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桿泵油井,又稱抽油機。有桿泵的每個部件都有一個唯一的名稱,這似乎很難理解,除非有人熟悉機械。各個零件都是機械連鎖反應中的連接環節,逐漸將圓周運動轉化為一般的上下泵送運動。整個機構的工作原理類似于汽車或火車上的曲軸總成機車,或車門上的緩沖電樞,它能以緩慢的速度自動關閉讓人通過。首先,地面上的電動機通過皮帶或鏈條轉動附近的飛輪,它本質上是一個更大的輪子,旋轉得更慢,但每次旋轉都有更大的扭矩或力。這個飛輪有一個近乎水平的臂,它被稱為曲柄臂,它以大約60°的角度與水平面上下移動。曲柄臂連接在轉向垂臂上,它是有桿泵抽油機最長的橫梁轉向垂臂幾乎是水平的,但在末端與一個稱為馬頭的砝碼(一種鐵砧形狀的配重,充當鐘擺的一種類型)連接的地方略微向下傾斜。所有這些部件一起移動,拉動并推動懸掛在馬頭上的吊繩,使其進入地面的垂直豎井機庫纜繩連接在一系列依次排列的零件上,這些零件被稱為拋光桿、填料函和桿柱,這些零件在垂直腔中起著活塞的作用。在這個垂直通道中,它們都會移動所謂的移動閥以及柱塞,以保持軸內恒定的上下壓力變化。在軸的下方安裝了一個固定閥,并將活塞作用的所有力導通,這樣當機械裝置被壓下時,地面中的油壓就會增加,當它被抽出時,這些油就會從地下儲油器中被吸出有桿泵的設計通常在泵的每個循環中排出大約5.3加侖(20升)的液體,相當于大約每8個泵送周期一桶油或42加侖(160升)。在一個泵千斤頂上循環可能不到一分鐘,因此設備可以根據設定的運行速度每小時泵送7到20桶油。這是非常慢的標準,如海上鉆井平臺,但泵千斤頂相對便宜,易于在多個位置安裝和維護這種抽油機也被稱為"渴鳥",因為它像一只不斷上下擺動腦袋的鳥,或是"蚱蜢泵",因為它的整體結構類似于蚱蜢,它獨特的機械運動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石油勘探用的有桿泵最初并不能很好地將油抽離地面,因為新的礦層中往往會有大量的圈閉氣體。最佳情況下,有桿泵的容積泵送效率為80%,與天然氣和水等其他化合物相比,有桿泵在石油勘探中最常用的設計是在已知可能有豐富石油儲量的陸地上,它們不會每沖程泵出大量的石油,但它們是建立在一套可靠的機械原理之上的,這些原理早在18世紀就已在其他應用中使用過。許多美國公園系統中仍然存在小型手動抽油桿泵設計,它們可以用來從地下水庫或含水層中機械抽水。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