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20年高新企業認定申請服務公司 沈陽高企認定
目前,很多城市已經開始了國家高新技術認定的申報工作。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如何計算分數的,知識產權30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研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企業成長性20分,共計100分。
按照大數據的統計,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90%的企業需要準備半年左右,為了您能夠順利通過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都還是來看看小編整理的一些問題點吧!有問題及時調整!
一、領域不符
提升建議:
1、確定企業的技術領域
2、技術戰略轉型升級
3、對比研究最適合的領域
二、知識產權得分低
提升建議:
1、重視知識產權的布局和管理
2、以自主知識產權為重點
3、TIPS :近期實用新型、外觀專利審查周期加長,8-12個月下證,建議客戶盡早進行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籌劃和準備。
三、研發費用與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比例不足
提升建議:
1、把握研發項目和產品的對應關系
2、整理和歸集好證明材料
四、人員結構問題
提升建議:
1、杜絕人員結構不符的問題
2、保證材料前后邏輯的一致性
五、財務問題
提升建議:
1、關于研發費用的部分
1)設計合適的研發費用會計科目體系
2)及時、規范進行研發費用的核算
3)做好研發費用完整的證據鏈管理
4)完成研發費用明細賬或輔助賬
5)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會計報表附注披露研發費用并符合高新研發費用指標要求
2、高新收入方面
1)梳理企業收入的結構和分布、知識產權的對應關系等定義企業自身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
2)配合具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盡快出具2018年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的專項審計報告
3)保證高品的名稱與相關的發票名稱盡可能一致,并且每一類高品收入都要有相對應的知識產權做支撐
3、財務成長性方面
1)對比2018年度與2016年、2017年凈資產、營業收入的平均增長性
2)測算20162018年凈資產、營業收入平均增長性得分
3)關注資產增長的途徑
4)合理權衡收入增長的成本與稅負
5)凈資產、營業首日平均增長性得分各10分合計20分
4、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
1)梳理、整理2018年高新研發費用明細賬、輔助賬,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備案做好基礎準備
2)根據研發費用加急扣除規定及口徑,編制“研發支出”輔助賬及匯總表
3)5月31日前盡早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務備案
4)根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要求,準備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全部備案資料
5、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
1)在申報表中正確、準確披露研發費用
2)在申報表中正確、準確反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3)《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中正確、準確填寫研發費用、科技 人員、高新收入指標,近三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符合高新要求
4)完成匯繳工作,按規定享受高新及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
6、科技項目結題驗收
1)梳理、整理2018年高新研發費用明細賬、輔助賬,為科技專項結題驗收 做好基礎準備
2)編制需要結題驗收的科技專項項目的科研經費轉賬或輔助賬
3)收集、整理科研經費投入的證明材料及附件
4)統計、測算科技專項項目的產業化收入、完成稅金等經濟指標,并編制有關明細表
5)選擇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科技專項項目的專審報告
遼寧燈籠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是遼寧省內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率先實行全過程輔導咨詢的機構,全方位為各類企業籌劃申報方案、技術性材料、財務審計、籌劃科技成果轉化、成長性、知識產權等指標,專注于服務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工作,熟練掌握申報科技類項目流程與技巧,力求為企業帶來蕞少的工作量和蕞大的通過率。
公司介紹:
遼寧燈籠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是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備案,從事國內外知識產權代理服務的專業機構。公司立足于東北亞經濟圈,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歷史文化名城沈陽,現擁有52名深耕于知識產權、互聯網等領域的核心員工,全國已設立13家分支機構,擁有200名+服務管家,實現基于LBS的整體服務架構。
10年經營相信能更好的為新老客戶創造品牌傳奇!締造財富傳奇!注冊資本為人民幣貳千萬元。公司擁有資深律師、知識產權專業人士組成的優秀團隊,他們均在知識產權領域工作多年,代理了大量復雜、疑難的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國家相關部門保持了良好、融洽的工作關系,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代理服務。
公司地址:沈陽市渾南區億豐時代廣場
歡迎咨詢!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每年的中旬和年底應該都有高新企業認定,在通知下來以后你上網注冊就可以,因為每年的要求有可能不一樣,就像企業網上年檢一樣。而且你必須先做審計報告,2008年新的高新認定政策下來以后,要企業出具近三年的研發費用與收入的報告,在沈陽是指定的會計師事務所,不然無效。只有報告出來以后,根據報告給的內容你才能在網上注冊,新的認定辦法是財政局,稅務局和科技局一起審核的,很不好評,我們公司去年在沈陽排70名,準備材料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剝了一層皮,希望有心理準備。
···································^^····································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 1、申請認定時須成立一年以上(有完整的會計年度); 2、通過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知識產權所有權; 3、主要產品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科技人員占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7、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
高新技術企業分為省市的高新技術企業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具體的要求都會公告出來,你看看你們滿不滿足要求。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12月2日,沈陽市第一家“企業服務中心”——沈陽高新區、自貿區沈陽片區企業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原渾南區政務服務中心的19個職能部門涉企審批服務窗口,全部搬遷至新建成的沈陽高新區、自貿區沈陽片區企業服務中心。此舉是沈陽高新區和自貿區沈陽片區一體化協同發展以后,對域內企業一次全面的政務服務升級,將有力提升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綜合比較優勢、融合優勢,發揮“1+1>2”的疊加效應。
“涉企服務窗口搬遷合并及全面整合,其背后邏輯是兩區合署辦公真正形成了合力。按照渾南區委、區政府總體工作要求,沈陽高新區、自貿區共同把涉企的近30家單位或部門進行重新融合,實行‘一體化辦公’。”該服務中心咨詢服務處負責人李茶表示。此次搬遷涉企審批服務窗口的職能部門有渾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沈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等19家單位,加上自貿區沈陽片區政務服務大廳原有的職能窗口,合力打造一個全新的全要素一站式涉企政務服務平臺。
政府機構得到精簡,行政資源集約運作。新的企業服務中心在原自貿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服務內涵:包括市場準入、自貿業務、基本建設、產業發展等全部180項涉企審批服務事項進駐中心,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業務需求。
區域營商環境將迅速提質升級,企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新的企業服務中心在實現功能拓展的同時,還將全面創新改革,突出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精準化服務特色,打造“智慧化審批,人性化服務”的新一代政務服務模式,實現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的全面優化升級,以適應高新區跳躍式發展的目標需求。
下一步,該企業服務中心將組織實施五大創新舉措,推動自貿區沈陽片區的政策優勢進一步轉化落地,打響沈陽高新區、渾南區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團體賽”的發令槍。
在實現一體化深度融合方面,企業服務中心將實行“統一事項、統一平臺、統一運行、統一管理”,開展一體化企業服務,實現高新區和自貿區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權限共享,事項通辦,集中管理,統一提升。
在推進智慧化審批方面,將啟動運行全新的一體化在線審批平臺,與市一體化在線審批平臺實行實時對接,數據同源,一庫共享,統一登錄端口,實現市、區相關審批職能部門,包括全區各街道、社區的服務終端互聯互通,一網通辦,高新區、自貿區全部審批事項均在一張網內完成所有審批環節,審批事項網上可辦率將達到95%以上。
在審批服務方面,全面推行投資項目VIP全程定制化上門服務,把原來的企業和項目單位跑審批變成審批部門上門送服務。幫辦服務團隊將上門開展審批全程咨詢、移動終端受理、審批要件指導、采集及容缺承諾、聯評聯審預約、聯合勘驗預約及實施、批件送達等各種服務,并可根據項目單位需求,對受理、勘驗、評審等審批環節提供定制化服務。
在審批便捷化方面,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以及“全市通辦”等最新成果,對高新區涉企服務事項,全部顆粒化并實行無差別受理,受理窗口延伸至街道為民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辦事圈”。審批要件可通過“一體化”政務平臺直接推送到審批窗口,行政許可結論以EMS方式郵寄或在24小時自助服務廳打印獲取。
在延伸服務方面,建立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全領域、多維度的“企業港灣”服務體系。探索突破現有單純審批服務格局,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深度服務體系,圍繞企業發展需求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智能化服務,組織開展意見征詢、政企面對面服務、政企沙龍、講座、發布等服務企業的有關活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