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是一種弦樂樂器,有著深梨形的身體和寬大的琴頸。在這期間,弦樂器占主導地位,直到1700年左右鍵盤出現在最前沿。琵琶的音樂是用字母譜寫的,用于指法而不是音符。初學者可以租一把琵琶試試,然后再決定購買...
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是一種弦樂樂器,有著深梨形的身體和寬大的琴頸。在這期間,弦樂器占主導地位,直到1700年左右鍵盤出現在最前沿。琵琶的音樂是用字母譜寫的,用于指法而不是音符。初學者可以租一把琵琶試試,然后再決定購買這種昂貴而美麗的樂器。
![]()
演奏吉他的人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有一個由木條粘在一起形成一個長方形碗形的深彎曲的琴體。琴的正面是平的,而花環的聲音出來的部分覆蓋著高度裝飾性的網格。琵琶的琴頸很寬,它的木栓盒從琴頸向后彎曲成直角。文藝復興樂器的弦長從17英寸(44厘米)到35英寸(90厘米)不等。盡管琵琶很小,但它相對輕且易于操作。文藝復興時期的琴弦用腸子做的,但現代的也可以是尼龍的。它們是由兩根弦組成的,盡管最高的音調只有一根弦,叫做弦。音程通常是相隔好幾個音調,最高可達一個八度音階。對這些音程的編號從第一個音階開始,然后是第二個音階,以此類推。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通常有六到十個音程。大多數琵琶的音樂都是在類似于吉他音樂的樂譜中,吉他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記譜形式,用指法而不是音符來書寫。對于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來說,這種記譜法的行數和課程數一樣多。意大利人通常用數字、法語和英語字母來表示每個手指的位置。行之間的空格有時也用來做記號。音符的持續時間由字母表標記上方的一個標志來表示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創作了大量的音樂,在18世紀鍵盤流行之前,琵琶一直主導著演奏,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卡諾瓦·德米拉諾(Francesco Canova de Milano,1497-1543)創作的琵琶音樂影響了下一個世紀的作曲。約翰·道蘭(1563-1626)和威廉·伯德(William Byrd,1543-1623)是兩位受人尊敬的英國琵琶作曲家。一些純粹主義者堅持認為,現代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弦應該是腸管而不是尼龍,以便在演奏時產生更真實的聲音老作品。任何想學習琵琶的人都應該先找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大多數學生從一把6到8門課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琵琶開始,因為這種樂器有各種各樣的音樂,對初學者來說并不難。大多數演奏者委托制琴師演奏琵琶,或者是弦樂器制造商,價格可能很貴。和其他樂器一樣,它可以租給音樂家,這樣音樂家就可以感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