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嗎?

    操作方法

    • 01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的說法,是因為當建筑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余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于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于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 02

      事實上,確實有所謂的“三角空間”存在,但是由于地震的復雜性,很難提前預判出哪些地方將會成為“生命三角”,一味的去追求“生命三角”而在地震的時候盲目移動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更加可靠的辦法是迅速鉆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 03

      強調“生命三角”可能帶來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原本你指望用來支撐“三角”的支撐物很快就倒下了。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動臺進行的地震模擬實驗中,一臺巨大的冰箱劃過整間房屋,在翻了幾個跟斗之后將實驗中的“兒童”擠扁。同樣,你或許從網上看到地震過后汽車旁形成“生命三角”的照片,也許覺得沉重的汽車會一直呆在原地。可實際上,汽車在地震中很容易被掀起來甚至翻倒,但你頭上卻未必有危險的高架路面。

    • 04

      其實地震最危險的傷害因素并非轟然塌下的屋頂,而是四處亂飛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擋、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口訣正是針對這個。這個口訣教導大家,在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鉆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 05

      在地震中,人很難移動位置。移動的距離越遠、時間越長,在這途中受到各種雜物襲擊的危險性也會大大增加。在美國地震最頻繁的地區加州開展的公共健康調查顯示,在地震中,人們跑來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猶豫不決,確實會大大增加被飛在空中的東西打中的概率。這也許恰好可以解釋佩特從加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令人費解的統計結果——對地震發生時正躺在床上的人來說,躺著不動者受到傷害的概率要小于翻身下床者。

    • 06

      即便是發生了房屋倒塌的最壞結果,但是“伏地、遮擋、手抓牢”同樣有效果的。地震救援專家的經驗表明,桌子之類的家具也常常能為人們提供保護。而隨抗震減災工作的開展,“中國近年修建的七層以下居民樓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的磚混結構,更高的則采取框架結構,也是現澆的,這些房屋的屋頂不會掉下來。”“伏地、遮擋、手抓牢”口決在這種情況下會更加有效。
      因此地震的時候不必追求生命三角,而是應該牢記口訣。

    • End
    • 發表于 2020-05-18 12:02
    • 閱讀 ( 605 )
    • 分類:社會民生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