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藥到底需不需要被檢驗?

    在當下關于中西醫孰優孰劣的大會商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種遍及的不雅點:

    那些存在于中醫典籍中的中草藥,在幾千年的汗青中已經被實踐查驗了無數次,有無數治愈的案例,無數患者現身說法若何被救治,無數中醫醫生有板有眼描述若何拯救了病人……以上”事實“充實申明,中藥是有用的,且中藥有用性無需經由過程現代醫學的查驗來證實。

    果真如斯嗎?大量的典籍記錄、數千年的實踐、無數的案例、浩繁的現身說法,足以證實中藥的有用性嗎?

    不敷,遠遠不敷。

    即即是已被證實有用的現代醫學藥物,都可能在不竭的實踐中被傾覆對其的熟悉。況且是幾乎沒有被現代科學手段查驗過的中藥?

    先談一下現代醫學是若何傾覆對已被證實療效的藥物的熟悉。

    第一個例子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起首是作為最為出名的解熱鎮痛藥被推標的目的市場的,后來醫學界又陸續發現,阿司匹林對其它多種疾病具有分歧凡響的治療結果。從上宿世紀80年月起頭,阿司匹林被陸續發現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預防消化道腫瘤的感化,還有研究顯示,按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改善結直腸癌預后。在美國,大夫對結直腸癌患者的處方藥中凡是包羅阿司匹林。這樣一種被研究得如斯透辟的藥物,是否還有繼續被研究、查驗的需要?

    有需要。您看,新發現來了。

    這篇頒發于2012年的文獻《阿司匹林療法僅能耽誤特定結直腸癌患者壽命》表白:“新研究表白(阿司匹林)的受益人群僅限于PIK3CA變異基因攜帶者,其數目約占結直腸癌患者總數的20%,對其余患者可能沒有用果,甚至會導致胃腸潰瘍或胃出血。”

    經由過程這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對阿司匹林這種可以或許明白改善結直腸癌的預后的藥物進行進一步研究長短常有需要的:對于具有PIK3CA變異基因的患者來說,阿司匹林很是需要并且可以或許極好的改善預后;而對于80%的結直腸癌患者來說,阿司匹林不僅無效并且還有風險。經由過程近似的科學查驗,大夫可以或許為患者供給更為精確的臨床治療方案,從而改善臨床治療。事實上,幾乎任何進入臨床的藥物都在進行近似的研究。

    這個例子究竟結果是正面的,屬于已經明白療效研究的拓展,下面接著說第二個例子,臨床應用本認為是有用的藥物,但調查的成果倒是欠安的。

    高血壓長短經常見的疾病,稀有據說中國的高血壓患者跨越2億。高血壓需要終生服降壓藥,以最大水平的降低心血管事務的危險性。今朝利用的降壓藥物中有一大類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這種藥物在中國地域降壓藥中占有大要殘山剩水。吃這類藥物,可以或許大白無誤地降低血壓、改善癥狀……

    持續查驗的成果又是如何的呢?

    第一代CCB根基上都是短效CCB,上宿世紀90年月,對于短效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的研究表白:短效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尤其以短效硝苯地平最為較著,持久利用會增添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滅亡率,美國FDA也警告利用短效硝苯地平有危險。原本治療的本家兒要方針是最大水平地降低心血管事務的危險性,成果卻導致了風險。這些陳述引起了關于CCB的平安性大爭論。今朝,第一代CCB根基已經被代替,而且不被保舉用于高血壓病人。而長效CCB例如硝苯地平控釋片,沒有發現這類問題,仍然被普遍利用。

    接著說第三個例子。良多人對草藥和有種自然的好感,下面說的這個藥物最早是從植物提取的,有大量大夫證實其療效,長時候普遍應用于臨床,并且今朝仍然是一線用藥,幾乎沒人思疑其療效,這樣的藥物是否不需要再進行查驗了呢?

    不是。

    從毛花洋地黃植物提掏出的藥物地高辛用于治療心臟病已經有200多年的汗青,大要是治療心力弱竭汗青最悠長的藥物。地高辛普遍用于臨床,今朝仍然是治療心力弱竭的根本藥物,在大都環境下是一線首選藥物之一。有無數大夫可以或許心安理得地供給證言來證實它的療效。這樣一個藥物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查驗來了。

    一項2002年的研究數據表白地高辛可以降低心臟病患者住院治療的比例,但并不克不及降低患者的滅亡率。具體的患者性別闡發還顯示地高辛現實上還提高了女性患者的滅亡率。這項研究天然又引起了臨床上的爭論。但這樣一種用了多年,臨床顯示明明是對心衰患者有用的藥物,無數大夫可以心安理得證實其療效的藥物,成果卻可能提高部門(女性)患者的滅亡率,由此可見,對于任何藥物來說,理應進行持續性的研究、查驗。

    我再舉一個汗青更為悠長的,有典籍等汗青記錄,有無數個案,有良多人證實,有醫生的病歷的,很長時候內醫生將其作為常規療法的例子。對于良多人來說,這是足夠證實其療效的。可事實如何?

    這個例子是放血療法。活著界各個平易近族中,放血療法怕是最為普遍存在的療法了,宿世界各個平易近族都或多或少采用過這種療法。對放血療法明白的記錄有兩千年,曾經在歐洲風行一時,甚至很長時候內是大夫的常規療法。在當今的中國,仍有一些中醫師采用這種療法,并信誓旦旦傳播鼓吹其有用。從汗青上來看,這種療法有大量的病例,無數人的證實,甚至跟中藥出格像的是,放血療法還有理論依據。放血療法的理論根本是源自古希臘的醫圣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說人的生命依靠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占本家兒導地位的,伽林醫生認為血是人體發生的,經常“過剩”,正如中醫里滋陰派講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一樣,中醫滋陰,古西醫于是就放血。

    然而,終于有一個蘇格蘭軍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于十九宿世紀初期起頭當真研究這種汗青悠長療法。“他把366名患病的士兵平均分當作3組,3組病人所患疾病的嚴重水平近似,所接管的治療也一樣,獨一分歧就是兩組病人不放血,一組病人接管傳統的放血療法,成果是不放血的兩組別離有2和4個病人滅亡,而接管放血療法的組竟然死了35人。”爾后的多種研究都證實了放血療法的無效和有害。汗青記錄充實,有無數個案,有良多人證實,有醫生的病歷,等等等等這一切,在科學查驗面前不勝一擊。

    以上這些仍是在根基合適抱負狀況下,最大限度要求的環境下的例子。而中藥合適這些么?且讓我們從中藥最引為高傲的汗青典籍來說,這些中藥的典籍真的很完整、很可托么?

    以下是幾個來自中醫典籍的例子:

    “中豬肉毒。豬屎燒灰,水服方寸匕。——《外臺》

    配偶人血崩。老母豬屎燒灰,酒服三錢。——《李樓方》

    解一切毒。母豬屎,水和服之。——《令媛》

    懷胎尿血:取夫爪甲燒灰,酒服。——《本草綱目》

    我們的典籍記錄的紊亂與不勝,從被視為至尊的《本草》就可見一斑了。有人會感覺這可托么?哦,有人會說,我這是進犯一點,以點帶面來抹黑中醫。那么我請問,有大量這樣記錄的典籍,算不算是種可托的記錄?需不需要進行科學的查驗呢?

    好吧,那是典籍,前人是神人也罷,是庸人也罷,究竟結果要靠現代人的傳承和清算。那么就拿此刻利用的最新版的《中華人平易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來說,而這里面關于中藥部門,有利用鼯鼠屎的配方的,有利用重金屬入藥的,有利用人體器官入藥的,利用最廉價化學降糖當作分維持藥效的消牽蘿補屋丸……必需提醒的是,這是有尺度的記錄的。這已經比中藥中最傳統、最廣為人知、最廣為人用卻沒有任何質量尺度的中藥湯劑進了一大步了。還有人認為中藥的典籍很完整和可托么?

    至于今朝對中藥成品的質量節制,那更不要說了:“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藍根不去根頭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棗仁大量含殼,麥冬、蓮子不去心……”

    事實上,各類各樣對中藥進行查驗的成果是慘不忍睹的。海說神聊京解放軍總病院(301病院)曾查驗過兩百多種中草藥,沒有一種有降血糖感化(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原副院長陳寧慶2007年3月10日在“科學為健康維權”論壇的講話)。而這仍是冰山一角,我們曾破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藥,而獲得的當作果,屈指可數。

    即便如斯,仍有一些人會說:我就是相信中醫,我就用中藥,我相信這里面會有很大比例有用的治療方式。

    現實上,從中藥里面篩選有用藥物的幾率長短常低的。

    例如青蒿素的發現。為了研究抗瘧疾藥物,屠呦呦課題組匯集了八百余個可能抗瘧的中藥,云南小組匯集的中草藥單方、驗方4300余個,數目復雜;昔時中國舉全國之力,5年的時候篩選了4萬多種化合物和草藥(見另一個報道稱:中草藥3200種,爾后屠呦呦又在2000多個治瘧方藥中精選出640個),最后才發現了青蒿素。不管哪種說法,中醫和中醫典籍供給的浩繁藥方沒有派上用場,這個幾率是多大呢?方船夫師長教師有個話,我感覺很形象:這根基上和拿著一本《中國植物志》一個一個往下篩選的效率差不多。換句話說,您利用中藥和中醫療法治療瘧疾,真正有用的概率和隨便翻《中國植物志》一會兒指到青蒿這個詞條的概率差不多了。

    事實上,從中藥典籍發現有用藥物的概率比從《中國植物志》還要低,這是因為:“中醫固然傳統上也用青蒿治瘧疾,可是中醫所用的那種青蒿(別名噴鼻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證實對治療瘧疾無效。青蒿素是從與青蒿同屬的黃花蒿(別名臭蒿)提取的。中醫幾乎不消黃花蒿入藥”,“葛洪記錄的這個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瘧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幾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兩杯水(東晉的“升”很小,那時一升大約半斤八兩于此刻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利用的是黃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達到藥理濃度的青蒿素。”

    由此可見,單對瘧疾來說,操縱中醫中藥治療,有用的概率為零。

    瘧疾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顛末這么多年中藥的查驗,我們到底獲得了哪些有用當作果呢?繞毅師長教師說過,中藥的進獻大要就是青蒿素和治療白血病的砒霜了,再加上針灸鎮痛,中藥和中醫療法被證實有用的根基就這些。

    還有些人說,我吃了中藥感受有用,這就夠了。盡管這個問題已經陳詞濫調了,但我還不得不再反復一遍,中藥感受有用往往是下面兩個原因:

    1、良多病是可以自愈的,例如傷風。別的,良多家長對本身孩子的兒童過敏性哮喘感應頭疼,而顛末持久治療后,跟著春秋的增加,身體本質的加強,不少小兒哮喘患者到12歲之后,尤其是芳華期后,哮喘癥狀會天然地減輕或消逝。而良多家長在長時候治療后,往往損失決定信念而轉標的目的中醫,這時辰孩子癥狀好轉了,而最后用的是中藥,良多家長天然認為是中藥的感化。

    2、撫慰劑效應。患者中撫慰劑效應是很常見的現象。對很多疾病來說,給患者吃不含有藥性當作分的“撫慰劑”,可是讓患者誤覺得是藥物,那么,也會有半斤八兩一部門患者也會是以發生療效。有資料稱“大約有35%的軀體疾病病人和40%的精力病病人城市呈現此種效應。”也有資料申明這個感化的壯大:“在抗菌素發現以前,大夫們便經常給病人服用一些明知無用的粉末,而病人還滿覺得有了但愿。不外最后,在此中某些病例中,病人果真古跡般地康復了,有的甚至還安然地渡過了諸如鼠疫、猩紅熱等“鬼門關”。”

    今朝對撫慰劑效應的機制正在進行深切的研究:“雖是撫慰劑,為何我吃之前病不見好,一吃下去即刻生效?Bristol大學研究者建了個數學模子說,啟動免疫系統是很高能耗的,從進化角度看,只有情況合當令跟疾病作斗爭才劃算。”(譯自《New insights into placebo effect》)所以,吃了什么藥就好了,遠遠不是有用性的證實。

    您說了吃了中藥感受有用,這夠了。但我必需要提醒您,中藥的風險更值得注重。

    比力典型的如馬兜鈴酸,今朝對馬兜鈴酸熟悉的比力清晰了,這玩意工具方都用過。馬兜鈴是一種遍布全宿世界的草藥,早在公元前300年就被記在了藥典上,此刻我們明白它的風險,為I類致癌物。對于這種汗青悠遠的藥物此刻我們明白領會它的風險。那含有馬兜鈴酸的占中藥多大的比例呢?臺灣大學公衛系王德榮傳授有個研究,他從臺灣保健局從1997年到2003年7年間的用藥資料庫隨機抽取20萬人,發現7年間利用中藥材中,有12%含有馬兜鈴酸,包羅關木通,廣防己,青木噴鼻,天仙藤,馬兜鈴等至少17種。這個研究還發現,7年間,這二十萬人中有39%的人曾服用馬兜鈴酸的中藥材。除此之外呢?有的材料說“在中當作藥中,含有朱砂的品種占10%,更要命的是在兒科中當作藥中,含朱砂的品種占20.32%。”除此以外,含有烏頭堿的附子,具有毒性的蟾酥等等等等。這仍是已經被證實有明白極強毒性感化的,那么在這一大類未經查驗的藥物中會不會還有近似的按時炸彈呢?很難說,但可能性很是大。

    最后總結一下:

    1、科學的成長要求即便業已經證實是有用的藥物也需要繼續深切研究。

    2、對于那些即即是“有完整的典籍記錄,臨床利用良多年,有無數的案例,有良多人的證實,有醫生的病例,有醫生的證言”,科學查驗也往往證實了其不成靠。

    3、我們中藥典籍的記錄是紊亂不勝的,是不成信的,而我們對典籍的清算和傳承也是無法讓人安心的。

    4、對中藥的大量研究并未證實其有用性。5 相反,大量的嘗試證實了很是大比例的中藥具有很是明白的毒性。

    閱讀完本文之后,下面的問題也就不再難以回覆了:

    1、中藥需不需要查驗?

    2、古老典籍所說的藥物療效,靠得住么?

    3、當藥物被證實有害無益,是不是應該遏制利用。

    我相信賴何顛末當真思慮的人,都不可貴出一個理性的謎底。

    作者:史節

    • 發表于 2020-01-13 02:00
    • 閱讀 ( 836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