很大,軍費開支驟然增添,蘇聯顯然更慘,不肯意繼續競爭花冤枉錢。
在這種環境下,發生了蘇美帶領人互訪等一系列事務,兩邊決議遏制航天方面的軍備競賽,握手言和,配合開辟太空。
聯盟和阿波羅都是很當作熟的打算,且阿波羅還剩著現當作的備份飛船(阿波羅 18 號),聯盟更是批量出產,兩邊當作本低還能表個立場,多好啊。
1975 年 7 月 17 日,在美方三位宇航員、蘇方兩位宇航員的操作下,阿波羅 18 號飛船和聯盟 19 號飛船在地表 200 公里的高度上當作功對接當作功,在 1 天 23 小時的飛翔后,二者隨后各自返回地球。
在打開艙門的那一刻,蘇聯宇航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與美國宇航員托馬斯·斯坦福德緊握雙手,這是人類汗青上最偉大的時刻之一,標記著太空競賽的竣事,兩個超等大國起頭了和平操縱太空歷程的可能性。
固然這是人類汗青上最小的一次載人航天打算,僅一次使命,但此次合作奠基的根本仍是開啟了將來合作的可能性,后來的俄羅斯也和美國就天然而然走上了合作開辟太空的道路,最典型的就是后來的航天飛機 - 和平號打算。
在 1986-2001 的 15 年間,美國的航天飛機曾經 11 次拜訪和平號空間站,兩邊宇航員收成了大量科研當作果,彼時二者連系的畫面也當作為航天汗青上的經典圖片。
這種杰出的合作關系后來一向延續下去,直到今天。
后續俄羅斯打算成長的和平號二代與美國打算的自由號空間站方案一拍即和,兩邊直接握手贊成兩邊共建一個空間站,同時接管宿世界上本家兒要國度插手的申請,這個方案即是自 1998 年運行到今天的國際空間站。
4.安詳的幕后和晚年糊口
列昂諾夫收成了包羅兩枚蘇聯英雄勛章在內的無數聲譽稱號。在完當作了一系列豪舉后,他選擇退居幕后,專心從事宇航員練習工作。同時,他也作為航天大使,見證了無數國際航天合作。
在改日常糊口中,他也熱愛畫油畫,例如這個經典的作品《Near The Moon》。
毫無疑問,若是列昂諾夫還有什么遺憾,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他畫的這幅畫中場景。
2019 年 10 月 11 日,這一見證了整小我類航天從 0 起頭波瀾壯闊汗青的 85 歲英雄,悄然離去,但愿他魂歸月球,親眼看看他今生獨一的遺憾。
空間站星辰大海之夢的起點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