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時間是一個計算機網絡術語,用來測量一個脈沖或比特從發送器到接收器以產生特定網絡數據速率所需的時間。它有時與其他術語混淆,如比特率或波特率,即每秒傳輸的總比特數(bps)和時隙時間,它是一個脈沖通過網絡介質的最長...
比特時間是一個計算機網絡術語,用來測量一個脈沖或比特從發送器到接收器以產生特定網絡數據速率所需的時間。它有時與其他術語混淆,如比特率或波特率,即每秒傳輸的總比特數(bps)和時隙時間,它是一個脈沖通過網絡介質的最長長度所需的時間。然而,比特時間只計算一個比特的發射,而不是集中在網絡媒體上,而是看這個比特如何以確定的速度從網卡(NIC)傳輸出去,例如10 Mbits/s.

許多人都聽說過"位"這個詞用于指代計算機,但他們可能并不確切知道一個人是什么或如何使用它是一個單一的二進制數,可以是0或1,在網絡傳輸中用來指示通過電路的脈沖電壓量。因此,位時間是觀察這些脈沖中的一個,以及它對離開NIC的指令的響應速度。一旦邏輯鏈路控制層2子層收到來自操作系統的命令,位時間的測量就開始了,計算位從NIC彈出所需的時間。基本公式如下:位時間=1/NIC速度。
對于快速以太網,一些常見的位時間測量值為10納秒,如果確定的速度為10 Mbits/s,則為100納秒。千兆位以太網的位時間為1納秒另一種方法,傳輸1 Gbps的數據只需1納秒。總體而言,數據速率越高,比特率越短。
這種測量方法成為計算機網絡分析中有關低延遲網絡問題的重要討論對于較低的比特時間和較高的信號傳輸速度是否會轉化為較低的延遲,存在一些問題。這個問題似乎有待討論。
延遲和吞吐量,是網絡性能的基本度量。延遲度量消息在系統中傳輸所需的時間。因此,低延遲表示所需的時間很短,并且網絡是有效的。因此,位時間在這里起作用,因為網絡管理器不斷地改進網絡性能,并且評估不同時間對延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