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氨綸混紡而成的七分褲在瑜伽中很流行"卡普里褲"一詞來自意大利西部的卡普里島,在那里這種風格最早被引入這股風潮傳入美國,并在好萊塢的電影明星中大行其道。在鐘形褲和氨綸緊身褲熱潮之后,七分褲在90年代末卷土重來。一種黑色緊身七分褲在1950年代由女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在20世紀50年代流行起來她在電影《滑稽臉》中跳舞時穿了一條褲子。2006年,GAP?的一則廣告將舞蹈片段與AC/DC歌曲同步播放,引發了人們對這條"緊身"黑色褲子的重新熱愛。短于普通褲子的標簽已經貼上了這些年來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些居民稱他們為"挖蛤蜊的人",因為他們的短長度可以在低潮時收獲蛤蜊時使褲子保持干燥。另一個用來指不規則褲的術語是"蹬板機","由于這種褲子不容易在自行車部件上纏結,蹬腳蹬的褲子本來就不像七分褲那樣在腿上有同樣的開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不是全長的褲子都被歸入了每個人都熟悉的那一類美國并不是唯一一個居民喜歡卡普里褲的國家。鼓勵到歐洲旅游的美國游客購買幾條褲子,因為這種褲子在那里比短褲更受歡迎。卡普里褲通常可以在實體店或網上商店購買
更正式的七分褲可以搭配高跟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