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荒涼貓再次現身祁連山,這是2019年研究人員第二次拍到荒涼貓了。看了荒涼貓的照片,有人感覺它呆萌可愛,有人感覺它高冷。有人說它長得很像家貓,還有人說它與猞猁有幾分相像。那么,神秘的荒涼貓事實是何方神圣呢?且看下面的介紹。
△荒涼貓
宿世界第二大“貓”
這里的“貓”不是指貓科,而是指貓屬。貓科分豹亞科(獅、虎、豹等)和貓亞科,貓亞科又分為12個屬,荒涼貓和家貓一樣同屬于貓屬。貓屬當作員是家貓比來的親戚了,此中荒涼貓重4.1-9千克,為僅次于森林貓(3-13千克)的第二大“貓”。該屬當作員還有沙貓(1.4-3.4千克)、黑足貓(1.1-2.4千克)兩個“小不點”。
貓屬中,荒涼貓又與家貓“親上加親”。家貓是從野貓馴化來的,具體地說,是源自于非洲野貓,而不是原產中國的亞洲野貓。科學家發現,家貓、野貓、荒涼貓的親緣關系很是近,以至于它們之間的鴻溝難以確定,并且它們彼此間可以自由雜交,沒有生殖隔離。為精確描述它們間的關系,科學家引入了“物種復合體”的概念,荒涼貓、野貓等都屬于貓這個復合種。是以,大師看到荒涼貓長得和家貓那么像,也就層見迭出了。
荒涼貓和家貓、野貓既有相像,也有分歧。它的毛被是沙黃色的,不像幾種野貓色調那么深;后者呈深灰色,就像貍花貓的那種顏色。別的,荒涼貓臉上固然也有幾道條紋,但比力暗淡,不像野貓那么較著;腿上的環形紋亦是如斯。
荒涼貓的耳朵是尖的,耳尖有一簇黑毛,這點與非洲野貓比力相似,分歧于歐林貓(歐洲野貓)和亞洲野貓的圓耳朵。這是因為荒涼貓和非洲野貓的糊口情況更為坦蕩,捉老鼠不輕易匿伏,聽力就顯得更主要。荒涼貓的耳尖毛簇又比非洲野貓更長,因為這個特點有點像猞猁,它綽號叫“草猞猁”,其實它的這簇毛比真正的猞猁仍是短得多。
△歐洲叢林野貓,簡稱歐林貓
荒涼貓的從頭至尾巴比幾種野貓短一些,只有體長的45%擺布,而幾種野貓都有50-60%。這幾種動物從頭至尾巴上都有顯著的環形紋。所分歧的是,荒涼貓的從頭至尾巴很粗,從頭至尾毛長而蓬松。而亞洲野貓和非洲野貓的從頭至尾毛都比力短,顯得從頭至尾很細,歐林貓從頭至尾毛雖長,但也不像荒涼貓那樣蓬松。對糊口在高山上的荒涼貓來說,大從頭至尾巴就像是個保暖被,當它蜷縮當作一團的時辰,從頭至尾巴能蓋到身上取暖。
中國特產貓科,家住高山草甸
荒涼貓是我國獨一一種特產貓科動物,糊口在我國西部山區。這種小型貓類是真正的高山動物,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處所。雪豹和猞猁在我國也是山區貓類,它們糊口的最高海拔比荒涼貓還高些(猞猁5500米,雪豹5800米),但只要植被適合,它們也呈現在海拔只有幾百米的處所,而荒涼貓則在低海拔地域完全沒有分布記實。并且,荒涼貓喜好的是一種特別的生境——高山草甸,正因為此,它們的分布很是狹小,僅局限在青藏高原東海說神聊部,而不見于高原其他地域。
△荒涼貓的分布(IUCN,2017年)
關于荒涼貓的分布規模,學術界有兩種分歧不雅點。一種不雅點認為荒涼貓僅見于青海和四川西部、甘肅南部。另一種不雅點認為它們除此之外還見于甘肅海說神聊、新疆、內蒙古和寧夏的大片沙漠戈壁地域。從近年的研究記實來看,內蒙古、新疆從未發現過荒涼貓,甘肅也僅在祁連山地域有記實,是以前一種不雅點是準確的。
我國西部也有亞洲野貓分布,它們棲息的海拔比荒涼貓要低,糊口在西海說神聊的沙漠荒涼地域。曩昔號稱在寧夏、新疆、內蒙等地也有荒涼貓,博物館中還有標本保藏,命名為沙漠荒涼貓或稱寧夏荒涼貓。后來經專家判定,這些標本現實上屬于亞洲野貓。此刻來看,祁連山的荒涼貓根基上是分布最靠海說神聊的荒涼貓了,再往海說神聊就是亞洲野貓的地皮了。
△亞洲野貓
物種地位備受爭議
正因為荒涼貓和野貓、家貓親緣關系太近了,它的自力物種地位才幾次受到挑戰。“本家兒合派”本家兒張打消荒涼貓的物種地位,并入野貓。他們的來由是,第一,荒涼貓很晚才和野貓分化開,獨自進化的時候很短,只有23萬年擺布,作為一個自力物種有些太年青了。第二,從微隨體闡發成果來看,荒涼貓與亞洲野貓是姐妹群,它與亞洲野貓的親緣關系比此外地域的野貓還要近。
△微隨體闡發成果:荒涼貓(紅)和亞洲野貓(紫)是姐妹群
而“本家兒分撥”否決過度強調分化時候,他們認為進化速度同樣主要。盡管荒涼貓與野貓分炊時候不長,但它的形態很是怪異,顯著區別于任何一種野貓。并且線粒體DNA闡發表白,荒涼貓其實是貓這個復合物種中最先分化出來的,然后才是幾種野貓的分炊。而微隨體闡發的矛盾成果,是更新宿世期間荒涼貓與亞洲野貓多次雜交的成果。在更新宿世的冰期與間冰期,荒涼貓與亞洲野貓履歷了多次分手與團聚。
△幾種(亞種)野貓的分布:經典分類(小圖)和現代遺傳學分類(大圖)
宿世界天然庇護聯盟(IUCN)臨時撐持了“本家兒分撥”的定見(2017年),荒涼貓這一我國特產品種得以保留。現實上,荒涼貓是并入野貓仍是自力,僅僅取決于人類若何去界說物種。荒涼貓也是一種野貓,它屬于廣義的貓種,而又有本身的怪異特征,這些都是沒有爭議的。
高山捕鼠妙手
荒涼貓以高原嚙齒動物為本家兒要食物,在野外發現的幾乎每一個荒涼貓糞便中都含有鼠類當作分,包羅高原鼢鼠、鼠兔和倉鼠等。它們糊口半斤八兩有紀律,營晝伏夜出糊口,白日在洞里睡覺,晚間出來抓老鼠。它們喜好高山上的草原和灌木叢也恰是因為這里的老鼠多,而裸巖地帶和山林里是很少有老鼠的。
荒涼貓屬于貓科中洞居性比力強的種類,它們在洞窟中撫育幼仔,或在里面避敵,或只是姑且歇息利用。它們多操縱比力深的自然巖洞,洞道有2-5米深,巢穴位于洞深處,墊著野兔和旱獺的毛皮或碎骨。荒涼貓選擇每年4-5月生育小貓,因為接下來的三個月,大量幼鼠起頭自力糊口,荒涼貓的食物來歷很不變。母貓在洞窟四周就能抓到充沛的獵物,有足夠的奶水喂養小貓。
每年8-10月是幼貓的斷奶之后的當作持久,母貓要教會幼貓若何抓老鼠,為今后自力保存打下根本。2018年10月,山川天然庇護中間在野外發現了一個荒涼貓巢穴,這個巢原本是旱獺洞,不知哪個不利的旱獺被荒涼貓來了個鳩占鵲巢。工作人員在洞口架設了紅外相機,拍到了母貓撫育幼貓的暖心畫面。母貓先是幫幼貓舔毛,隨后指導兩只幼貓玩摔跤游戲,以磨礪它們的打獵技巧。
△山川天然庇護中間攝,2018年
最神秘的貓科,正蒙受威脅
持久以來,對西方人來說,荒涼貓是最神秘的貓科動物。這不僅因為荒涼貓僅見于中國西部高原,還因為它們嚴酷晝伏夜出,本性畏生,喜好躲在洞里,行跡很是隱秘。此外,荒涼貓脾氣兇猛,不易捕獲,德國魏果德博士的考查隊1923年來到四川想采集一只荒涼貓,但他的獵狐犬的下巴有兩處被貓咬傷了,也仍是沒有抓到這只貓,最后只獲得了兩張荒涼貓皮。動物學家到2007年才初次在野外拍攝到在世的野生荒涼貓。
荒涼貓與人們的打交道不多,并且益處大于害處,總的說是一種益獸。每年秋天,青海農村將麥子捆了立在地里,讓其天然干燥兩個多月。這時代各類鼠類會來偷吃,高山鼢鼠更是直接把洞挖到麥捆下面偷麥穗。而荒涼貓也會不請自來,本家兒動為人們除去鼠害,庇護莊稼。而進入冬季今后,因為高原天寒地凍,鼠類紛紛躲到雪下,荒涼貓找不到足夠吃的,改抓野雞和雀類,偶然也會進入農戶里盜食家禽。
△IUCN對荒涼貓種群近況的估量
按照IUCN的估量,全宿世界的荒涼貓約有9999只(真不知道IUCN怎么給了這么個有零有整的數據)。考慮到其分布狹小,且數目仍鄙人降,IUCN將其評定為易危物種,前景不容樂不雅。其威脅身分有二:一是人們為了獲取其冬皮而捕殺它們;二是人們濫用老鼠藥削減了荒涼貓的獵物,甚至把荒涼貓也給毒死了。
荒涼貓的豢養繁育今朝很不當作功。宿世界上第一只圈養荒涼貓于1974年在海說神聊京動物園展出,是一只雌貓,重6.5千克;該園后來又引入了一只雄貓,重9千克。但未能當作功繁育,這兩只貓就陸續死去了。西寧動物園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一度養了10多只荒涼貓,但豢養繁育搞了十幾年都沒有進展,園里的荒涼貓也死光了。
我國早就把荒涼貓列為國度二級庇護動物進行重點庇護。瀕危野活潑植物種國際商業公約也將荒涼貓列入附錄二,對其貿易商業實施嚴酷管控。荒涼貓與山君、犀牛這些動物很紛歧樣,山君、犀牛中國沒了,國外還有,而荒涼貓是中國特產,中國沒了就徹底沒了。是以對荒涼貓庇護來說,中國的現實步履顯得尤為主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