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褲是一種及膝或踝長的褲子,靈感來自敘利亞等國的后宮褲。它們也有一部分靈感來自女性內衣,稱為pantalettes,或者有時只是褲子或抽屜,這些內衣是成年女性和年輕女孩穿在襯裙下的。你經常會聽到pantalettes,最早出現于19...
燈籠褲是一種及膝或踝長的褲子,靈感來自敘利亞等國的后宮褲。它們也有一部分靈感來自女性內衣,稱為pantalettes,或者有時只是褲子或抽屜,這些內衣是成年女性和年輕女孩穿在襯裙下的。你經常會聽到pantalettes,最早出現于19世紀早期,在現代被稱為燈籠褲,但這種用法在長襯褲發展之后很久才出現。你也可以在早期使用中區分燈籠褲和燈籠褲,因為褲腿是錐形的;燈籠褲的腿是錐形的,雖然長褲的褲腿很寬。
![]()
19世紀中葉,一位名叫伊麗莎白·史密斯·米勒的婦女發明了真正的燈籠褲,使其流行起來。燈籠褲是為了給那些想參加更嚴格的活動的女性提供"體面"的褲子選擇,因為裙子可能會成為障礙。然而,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并不喜歡這種款式,穿這種褲子的人被稱為"燈籠褲",這是艾米莉亞的時尚選擇。今天我們使用燈籠褲指的是褲子,而不是指穿褲子的女人。雖然燈籠褲不受大多數人歡迎,但它們確實有實際用途。到了19世紀末,運動隊中的女性通常穿一條及膝的燈籠褲和黑色長襪,它們可能是女性游泳服裝的一部分。在某些運動中穿著燈籠褲時,有時人們會認為短褲是可以接受的。它們在騎車等活動中當然更舒適。20世紀初,時裝設計師保羅·波瑞特(Paul Poiret)曾試圖將燈籠褲引入時尚,但他設計的時候有點太早了。這種款式在日常穿著中并不流行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女性開始相對規律地穿褲子,甚至更長的短褲也開始進入女性時尚。然后,燈籠褲就變成了穿在裙子下面的內衣,甚至可能穿在褲子下面。此外,參加學校體育項目的女孩們經常穿在膝蓋下扣緊的燈籠褲,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的學校,那時人們認為短褲不雅。隨著裙子越來越短,19世紀的長褲或燈籠褲不再流行了。較短的褲子可以穿在褲子和襯衫下面。你仍然可以在內衣區偶爾發現尼龍或絲綢長褲。最初的長褲通常是由亞麻制成的,另一方面,燈籠褲通常由羊毛或絲綢/羊毛混紡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